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2 / 4)
在经济领域,历史上中晚唐以来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在宋代达到空前高峰,而封建进程也从魏晋隋唐以来的庄园农奴制阶段,过渡到宋代的租佃制占主导地位的新阶段。构成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农民,在身份上和人身自由上都获得了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极大释放出来。从此宋元明清,甚至直到解放前,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这个阶段,因此被史学家誉为“近世”。
在这一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长期战乱严重破坏的黄河流域的生产力获得了全面恢复,欣欣向荣的长江流域又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宋代的繁荣比此前任何一个朝代更加进步和全面,社会也变得更为人性化、多元化。工商业和服务业发达的程度惊人,甚至出现了原始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萌芽。难怪陈寅恪曾感叹“唐近古,宋近今”。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也曾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说到“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为这一伟大进程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五代十国虽被后世目为混乱黑暗的“季世”,但它不同于东汉末和晋代的大分裂,不但没有倒退,反而是朝进步的方向前进。在这个时期,旧的政治阶层被消灭,新的因素在壮大,每个短命小王朝多不再以门第取才,态度务实,唯贤是举,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在排除着旧的、腐朽的因素。正如著名学者邓小南所说,这是“一个破坏,杂糅与整合的时期。”是一个为治世做准备、由坏向好的过渡时期。
“五代”和“十国”还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合理的历史分工:五代着重于解决藩镇问题,恢复强大的中央集权,推动政治转型。十国则保住了中唐以来南方的经济成果。到宋初,这场变革所需的政治、经济上的两个条件都已俱备,才会造就新的辉煌。所以五代的贡献是组织结构上的,是制度上的,是骨架,是灵魂。十国的贡献则是物质上的,是生产力,是血和肉。
因为历史上也正因如此,北方为五代的政治升级,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十国则和平富庶得多。五代个个是军人政府,“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皇帝沦为傀儡,藩镇统帅自己也常是骄兵们的玩物。更有弟夺兄位、子弄父权,至于宦官干政、外戚揽权、伶人恃宠等封建政治所有的丑陋现像在五代都淋漓尽致的上演着,可谓“五毒俱全。藩镇之间也是互相撕咬,“势均者交斗,力败者先亡”。仅在中原地区,短短五十三年间改朝换代多达六次,前后变更八姓十三君,至于下层生灵涂炭的程度可想而知。以至五代结束时,中原人口最稠密的汴京及周边数千里之地,没有荒芜的土地,仅仅十之二三。
李曜不愿意出现乱世的巨大杀戮和破坏,但这其中的好处,他却要拿到手里,因此有些事的推进就不能不快。
此前之所以他对朱温主要以扼制为主,不愿过多的出兵中原骚扰,其实也正是为此考虑,他不愿中原富庶之地被拉锯战搞得一片萧条,所以一直只是保持压制,他真正的打算,是在时机成熟之时一举将朱温击败,使中原免遭战火反复犁耕。
此时此刻,朱温的实力大损,而李曜的强势已经毋庸置疑,下一次出兵只怕便是直取汴州,终结乱世。
至于北疆,耶律阿保机自然是当世枭雄,但此时的契丹还在崛起阶段,并非全盛之时,李曜又提前对契丹进行了多方布局,虽说契丹要消灭很难,但通过军事、经济、文化的各种影响和侵入从而达到扼制的目的,那还是大有可为的。再说此时的契丹,内部的诸弟之乱可并未结束。
就在前不久,耶律剌葛奉兄长阿保机之令,前往攻取平州城。迭喇部契丹男儿英勇善战,苦战近月,终于不辱使命,攻克了平州坚城,引得李存勖不能不回师相救。然而剌葛的心情却并没有因为平州城的攻拔而变的喜悦,这完全是因为这次出征,他的身边多了耶律辖底、耶律滑哥二人的原因。
两个野心家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这两个教唆犯的挑唆、撺掇之下,剌葛又想起了可汗受代之事。这一年,是耶律阿保机出任汗位的第三个年头,按例,明年将是正式的可汗受代之年。耶律辖底、滑哥二人有意无意的提醒他:如果想任可汗之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免得临时抱佛脚,难免会手忙脚乱。
耶律剌葛虽然与阿保机刑牲祭天,发誓永远不再觊觎汗位。然而,那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一击不中,就此置身事外无论如何他是做不来的。在辖底与滑哥的怂恿之下,他重燃希望,几人沆瀣一气凑在一起,商量如何行事才能夺得可汗之位。
密谋数日后,这几人终于达成共识——决定伏兵于阿保机回师途中,与阿保机兵戎相见,逼他让出可汗之位,几人共推耶律剌葛担任契丹可汗。
所谓一帆风顺不是人生,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人在旅途,难免会出现失足之事。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行便是。但在相同的地方再次摔倒,那便是愚蠢了。(各路影帝球员的假摔除外)执著于无望之事更是愚不可及。
可这兄弟几人却不知道他们便再次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又一次忽略了叛乱的保密工作!
耶律阿保机在前一次平定了几个弟弟的叛乱之后,并没有因为顺利解决问题而放松了应有的警惕。相反,他更严密的注视着这几个弟弟的一举一动。
阿保机知道,神的约束力只有一时,而不是一世。他派剌葛出征,外示无疑,内中却在他身边安排了许多线人。在他亲率大军征讨术不姑大获全胜班师途中,就知道了弟弟剌葛再次叛乱的计划。而谋反者剌葛却对这一切茫然不知,仍在痴心妄想着做风光无限的契丹可汗。
阿保机明白:再前行,激流与险滩可以绕行,却无法躲的过剌葛等人的“逼宫”。
与上次的情形不同:现在的剌葛手中掌握有数万精兵,既然敢于以兵阻道,就是不惜与他图穷匕见。如果答应他的要求,就意味着自己多年辛苦,到头来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如果断然拒绝的话,契丹部族就将面临内乱。无论自己与剌葛哪一方是最终胜出者,这场灾难都是部族的灭顶之灾!南下争雄的远大理想,无疑将会成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样的遥不可及,如果到了那个地步,此次拿下平州就根本毫无意义。
情势对阿保机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其他部族的几位夷离堇都在他的军中随从出征。如果让这些人知道剌葛以兵阻道,将要发动叛乱的消息,难免这些人中不会有人趁机而起。事情到了不可收拾时候,可汗之位是不是仍保持在耶律氏族中世选都将是个巨大的问号!
好在,所有这些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懵懂不知。面对着自己担任可汗之职来严重的挑衅与危机,阿保机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艰难的决断。
如何化解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呢?剌葛的事情教育了阿保机:这种事情,最好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只有绞尽脑汁,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躲过这次生命中的挑战。一切只能靠自己!阿保机之所以能把契丹部族从一个部落联盟发展成为雄据塞北的强大政权,完全与他的超人意志与政治智慧有关。做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着过人的驾驭局面与处理危机的能力。
面对着剌葛的咄咄逼人,阿保机决定先下手为强。
首先,阿保机做出了改道而行的决定。让剌葛率人在他回兵的必经之地北阿鲁山痴痴的空等去吧!他忽然不北行改南下了,而且行至十七泺就驻扎下来。
继而,派左右请诸部夷离堇头人前来议事。当其他部族的夷离堇头人一头雾水的走进阿保机大帐时候,阿保机径直提议:商议可汗受代之事!
诸部夷离堇见好端端的返师途中忽然改道而行,都以为阿保机又有了新的军事举措,本来以为是商议军机要事,忽然听阿保机提出可汗受代之事,见大帐周围戒备森严,阿保机一脸肃杀之气,这才恍然。
诸部夷离堇虽然也在想着可汗受代之事,但是他们都心下明白:从遥辇氏出任可汗一职的一百余年来,三年一代的可汗受代之事,与从前的部落头人公选已经完全不同。即使是阿保机不再出任可汗之职,依惯例可汗一职的人选也只能在耶律氏部族中产生,他们只有举手表决的份。因此,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走走形势,履行一下表面程序而已。
看着帐外凶神恶煞般阿保机豢养的死士,这些夷离堇头人明智地做出了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冒了生命危险,去介入阿保机的家族事务。游牧民族不读书不假,可也不是傻子,同样知道趋利避害、明哲保身的道理。
不过阿保机的保密工作再好,这些部落的头人都会有清醒的时候,更何况这些人都是人精,察言观色就知道耶律氏家族中对可汗位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现在阿保机提出可汗受代之事,摆明了就是要避开耶律氏的其他显贵。阿保机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预者。不立刻表明态度,他们这些人今天是不会活着离开阿保机的大帐的。
这形势就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再明了不过了。迫于情况危急,这些人迅速做出了英明、正确的选择:七部夷离堇头人一致通过,阿保机连任可汗之职! ↑返回顶部↑
在这一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长期战乱严重破坏的黄河流域的生产力获得了全面恢复,欣欣向荣的长江流域又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宋代的繁荣比此前任何一个朝代更加进步和全面,社会也变得更为人性化、多元化。工商业和服务业发达的程度惊人,甚至出现了原始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萌芽。难怪陈寅恪曾感叹“唐近古,宋近今”。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也曾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说到“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为这一伟大进程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五代十国虽被后世目为混乱黑暗的“季世”,但它不同于东汉末和晋代的大分裂,不但没有倒退,反而是朝进步的方向前进。在这个时期,旧的政治阶层被消灭,新的因素在壮大,每个短命小王朝多不再以门第取才,态度务实,唯贤是举,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在排除着旧的、腐朽的因素。正如著名学者邓小南所说,这是“一个破坏,杂糅与整合的时期。”是一个为治世做准备、由坏向好的过渡时期。
“五代”和“十国”还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合理的历史分工:五代着重于解决藩镇问题,恢复强大的中央集权,推动政治转型。十国则保住了中唐以来南方的经济成果。到宋初,这场变革所需的政治、经济上的两个条件都已俱备,才会造就新的辉煌。所以五代的贡献是组织结构上的,是制度上的,是骨架,是灵魂。十国的贡献则是物质上的,是生产力,是血和肉。
因为历史上也正因如此,北方为五代的政治升级,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十国则和平富庶得多。五代个个是军人政府,“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皇帝沦为傀儡,藩镇统帅自己也常是骄兵们的玩物。更有弟夺兄位、子弄父权,至于宦官干政、外戚揽权、伶人恃宠等封建政治所有的丑陋现像在五代都淋漓尽致的上演着,可谓“五毒俱全。藩镇之间也是互相撕咬,“势均者交斗,力败者先亡”。仅在中原地区,短短五十三年间改朝换代多达六次,前后变更八姓十三君,至于下层生灵涂炭的程度可想而知。以至五代结束时,中原人口最稠密的汴京及周边数千里之地,没有荒芜的土地,仅仅十之二三。
李曜不愿意出现乱世的巨大杀戮和破坏,但这其中的好处,他却要拿到手里,因此有些事的推进就不能不快。
此前之所以他对朱温主要以扼制为主,不愿过多的出兵中原骚扰,其实也正是为此考虑,他不愿中原富庶之地被拉锯战搞得一片萧条,所以一直只是保持压制,他真正的打算,是在时机成熟之时一举将朱温击败,使中原免遭战火反复犁耕。
此时此刻,朱温的实力大损,而李曜的强势已经毋庸置疑,下一次出兵只怕便是直取汴州,终结乱世。
至于北疆,耶律阿保机自然是当世枭雄,但此时的契丹还在崛起阶段,并非全盛之时,李曜又提前对契丹进行了多方布局,虽说契丹要消灭很难,但通过军事、经济、文化的各种影响和侵入从而达到扼制的目的,那还是大有可为的。再说此时的契丹,内部的诸弟之乱可并未结束。
就在前不久,耶律剌葛奉兄长阿保机之令,前往攻取平州城。迭喇部契丹男儿英勇善战,苦战近月,终于不辱使命,攻克了平州坚城,引得李存勖不能不回师相救。然而剌葛的心情却并没有因为平州城的攻拔而变的喜悦,这完全是因为这次出征,他的身边多了耶律辖底、耶律滑哥二人的原因。
两个野心家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这两个教唆犯的挑唆、撺掇之下,剌葛又想起了可汗受代之事。这一年,是耶律阿保机出任汗位的第三个年头,按例,明年将是正式的可汗受代之年。耶律辖底、滑哥二人有意无意的提醒他:如果想任可汗之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免得临时抱佛脚,难免会手忙脚乱。
耶律剌葛虽然与阿保机刑牲祭天,发誓永远不再觊觎汗位。然而,那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一击不中,就此置身事外无论如何他是做不来的。在辖底与滑哥的怂恿之下,他重燃希望,几人沆瀣一气凑在一起,商量如何行事才能夺得可汗之位。
密谋数日后,这几人终于达成共识——决定伏兵于阿保机回师途中,与阿保机兵戎相见,逼他让出可汗之位,几人共推耶律剌葛担任契丹可汗。
所谓一帆风顺不是人生,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人在旅途,难免会出现失足之事。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行便是。但在相同的地方再次摔倒,那便是愚蠢了。(各路影帝球员的假摔除外)执著于无望之事更是愚不可及。
可这兄弟几人却不知道他们便再次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又一次忽略了叛乱的保密工作!
耶律阿保机在前一次平定了几个弟弟的叛乱之后,并没有因为顺利解决问题而放松了应有的警惕。相反,他更严密的注视着这几个弟弟的一举一动。
阿保机知道,神的约束力只有一时,而不是一世。他派剌葛出征,外示无疑,内中却在他身边安排了许多线人。在他亲率大军征讨术不姑大获全胜班师途中,就知道了弟弟剌葛再次叛乱的计划。而谋反者剌葛却对这一切茫然不知,仍在痴心妄想着做风光无限的契丹可汗。
阿保机明白:再前行,激流与险滩可以绕行,却无法躲的过剌葛等人的“逼宫”。
与上次的情形不同:现在的剌葛手中掌握有数万精兵,既然敢于以兵阻道,就是不惜与他图穷匕见。如果答应他的要求,就意味着自己多年辛苦,到头来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如果断然拒绝的话,契丹部族就将面临内乱。无论自己与剌葛哪一方是最终胜出者,这场灾难都是部族的灭顶之灾!南下争雄的远大理想,无疑将会成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样的遥不可及,如果到了那个地步,此次拿下平州就根本毫无意义。
情势对阿保机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其他部族的几位夷离堇都在他的军中随从出征。如果让这些人知道剌葛以兵阻道,将要发动叛乱的消息,难免这些人中不会有人趁机而起。事情到了不可收拾时候,可汗之位是不是仍保持在耶律氏族中世选都将是个巨大的问号!
好在,所有这些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懵懂不知。面对着自己担任可汗之职来严重的挑衅与危机,阿保机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艰难的决断。
如何化解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呢?剌葛的事情教育了阿保机:这种事情,最好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只有绞尽脑汁,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躲过这次生命中的挑战。一切只能靠自己!阿保机之所以能把契丹部族从一个部落联盟发展成为雄据塞北的强大政权,完全与他的超人意志与政治智慧有关。做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着过人的驾驭局面与处理危机的能力。
面对着剌葛的咄咄逼人,阿保机决定先下手为强。
首先,阿保机做出了改道而行的决定。让剌葛率人在他回兵的必经之地北阿鲁山痴痴的空等去吧!他忽然不北行改南下了,而且行至十七泺就驻扎下来。
继而,派左右请诸部夷离堇头人前来议事。当其他部族的夷离堇头人一头雾水的走进阿保机大帐时候,阿保机径直提议:商议可汗受代之事!
诸部夷离堇见好端端的返师途中忽然改道而行,都以为阿保机又有了新的军事举措,本来以为是商议军机要事,忽然听阿保机提出可汗受代之事,见大帐周围戒备森严,阿保机一脸肃杀之气,这才恍然。
诸部夷离堇虽然也在想着可汗受代之事,但是他们都心下明白:从遥辇氏出任可汗一职的一百余年来,三年一代的可汗受代之事,与从前的部落头人公选已经完全不同。即使是阿保机不再出任可汗之职,依惯例可汗一职的人选也只能在耶律氏部族中产生,他们只有举手表决的份。因此,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走走形势,履行一下表面程序而已。
看着帐外凶神恶煞般阿保机豢养的死士,这些夷离堇头人明智地做出了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冒了生命危险,去介入阿保机的家族事务。游牧民族不读书不假,可也不是傻子,同样知道趋利避害、明哲保身的道理。
不过阿保机的保密工作再好,这些部落的头人都会有清醒的时候,更何况这些人都是人精,察言观色就知道耶律氏家族中对可汗位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现在阿保机提出可汗受代之事,摆明了就是要避开耶律氏的其他显贵。阿保机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预者。不立刻表明态度,他们这些人今天是不会活着离开阿保机的大帐的。
这形势就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再明了不过了。迫于情况危急,这些人迅速做出了英明、正确的选择:七部夷离堇头人一致通过,阿保机连任可汗之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