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2 / 4)
医学院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极高,医学院每年都能收到大量来投的学生,甚至包括各国夷人。
所以作为医学院院长的元佩和太医院院使杨仲仁一道亲自诊出来的病,谁也不信会是作假。
大家不得不相信,皇后确实病重了。
一时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整个长安城沉寂下来,这些年受过皇后恩惠的百姓无不哀戚,甚至有人去寺庙拜佛祈求,其中以慈幼局的孤儿们最甚。
皇后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推动慈善,不单单是在长安城,全国各省府的慈幼局能建起来并且运作完善,大半是皇后的功劳,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但凡皇后有一丝贪心或者疏忽,这项工程便会沦为表面,然而皇后丝毫不放松的建立起来了,哪怕她足不出户,连长安城都没有出过几回。
不止是慈幼局,还有安济院,慈幼局庇护的是未满十六的孤儿,安济院则是为残障百姓所设。
慈幼局中虽说也有生下来就得病或残缺的,但他们到底年纪小,可以从小培养,只要不是毫无行动能力,都能学到一项技艺日后得以糊口,而且慈幼局的孤儿们大约没了父母的缘故,同一个局里长大的便相当于兄弟姐妹,凡有了出息的都会帮扯一把。
大魏毕竟还是以仁信礼义为先的时代,不管这些孤儿是想要博一个好名声,还是真心如此,都会一直做下去。
慈幼局的孤儿们正赶上了好时候,大魏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元清帝对他们有很大的期望,想方设法栽培他们,他们未来会有无限的可能,相比之下安济院的百姓就没有这般幸运了。
这些人大都已经成年,有不少被家人所厌沦为了乞丐,便是他们想要自力更生也没有人会雇佣,尤其那些连田都种不了的,活活饿死冻死的不在少数,更有许多被父母亲人放弃送入深山喂了虎狼。
这些年倒是好了些,有了土豆等新作物,好歹不会少了一口饭吃,但这些人的生活依旧是问题。
于是在居养院和慈幼局相继成立后,皇后又提出了安济院,来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残障人士。
居养院有寺庙和道观负责,基本不需要朝廷花费多少,只每月每季按时上门检查就好,慈幼局的孤儿们长大成人都会离开,甚至反过来回报慈幼局,唯有安济院可以说只有开支没有收入,完完全全是花钱供养着这些人。
虽然也有一些得救的百姓心怀感恩自己学习本事挣钱,但杯水车薪,远比不上每日消耗的。
不统计的时候不知道,一统计下来,大魏残障的百姓足有三百多万,这还不算那些因为生下来有异被父母溺死的。
其中包括那些曾经上过战场受伤的士兵,这些士兵虽说得到了补偿,但那个时候大魏国库不丰,肃王大半身家都花在了养兵上,也没有多余的银钱,只能尽量补偿,直到穿越者们出现后,元清帝才从各种盈利中拨出款项,按照军改后的制度再次给予补偿。
这些残障百姓若单只是不会说话或者听不到还好一些,在大魏,只要手脚健全便饿不死,这些人好安排,也不需要住进安济院,只需每月定时领取一定的补助,而且为了避免意外,这些补助只是米面粮油一类,确保他们不会饿死。
那些得了大病或者手脚不健全,失去生存能力又无处可去的,可以主动或者托人将他送进安济院,安济院会照顾他们到死。
不过安济院只能确保他们最基础的生活水平,不可能像老爷一样供着他们,而且皇后还想出了彼此互助的办法,让这些百姓三三两两结成小组,互相帮助,也能省去请人这一项开支。
尽管如此,每一座安济院中仍旧需要不少人手,而且安济院建立到现在也只能普及到府县,无法到村镇,村镇符合条件的必须得想办法赶到府县去。
不过安济院的建立倒也给当地百姓又多添了一项活计。
皇后通过慈善拍卖,以及这些年不管是新化妆品还是新物件赚来的钱,全部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公开公正的用到了慈幼局和安济院上,专门设立出了慈善基金会,每月都会有报纸刊登每个月的花费。
不提皇后做过的其它事,单是慈善这一项,便得到了全大魏百姓的爱戴,甚至通过报纸流传到全亚洲,周边各国都对皇后赞不绝口,各国王后也都以皇后为榜样。
如今皇后病重,可谓全民皆哀。
慈幼局的孤儿们每日都会特意来经过皇宫,对着皇后宫殿的方向磕一个头,安济院里的百姓,能走出来的也都会过来,哪怕是坐着轮椅,还有去寺庙里给皇后诵经的,不止这些人,普通百姓也无不叹息。
皇后听到消息沉默了半晌,然后摇了摇头,眼眶微红:“去劝他们不用这般,我做这些也非全是为了他们,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她做这些确实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她穿越过来就是绫罗绸缎吃喝不愁的大家闺秀,紧跟着又成了皇后,根本没吃过什么苦,相反她穿的用的吃的都是全大魏最好的,做这些慈善她是有帮助大魏百姓的意思,但更多是跟元清帝展示她的能力。
没想到临走竟然得到百姓这样对待,叫她动容。
“看在百姓如此诚心的份上,不如再留些时日?”虽说木已成舟,元清帝仍想要劝一劝。 ↑返回顶部↑
所以作为医学院院长的元佩和太医院院使杨仲仁一道亲自诊出来的病,谁也不信会是作假。
大家不得不相信,皇后确实病重了。
一时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整个长安城沉寂下来,这些年受过皇后恩惠的百姓无不哀戚,甚至有人去寺庙拜佛祈求,其中以慈幼局的孤儿们最甚。
皇后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推动慈善,不单单是在长安城,全国各省府的慈幼局能建起来并且运作完善,大半是皇后的功劳,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但凡皇后有一丝贪心或者疏忽,这项工程便会沦为表面,然而皇后丝毫不放松的建立起来了,哪怕她足不出户,连长安城都没有出过几回。
不止是慈幼局,还有安济院,慈幼局庇护的是未满十六的孤儿,安济院则是为残障百姓所设。
慈幼局中虽说也有生下来就得病或残缺的,但他们到底年纪小,可以从小培养,只要不是毫无行动能力,都能学到一项技艺日后得以糊口,而且慈幼局的孤儿们大约没了父母的缘故,同一个局里长大的便相当于兄弟姐妹,凡有了出息的都会帮扯一把。
大魏毕竟还是以仁信礼义为先的时代,不管这些孤儿是想要博一个好名声,还是真心如此,都会一直做下去。
慈幼局的孤儿们正赶上了好时候,大魏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元清帝对他们有很大的期望,想方设法栽培他们,他们未来会有无限的可能,相比之下安济院的百姓就没有这般幸运了。
这些人大都已经成年,有不少被家人所厌沦为了乞丐,便是他们想要自力更生也没有人会雇佣,尤其那些连田都种不了的,活活饿死冻死的不在少数,更有许多被父母亲人放弃送入深山喂了虎狼。
这些年倒是好了些,有了土豆等新作物,好歹不会少了一口饭吃,但这些人的生活依旧是问题。
于是在居养院和慈幼局相继成立后,皇后又提出了安济院,来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残障人士。
居养院有寺庙和道观负责,基本不需要朝廷花费多少,只每月每季按时上门检查就好,慈幼局的孤儿们长大成人都会离开,甚至反过来回报慈幼局,唯有安济院可以说只有开支没有收入,完完全全是花钱供养着这些人。
虽然也有一些得救的百姓心怀感恩自己学习本事挣钱,但杯水车薪,远比不上每日消耗的。
不统计的时候不知道,一统计下来,大魏残障的百姓足有三百多万,这还不算那些因为生下来有异被父母溺死的。
其中包括那些曾经上过战场受伤的士兵,这些士兵虽说得到了补偿,但那个时候大魏国库不丰,肃王大半身家都花在了养兵上,也没有多余的银钱,只能尽量补偿,直到穿越者们出现后,元清帝才从各种盈利中拨出款项,按照军改后的制度再次给予补偿。
这些残障百姓若单只是不会说话或者听不到还好一些,在大魏,只要手脚健全便饿不死,这些人好安排,也不需要住进安济院,只需每月定时领取一定的补助,而且为了避免意外,这些补助只是米面粮油一类,确保他们不会饿死。
那些得了大病或者手脚不健全,失去生存能力又无处可去的,可以主动或者托人将他送进安济院,安济院会照顾他们到死。
不过安济院只能确保他们最基础的生活水平,不可能像老爷一样供着他们,而且皇后还想出了彼此互助的办法,让这些百姓三三两两结成小组,互相帮助,也能省去请人这一项开支。
尽管如此,每一座安济院中仍旧需要不少人手,而且安济院建立到现在也只能普及到府县,无法到村镇,村镇符合条件的必须得想办法赶到府县去。
不过安济院的建立倒也给当地百姓又多添了一项活计。
皇后通过慈善拍卖,以及这些年不管是新化妆品还是新物件赚来的钱,全部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公开公正的用到了慈幼局和安济院上,专门设立出了慈善基金会,每月都会有报纸刊登每个月的花费。
不提皇后做过的其它事,单是慈善这一项,便得到了全大魏百姓的爱戴,甚至通过报纸流传到全亚洲,周边各国都对皇后赞不绝口,各国王后也都以皇后为榜样。
如今皇后病重,可谓全民皆哀。
慈幼局的孤儿们每日都会特意来经过皇宫,对着皇后宫殿的方向磕一个头,安济院里的百姓,能走出来的也都会过来,哪怕是坐着轮椅,还有去寺庙里给皇后诵经的,不止这些人,普通百姓也无不叹息。
皇后听到消息沉默了半晌,然后摇了摇头,眼眶微红:“去劝他们不用这般,我做这些也非全是为了他们,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她做这些确实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她穿越过来就是绫罗绸缎吃喝不愁的大家闺秀,紧跟着又成了皇后,根本没吃过什么苦,相反她穿的用的吃的都是全大魏最好的,做这些慈善她是有帮助大魏百姓的意思,但更多是跟元清帝展示她的能力。
没想到临走竟然得到百姓这样对待,叫她动容。
“看在百姓如此诚心的份上,不如再留些时日?”虽说木已成舟,元清帝仍想要劝一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