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第287节(3 / 4)
然而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这些都好说,最难解决的就是兵权问题,李从嘉的意思是既然是联邦制,那么当地可以有一部分自主兵权,但是宗主国一定要掌握该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才行。
俗话说得好不想造反的俘虏不是好国王,扶南国王就算现在投降了,心里也未必没有将来找个机会反一波的想法,大唐如果真的一下子控制了该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那他还反个屁啊!
可惜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扶南一旦表现出反抗的意图,杨业就带着兵往边境溜达一圈,搞得扶南国王三天两头提心吊胆,整个人都愁吐秃了。
最后为了拯救自己的发际线,扶南国王只能同意大唐掌控扶南百分之六十的兵权。
大体框架在这里之后,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比如说流通货币啊,测量单位等等复杂的东西,当然这些肯定是以大唐的标准为准,也算是进行了一波文化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李从嘉一直关注三佛齐,他总觉得对面肯定还要捣乱,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三佛齐居然保持了安静,他忽然想到之前鸿胪寺派使臣给三佛齐送去的东西,想来三佛齐在短期之内应该不想跟大唐为敌。
没有别人捣乱,就一个女王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却被大唐严密监控不敢乱动,扶南加入联邦的过程算得上是顺利。
而细节基本谈拢之后,之前一直抗拒这件事情的扶南人发现,加入联邦的好处感觉比坏处要多啊。
首先是各种从大唐传来的丝织品和瓷器之类的便宜了,毕竟哪怕是联邦制也算得上是一个国家,关税什么的没有了,税收都是按照大唐制定的税收来的。
而大唐的税收可以说的上是这个年代全世界对农民最友好的税收政策,虽然商税比较高,但是许多商人因为从大唐进来的东西少了关税,从而就降低了进价,感觉也没那么明显。
比起扶南王室的不开心,扶南的普通百姓倒是觉得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很不错。
而大唐这边也是能够得到好处的,之前大唐的主要粮食产出除了岭南开封一代就是两湖两广。
只不过两广还在开发之中,两湖也不是那么成熟,岭南开发的时间也不长,而扶南气候好,也有现成的土地,能够大大缓解大唐的粮食危机。
扶南百姓尝到甜头之后,对于大唐大批量过来的人没有了那么抵触的情绪,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带来了大批财富啊!
唯一不习惯的大概就是货币,不过这一点瑕疵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变为大唐子民最大的好处可能只有那些常年走南闯北的商人才有更有感触,他们以前到吐蕃或者到别的国家,说自己是扶南人,得到的待遇都很一般,毕竟国家弱小,现在出去如果说自己是唐人,那么绝对跟以前不一样!
扶南那边的抵抗力在慢慢变小,大唐对扶南的掌控就更加容易,只有扶南国王看到在短短时间内,李从嘉受扶南人爱戴比他更甚之后,心中的羡慕嫉妒恨都没办法说。
尤其是想到新年的时候还要跑去长安以臣子身份向李从嘉行礼,他就更加心塞了。
不过,如果他这一份心塞被别人知道的话,恐怕还会觉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能成为大唐的臣子,还保留王位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在他之前的于阗国王都没得到这种待遇。
而更有人想要成为大唐臣子而不可得,抱有这样目标的人算不上少,至少吐蕃上有几个即将坚持不下去被大部落吞并的小部落,就有这个想法。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被大部落吞并之后可能这个部落从此就消失了,部落里的青壮年会被残杀,老弱会被屠杀,只剩下妇孺,更残忍一些的或许连小孩子都不留,只留下财产牛羊和女人。
而向大唐投诚的话,或许只是搬离原地,在找一个大唐划给他们的地盘继续生活,比被吞并强得多了。
所以这些小部落知道联邦国这件事情之后,好几个都上书想要加入联邦。
对此,李从嘉真的是啼笑皆非,想要加入联邦也要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才行,联邦严格来说是联合众国,重点在于国字,这是他为了减少打仗而搞出来的吸纳其他国家的方法。
这些小部落早晚都是大唐的囊中之物,何必还要多此一举?
李从嘉没有搭理这些小部落,反而是转头就宣布了最新的人事任命,这一次朝堂可以说是大变动,六部九卿好多人都轮换了一遍,首辅落到了魏仁浦头上,季春也入了内阁。
这两项人事任命落实之后,整个朝堂就进入了比较安静的时期,毕竟没有竞争目标了啊。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当上鸿胪寺卿的杨信带来了一个消息:“陛下,又有国家发来国书要求加入联邦!”
第259章
有吐蕃部落要求加入联邦, 李从嘉还比较理解, 毕竟他们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要么加入联邦要么内附,算起来加入联邦比内附还要有优势一点。 ↑返回顶部↑
俗话说得好不想造反的俘虏不是好国王,扶南国王就算现在投降了,心里也未必没有将来找个机会反一波的想法,大唐如果真的一下子控制了该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那他还反个屁啊!
可惜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扶南一旦表现出反抗的意图,杨业就带着兵往边境溜达一圈,搞得扶南国王三天两头提心吊胆,整个人都愁吐秃了。
最后为了拯救自己的发际线,扶南国王只能同意大唐掌控扶南百分之六十的兵权。
大体框架在这里之后,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比如说流通货币啊,测量单位等等复杂的东西,当然这些肯定是以大唐的标准为准,也算是进行了一波文化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李从嘉一直关注三佛齐,他总觉得对面肯定还要捣乱,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三佛齐居然保持了安静,他忽然想到之前鸿胪寺派使臣给三佛齐送去的东西,想来三佛齐在短期之内应该不想跟大唐为敌。
没有别人捣乱,就一个女王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却被大唐严密监控不敢乱动,扶南加入联邦的过程算得上是顺利。
而细节基本谈拢之后,之前一直抗拒这件事情的扶南人发现,加入联邦的好处感觉比坏处要多啊。
首先是各种从大唐传来的丝织品和瓷器之类的便宜了,毕竟哪怕是联邦制也算得上是一个国家,关税什么的没有了,税收都是按照大唐制定的税收来的。
而大唐的税收可以说的上是这个年代全世界对农民最友好的税收政策,虽然商税比较高,但是许多商人因为从大唐进来的东西少了关税,从而就降低了进价,感觉也没那么明显。
比起扶南王室的不开心,扶南的普通百姓倒是觉得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很不错。
而大唐这边也是能够得到好处的,之前大唐的主要粮食产出除了岭南开封一代就是两湖两广。
只不过两广还在开发之中,两湖也不是那么成熟,岭南开发的时间也不长,而扶南气候好,也有现成的土地,能够大大缓解大唐的粮食危机。
扶南百姓尝到甜头之后,对于大唐大批量过来的人没有了那么抵触的情绪,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带来了大批财富啊!
唯一不习惯的大概就是货币,不过这一点瑕疵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变为大唐子民最大的好处可能只有那些常年走南闯北的商人才有更有感触,他们以前到吐蕃或者到别的国家,说自己是扶南人,得到的待遇都很一般,毕竟国家弱小,现在出去如果说自己是唐人,那么绝对跟以前不一样!
扶南那边的抵抗力在慢慢变小,大唐对扶南的掌控就更加容易,只有扶南国王看到在短短时间内,李从嘉受扶南人爱戴比他更甚之后,心中的羡慕嫉妒恨都没办法说。
尤其是想到新年的时候还要跑去长安以臣子身份向李从嘉行礼,他就更加心塞了。
不过,如果他这一份心塞被别人知道的话,恐怕还会觉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能成为大唐的臣子,还保留王位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在他之前的于阗国王都没得到这种待遇。
而更有人想要成为大唐臣子而不可得,抱有这样目标的人算不上少,至少吐蕃上有几个即将坚持不下去被大部落吞并的小部落,就有这个想法。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被大部落吞并之后可能这个部落从此就消失了,部落里的青壮年会被残杀,老弱会被屠杀,只剩下妇孺,更残忍一些的或许连小孩子都不留,只留下财产牛羊和女人。
而向大唐投诚的话,或许只是搬离原地,在找一个大唐划给他们的地盘继续生活,比被吞并强得多了。
所以这些小部落知道联邦国这件事情之后,好几个都上书想要加入联邦。
对此,李从嘉真的是啼笑皆非,想要加入联邦也要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才行,联邦严格来说是联合众国,重点在于国字,这是他为了减少打仗而搞出来的吸纳其他国家的方法。
这些小部落早晚都是大唐的囊中之物,何必还要多此一举?
李从嘉没有搭理这些小部落,反而是转头就宣布了最新的人事任命,这一次朝堂可以说是大变动,六部九卿好多人都轮换了一遍,首辅落到了魏仁浦头上,季春也入了内阁。
这两项人事任命落实之后,整个朝堂就进入了比较安静的时期,毕竟没有竞争目标了啊。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当上鸿胪寺卿的杨信带来了一个消息:“陛下,又有国家发来国书要求加入联邦!”
第259章
有吐蕃部落要求加入联邦, 李从嘉还比较理解, 毕竟他们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要么加入联邦要么内附,算起来加入联邦比内附还要有优势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