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3 / 4)
更详细些,欺奸有夫之妇者,死;无夫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上女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下女者,死,虽和同强。
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绞,夫殴妻致死者,绞,等等。
而对受害女子也有明确安置,强奸妻前夫女,并杖一百七,妻离;男妇受翁欺奸,男妇归宗;父妾受欺奸,妇人归宗等等。
然而官府无法时时刻刻盯着每个人,元清帝也顾及不到所有,总会有豪强贵族私下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宗室中也有不少,加上受害女子多数都会隐瞒,律法在许多时候形同虚设,元清帝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一步步来加强。
加上慈善一事事关大额银钱,天长日久难免财帛动人心。
所以关于慈幼局一事,他思来想去,选择交给太后和皇后几人来办,再加上许多闲来无事的命妇,对这种出风头涨名望的事想必会极热衷。
果不其然,慈善拍卖会当天,算上捐款,总共统计了近三十万贯,还是各命妇们克制后的结果,毕竟没有哪位官员会愿意沾上贪腐的名号。
元清帝瞧着皇后几人一箱箱拉回来的银钱,心中感慨,同时暗下决定,像这样的慈善事业一定要继续下去,扩散到全国,当然相关制度也必须完善。
“这些命妇下次未必会再捐这么多。”皇后也有她的考量,“我打算下回连长安城的富商家眷们一道邀请来,恐怕就不是区区三十万贯了,不过要她们甘心捐钱,得有一个彩头,这便得劳烦陛下了。”
“什么彩头?”元清帝问。
皇后笑道:“只需要一个名号就行,义商,凡是捐款数额排到前三的,便可以得到义商的称号,最好再由陛下亲笔题字做成匾额发下去,想必这些富商会趋之若鹜。”
只怕不止长安城的富商,各地的都会赶来。
元清帝不由点头赞道:“不错,此计甚好,朕准了。”
皇后从容道:“陛下且瞧着,我保证会给陛下一个惊喜。”
不止是为了给元清帝一个惊喜,也是为了给大魏的女子争取一些权力,多一个出路。
皇后一直在潜移默化为大魏的女人们争取更多权益,女报虽然为女子们科普了许多安全健康知识,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但归根结底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且能享受到的依旧只是上层的部分。
这一回的慈善却不同,虽然目前来说只是为了凑款,但等队伍壮大起来,保持下去,并且运作得当,便能成为一个为女人们发声的平台,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做到,但至少比没有强。
而且慈幼局的成立,也为一些寡妇或者无家可去的女子找到了工作,等日后在全国建立起来,会有更多女子找到出路。
因为刚刚举办过慈善拍卖,不宜相隔太短,皇后将下一次拍卖定在了三个月后的端午。
不过有关第一次慈善拍卖的新闻很快登上了时报头条。
一时茶馆里酒楼里都在宣读着有关拍卖的事宜。
“……当日慈善拍卖榜单,诚亲王妃居榜首,郑相夫人、曹相夫人次之,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对三人高义大加赞赏,圣上听闻此事,隔日临朝时特别对诚亲王、郑相与曹相此举多加赞扬,并下旨给予赏赐。”
关于慈善的新闻出来时,大使馆的事情已经定下,主动上奏留下来的韩倬和负伤不得不留下来的刘愿正在茶馆里听着新闻。
刘愿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说书先生并非干巴巴诵读,都很有一套,不输现代那些主持人,甚至更强,直接可以模仿文章里各人的声音。
《口技》里描述的情形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如何不着迷。
韩倬则一边听一边结合他知晓的分析,诚亲王是大魏当今的伯父,能从当年诸王夺嫡中安稳活到现在,有这样的财力不稀奇,不过这样毫不避讳露白,应该是想让大魏皇帝照顾其孙辈,听说大魏宗室子弟如今都在宫中进学。
郑相与曹相这么做就更好理解了,两人即将要致仕,刷个好名声,也能从容离去。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捐款的总数额,每人捐了多少并没有一一公布,只公布了总数额,便是他听完都忍不住吸了口气。
不由想象若此法在大辽是否可行。
“……禁止民间私自举办慈善拍卖,各地官员筹备,需得上奏朝廷,备案批示,待朝廷派下监察,才准许开办……” ↑返回顶部↑
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绞,夫殴妻致死者,绞,等等。
而对受害女子也有明确安置,强奸妻前夫女,并杖一百七,妻离;男妇受翁欺奸,男妇归宗;父妾受欺奸,妇人归宗等等。
然而官府无法时时刻刻盯着每个人,元清帝也顾及不到所有,总会有豪强贵族私下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宗室中也有不少,加上受害女子多数都会隐瞒,律法在许多时候形同虚设,元清帝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一步步来加强。
加上慈善一事事关大额银钱,天长日久难免财帛动人心。
所以关于慈幼局一事,他思来想去,选择交给太后和皇后几人来办,再加上许多闲来无事的命妇,对这种出风头涨名望的事想必会极热衷。
果不其然,慈善拍卖会当天,算上捐款,总共统计了近三十万贯,还是各命妇们克制后的结果,毕竟没有哪位官员会愿意沾上贪腐的名号。
元清帝瞧着皇后几人一箱箱拉回来的银钱,心中感慨,同时暗下决定,像这样的慈善事业一定要继续下去,扩散到全国,当然相关制度也必须完善。
“这些命妇下次未必会再捐这么多。”皇后也有她的考量,“我打算下回连长安城的富商家眷们一道邀请来,恐怕就不是区区三十万贯了,不过要她们甘心捐钱,得有一个彩头,这便得劳烦陛下了。”
“什么彩头?”元清帝问。
皇后笑道:“只需要一个名号就行,义商,凡是捐款数额排到前三的,便可以得到义商的称号,最好再由陛下亲笔题字做成匾额发下去,想必这些富商会趋之若鹜。”
只怕不止长安城的富商,各地的都会赶来。
元清帝不由点头赞道:“不错,此计甚好,朕准了。”
皇后从容道:“陛下且瞧着,我保证会给陛下一个惊喜。”
不止是为了给元清帝一个惊喜,也是为了给大魏的女子争取一些权力,多一个出路。
皇后一直在潜移默化为大魏的女人们争取更多权益,女报虽然为女子们科普了许多安全健康知识,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但归根结底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且能享受到的依旧只是上层的部分。
这一回的慈善却不同,虽然目前来说只是为了凑款,但等队伍壮大起来,保持下去,并且运作得当,便能成为一个为女人们发声的平台,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做到,但至少比没有强。
而且慈幼局的成立,也为一些寡妇或者无家可去的女子找到了工作,等日后在全国建立起来,会有更多女子找到出路。
因为刚刚举办过慈善拍卖,不宜相隔太短,皇后将下一次拍卖定在了三个月后的端午。
不过有关第一次慈善拍卖的新闻很快登上了时报头条。
一时茶馆里酒楼里都在宣读着有关拍卖的事宜。
“……当日慈善拍卖榜单,诚亲王妃居榜首,郑相夫人、曹相夫人次之,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对三人高义大加赞赏,圣上听闻此事,隔日临朝时特别对诚亲王、郑相与曹相此举多加赞扬,并下旨给予赏赐。”
关于慈善的新闻出来时,大使馆的事情已经定下,主动上奏留下来的韩倬和负伤不得不留下来的刘愿正在茶馆里听着新闻。
刘愿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说书先生并非干巴巴诵读,都很有一套,不输现代那些主持人,甚至更强,直接可以模仿文章里各人的声音。
《口技》里描述的情形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如何不着迷。
韩倬则一边听一边结合他知晓的分析,诚亲王是大魏当今的伯父,能从当年诸王夺嫡中安稳活到现在,有这样的财力不稀奇,不过这样毫不避讳露白,应该是想让大魏皇帝照顾其孙辈,听说大魏宗室子弟如今都在宫中进学。
郑相与曹相这么做就更好理解了,两人即将要致仕,刷个好名声,也能从容离去。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捐款的总数额,每人捐了多少并没有一一公布,只公布了总数额,便是他听完都忍不住吸了口气。
不由想象若此法在大辽是否可行。
“……禁止民间私自举办慈善拍卖,各地官员筹备,需得上奏朝廷,备案批示,待朝廷派下监察,才准许开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