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面议论纷纷。
  陈运飞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他让下面安静之后,才继续道,“没错,当年华国的铁路里程只有五万公里,以蒸汽机为主,内燃机并不多,也根本没有电气化的机车。”
  “这二十年来,铁路占全国总投资的比例不断下降,只有百分之几,却承担着华国最大量,最复杂的客运和货运压力。”
  陈运飞说,“我们的实验室、工厂、大学、机构都在研究各种交通技术,希望能让铁路的速度,跟上发展的速度,让发展越来越快,让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让货运的运输越来越方便。”
  “但是,现实的因素却很复杂,修建铁路,组建列车,既需要时间,技术,也需要大量的金钱。”
  “华国的国土面积辽阔,西北、西南地区的铁路路线有着大片的空白区域,而东部即便是有了铁路,却不满足那里的货运需求。”
  “我们有无数的科研人才,无数的学生,无数的老师,无数的行业人员。想要追赶世界水平,我们有信心,也有毅力,有技术,也有想法。在二十年前,我们就能开出一百多公里时速的列车,但二十年后,我们的火车却依然以五十多公里的速度在铁轨上跑着。”
  陈运飞说,“华国需要的铁路交通未来,是无数条能够遍布大江南北,能够在华国能力范围内建成的高速路线。”
  他详细展开讲述了高速列车的相关内容,进入了课程的干货阶段。
  最后讲完了,陈运飞做了个结语。
  “一条铁路的修建,本身依靠的不是它的车费收益,就像是跨江大桥的建立,收过桥费并不是它建立的最初目标。铁路,是经济大动脉,是发展大动脉。”
  “它给沿途城市所带来的的繁荣和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带来的产业发展,才是它对于一个国家真正重要的作用。”
  “发展的速度的确很快,铁路要适应发展的速度,而高速铁路,在将来的某一天将会超过发展的速度,成为主导,带动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二十年前撞上拖拉机的那一声巨响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十年前,最后一台蒸汽机头出厂,从此,蒸汽机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车站记忆里。”
  陈运飞看着谢雁写的最后一段话,自己也被她所写的结语所打动了,他不由得停了下来。
  他抬头,看着台下无数师弟妹们年轻的脸庞,看着专家教授们为华国交通奋斗多年的脸庞。
  他的目光从黎萧萧身上经过,掠过周廊教授和严开明教授。
  最后和谢雁的目光相接,女生的眼神中带着鼓励,确定和认可。
  在谢雁身边,苏筝站着,他没说话,但也在认真听着陈运飞的发言。
  陈运飞有些激动地笑了一声,继续道,
  “但在未来,还有更多的声音会继续在铁路上响起。”
  “那里,有高速轮轨列车的声音,也有磁悬浮列车的声音,或是别的更快速,更新技术的列车飞驰的声音。”
  “有工人们运送货物的声音,打工者回家时交谈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天南海北,不分城市地域。这些,是华国东西南北交流的声音,也是国家发展的声音。”
  “如詹天佑先生所说,‘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修铁路也好,造列车也好,都是为了一件事——祖国发展,人民安乐。”
  “我只是交通工程的一名学生,但我也庆幸,我是交通工程的一名学生。”
  陈运飞结束后,也轻轻鞠了躬。
  此刻,他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公开课结束后,很快散了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