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姐姐 第56节(1 / 4)
林萧更不挑剔,人家吃什么她吃什么,再者她长得好看,又温柔和气,还是街道派下来的大家也喜欢她,自然乐意招待。
中午年轻人和中年人基本都上班在单位吃,家里最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这就更方便了。
今儿林萧还访到熟人了,一开门竟然是陈老太,两人都挺意外的。
老太太一看林萧,立刻就乐了,“丫头,这么惦记老太太我呢,这是有啥好东西要给我送?”
林萧赶紧说明来意,笑道:“陈奶奶,我就是来唠唠家常儿的,您把这周围的事儿和我讲讲呗。”
老太太们消息灵通,尤其陈老太这种异常活跃的老太太,这周围的事儿她都知道。
跟陈老太这样的人一聊,林萧还能把谁家撒谎给甄别出来呢,做个记号重点关注。
聊到快中午,林萧就拿出钱和粮票,表示工作需要得在老太太家吃顿便饭。
陈老太:“哎呀,还给什么粮票呀,咱们都这么熟了。”
林萧:“那还是要给的,这是我们工作的规定。”
陈老太哈哈笑道:“我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嘛。”
陈老太也没抠门,中午吃二合面疙瘩汤,里面还打了鸡蛋呢。
午饭就她俩吃的,今儿也是赶巧儿,她老伴儿领着小孙子去原单位找老友下棋,顺便就在那里吃食堂。
陈老太:“丫头,咱俩现在也算有交情的人了对吧,你以后有好东西可给我留着。”
林萧笑起来,“陈奶奶,我哪次有鸡蛋不是先想着你呢?”
现在有针厂的采购条子,林萧一点都不怕人家说投机倒把了,再者这时候对农产品管控已经不严,就更没问题。
她说有瑕疵布,问陈奶要不要。
她看得出来陈老太家条件不错,门口墙壁靠着打气筒,估计得有两辆自行车,客厅家具整齐,墙壁上挂着大挂钟,还有三面组合白毛女大镜子,一点裂纹都没,沙发上有绗缝的坐垫,靠背上还搭着白色的绣花搭巾,桌上放着一些过期报纸,暖壶不是藤编壳子,都是那种流行的大花红铁皮。
这样的家庭条件,经济肯定宽裕,只要有她用得上的指定买。
果然陈老太立刻就说要,还让林萧不管有多少花样都给她挑挑,“我至少买几丈。”
林萧表示记下。
陈老太又问她,“你们老家乡下有棉花不?要是能弄几斤棉絮,那我也要。”
供销社棉絮要一块钱一斤,不便宜,但是一斤棉絮也不少呢,给正常体型的大人做棉袄,一斤出头就够。
当然要想做套棉袄外面的大衣,那自然要更多。
林萧:不瞒你说,我也攒钱想买棉花呢。
她看了不只是她和林铮需要做新棉袄棉裤,林奶林芳和林苒几个也需要,她们的也破破烂烂的不挡风不保暖了。
居民供应里面布料一年一人有一丈五,棉花却不是每人每年都有的,一般结婚的时候可以买两斤,生孩子的时候能买两斤,其他时间就很少,差不多得三四年才能有一斤配额。
这肯定不够用的。
她没答应,因为棉花很难弄。
乡下的棉花都要交棉花任务卖给公社棉站,就算队里给社员们分点,或者有社员偷一些,那基本自己也就用了。 ↑返回顶部↑
中午年轻人和中年人基本都上班在单位吃,家里最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这就更方便了。
今儿林萧还访到熟人了,一开门竟然是陈老太,两人都挺意外的。
老太太一看林萧,立刻就乐了,“丫头,这么惦记老太太我呢,这是有啥好东西要给我送?”
林萧赶紧说明来意,笑道:“陈奶奶,我就是来唠唠家常儿的,您把这周围的事儿和我讲讲呗。”
老太太们消息灵通,尤其陈老太这种异常活跃的老太太,这周围的事儿她都知道。
跟陈老太这样的人一聊,林萧还能把谁家撒谎给甄别出来呢,做个记号重点关注。
聊到快中午,林萧就拿出钱和粮票,表示工作需要得在老太太家吃顿便饭。
陈老太:“哎呀,还给什么粮票呀,咱们都这么熟了。”
林萧:“那还是要给的,这是我们工作的规定。”
陈老太哈哈笑道:“我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嘛。”
陈老太也没抠门,中午吃二合面疙瘩汤,里面还打了鸡蛋呢。
午饭就她俩吃的,今儿也是赶巧儿,她老伴儿领着小孙子去原单位找老友下棋,顺便就在那里吃食堂。
陈老太:“丫头,咱俩现在也算有交情的人了对吧,你以后有好东西可给我留着。”
林萧笑起来,“陈奶奶,我哪次有鸡蛋不是先想着你呢?”
现在有针厂的采购条子,林萧一点都不怕人家说投机倒把了,再者这时候对农产品管控已经不严,就更没问题。
她说有瑕疵布,问陈奶要不要。
她看得出来陈老太家条件不错,门口墙壁靠着打气筒,估计得有两辆自行车,客厅家具整齐,墙壁上挂着大挂钟,还有三面组合白毛女大镜子,一点裂纹都没,沙发上有绗缝的坐垫,靠背上还搭着白色的绣花搭巾,桌上放着一些过期报纸,暖壶不是藤编壳子,都是那种流行的大花红铁皮。
这样的家庭条件,经济肯定宽裕,只要有她用得上的指定买。
果然陈老太立刻就说要,还让林萧不管有多少花样都给她挑挑,“我至少买几丈。”
林萧表示记下。
陈老太又问她,“你们老家乡下有棉花不?要是能弄几斤棉絮,那我也要。”
供销社棉絮要一块钱一斤,不便宜,但是一斤棉絮也不少呢,给正常体型的大人做棉袄,一斤出头就够。
当然要想做套棉袄外面的大衣,那自然要更多。
林萧:不瞒你说,我也攒钱想买棉花呢。
她看了不只是她和林铮需要做新棉袄棉裤,林奶林芳和林苒几个也需要,她们的也破破烂烂的不挡风不保暖了。
居民供应里面布料一年一人有一丈五,棉花却不是每人每年都有的,一般结婚的时候可以买两斤,生孩子的时候能买两斤,其他时间就很少,差不多得三四年才能有一斤配额。
这肯定不够用的。
她没答应,因为棉花很难弄。
乡下的棉花都要交棉花任务卖给公社棉站,就算队里给社员们分点,或者有社员偷一些,那基本自己也就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