第103节(3 / 4)
她低头一看,证书两侧画着花花绿绿的龙和凤,顶上“结婚证书”四个繁体大字熨到凸出纸面,下面是小天使和伊甸园的池塘,整个配色极其浮夸,画面也不中不洋的,十分滑稽。中间端楷写着:
林楚望浙江绍兴县人现年十六岁 民国三年正月三日亥时生
谢择益 祖籍广东佛山镇人现年二十三岁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卯时生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弥雅几乎与她一同读完上头的字,爽朗笑道:“这下见着linzy,得改口叫嫂子了。”
谢爵士说:“可叫谢少奶。”
蒋先生说:“也不对。谢少虽丢了衔,爵没丢。少奶也不对,夫人才对。香港的太太们,自此也该升一辈。”
葛太太啐他们,“去去去,谢择益人还没见着,就想先占我姑娘便宜,还早得很呢!”
……
她手里拿着那纸婚书不由得微笑,同时又有点飘飘忽忽的迷茫:咦,我怎么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
——
第二天一早起,报上铺天盖地全是有关六国公审。而比公审结果更为热门的是关于她的部分。
这个年代,男人要成名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女人的名气似乎永远都与男人脱不开关系;一个独立的女性脱离男人自己就出了名,除非犯了极大罪过,否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报纸大篇幅报导着这研究院段三国三角恋情的同时,有关她理科与语言方面的才华、她发表的论文、她的容貌,甚至从前他父亲与乔太太一手造就的丑闻都被旧事重提;不过这一次,大部分言论家待她还算不太刻薄,评价也多是一些正面的。诸如:
“又美又聪明的女人没人不喜欢。但美与聪明得异于常人,往往容易招来女人的妒忌与男人的觊觎,这未尝不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爱美人者众,假使真的犯了一点小小错误,也无伤大雅。”
“林先生诞于中国教养于中国,乃土生土长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倘此次当真获奖,便真可作为中国学子极好的鼓励与榜样,便真为中国教育做到扬眉吐气、为国争荣。”
……
有关于她的话题在第二天婚讯登报宣布以后,在人人热爱看书读报喝茶八卦的上海市,被推向一个新的热度。以至于葛太太让车夫送她去英领馆递交结婚证明时,被领事管官员笑着告知:“我们早已听说这门婚事,终于见着本人了。”
领事官迅速签署好早已备妥的证件,迅速托人将一封电报拍了出去。
而后告诉她:“可以了。”
她一脸懵逼的问:“可是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见到谢……我先生?”
官员笑道:“我们也不知道谢先生此刻身在哪里。如果回来,会从英国军舰码头入港。快的话也许明天,慢的话,兴许一月……一月之内,一定能到。”
——
从领馆回去以后那天起,她每天一早都叫车夫将她送去福开森路。
三个月没回去,谢择益向广东阿妈支付的薪水也已经到日期。屋子里积了厚厚的灰,她这个万年不做家务的,用铜布拖把拖了一整天的地,才勉强算干净一些。
郑太太与郑先生已经搬走,楼下又住进一户普通上海人家,小小屋子,挤了祖辈三代八口人。那个小孩,葛太太在庭审结束当天便去问过他的母亲,是不是真的为了继续做幺鸡,连亲儿子都不认了。得到否定回答,葛太太倒也爽快,请了个人来手把手叫她学会打字,为她在洋行谋了个打字员的差事,供她母女两在上海维持生计。
每天她都去福开森路收拾一次屋子。擦干净窗户玻璃,将脏窗帘换下来,带回葛公馆叫小丫鬟洗干净。路上经过花店,便买一束芙蓉或海棠养在活骨瓷碟里,隔几天换一次。
傍晚吃过饭,便去军舰码头上晃荡一圈。得知没有船入港,又叫车夫将自己原路返回送回葛公馆。
葛太太有次说她:从前叫你在福开森路,那是因为我不在。如今我在上海,他爸爸也在,地方也不远,你两回家住,有人照顾衣食起居,岂不是更方便?假使你真的要怀旧,在我这带两个人过去替你收拾干净就好。
她想了想,仍旧觉得不好。 ↑返回顶部↑
林楚望浙江绍兴县人现年十六岁 民国三年正月三日亥时生
谢择益 祖籍广东佛山镇人现年二十三岁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卯时生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弥雅几乎与她一同读完上头的字,爽朗笑道:“这下见着linzy,得改口叫嫂子了。”
谢爵士说:“可叫谢少奶。”
蒋先生说:“也不对。谢少虽丢了衔,爵没丢。少奶也不对,夫人才对。香港的太太们,自此也该升一辈。”
葛太太啐他们,“去去去,谢择益人还没见着,就想先占我姑娘便宜,还早得很呢!”
……
她手里拿着那纸婚书不由得微笑,同时又有点飘飘忽忽的迷茫:咦,我怎么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
——
第二天一早起,报上铺天盖地全是有关六国公审。而比公审结果更为热门的是关于她的部分。
这个年代,男人要成名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女人的名气似乎永远都与男人脱不开关系;一个独立的女性脱离男人自己就出了名,除非犯了极大罪过,否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报纸大篇幅报导着这研究院段三国三角恋情的同时,有关她理科与语言方面的才华、她发表的论文、她的容貌,甚至从前他父亲与乔太太一手造就的丑闻都被旧事重提;不过这一次,大部分言论家待她还算不太刻薄,评价也多是一些正面的。诸如:
“又美又聪明的女人没人不喜欢。但美与聪明得异于常人,往往容易招来女人的妒忌与男人的觊觎,这未尝不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爱美人者众,假使真的犯了一点小小错误,也无伤大雅。”
“林先生诞于中国教养于中国,乃土生土长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倘此次当真获奖,便真可作为中国学子极好的鼓励与榜样,便真为中国教育做到扬眉吐气、为国争荣。”
……
有关于她的话题在第二天婚讯登报宣布以后,在人人热爱看书读报喝茶八卦的上海市,被推向一个新的热度。以至于葛太太让车夫送她去英领馆递交结婚证明时,被领事管官员笑着告知:“我们早已听说这门婚事,终于见着本人了。”
领事官迅速签署好早已备妥的证件,迅速托人将一封电报拍了出去。
而后告诉她:“可以了。”
她一脸懵逼的问:“可是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见到谢……我先生?”
官员笑道:“我们也不知道谢先生此刻身在哪里。如果回来,会从英国军舰码头入港。快的话也许明天,慢的话,兴许一月……一月之内,一定能到。”
——
从领馆回去以后那天起,她每天一早都叫车夫将她送去福开森路。
三个月没回去,谢择益向广东阿妈支付的薪水也已经到日期。屋子里积了厚厚的灰,她这个万年不做家务的,用铜布拖把拖了一整天的地,才勉强算干净一些。
郑太太与郑先生已经搬走,楼下又住进一户普通上海人家,小小屋子,挤了祖辈三代八口人。那个小孩,葛太太在庭审结束当天便去问过他的母亲,是不是真的为了继续做幺鸡,连亲儿子都不认了。得到否定回答,葛太太倒也爽快,请了个人来手把手叫她学会打字,为她在洋行谋了个打字员的差事,供她母女两在上海维持生计。
每天她都去福开森路收拾一次屋子。擦干净窗户玻璃,将脏窗帘换下来,带回葛公馆叫小丫鬟洗干净。路上经过花店,便买一束芙蓉或海棠养在活骨瓷碟里,隔几天换一次。
傍晚吃过饭,便去军舰码头上晃荡一圈。得知没有船入港,又叫车夫将自己原路返回送回葛公馆。
葛太太有次说她:从前叫你在福开森路,那是因为我不在。如今我在上海,他爸爸也在,地方也不远,你两回家住,有人照顾衣食起居,岂不是更方便?假使你真的要怀旧,在我这带两个人过去替你收拾干净就好。
她想了想,仍旧觉得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