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 / 4)
这个时候的白老师完全没有想到,当初小小的办公室之内,和学生的一言笑谈,竟成了真,往后他想起这么个场景,都忍不住会心一笑。
学校领导和县市记者来拜访的这一天,夏家没有一个人知情,校长倒是想提前通知,奈何上级领导说了要给大众和学生最真实的一面,于是夏小夏在办的学习班暴露了出来。
考完试后夏小夏的生活相当规律了,早上看会书,然后帮着做家务干活,下午吃了饭,学习组的成员小孩们就自发带着学习用具来夏家。
他们一般会学习两到三个小时,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二天还会互相抽查前天的只是掌握情况,最差的那一个人留着打扫卫生才能回家。
对小孩们来说,这不是干不干活的问题,打扫房间对乡下小孩来说,闭着眼睛都能扫,这是关系到面子问题,如果不想被嘲笑,就必须比别人厉害。
学校老师领导,教育局的领导和秘书,县城晚报市日报都过来,开着两辆小捷达,村里的人们远远看着四轮的车子行驶过来,纷纷追过来看热闹。
旁边的小孩们第一次见这种大家伙,好奇想摸摸又不敢靠近。村里淳朴的家教告诉他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动,动了要被讨厌的。
所以当车子停在夏家大院门口,一群人都围在一起,好事的赶紧上门拍了拍,嘴里喊道有领导来了,让赶紧开门!
夏菊花和夏老头在家,他老两口只种了六分地,没几天就搞定了,这会闲在家里,一个雕木头呢,他要给孙女雕个娃娃,给孙女做礼物。夏菊花在打扫院子打扫猪圈鸡舍,听见有人拍门拍得啪啪响,赶紧放了扫把,搓搓手上前给开了门。
“咦,这是找谁啊,这么多人?”夏菊花抬眼看,压压一片人,前面几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看着就不是一般人,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朝一旁认识的问了一句。
“老姐,你家夏小夏出息了,这考了状元,学校领导,这报纸记者都来采访。”说话的老妇,羡慕得眼都红了,开门之前已经她就问了几句旁边白净的老师。
转念一想,出息那也是咱村的人,这报纸登出去了说是白湖村的谁谁考了状元,往后走出去谁不高看一眼?所以再羡慕那也高兴!
夏菊花还没说话,旁边的校长老头就插话了:“这位老姐姐是夏小夏的奶奶是吧,我是小夏同志学校里的校长,这次来主要是要拜访下夏小夏的家庭情况。”
夏菊花到底是老江湖了,不动声色调了脸色,一张沧桑的老脸上露出热情的笑意,赶忙把大门全敞开了,把这些贵客全迎进来,还喊着让自家老头别捣鼓那木头了,赶紧来待客才是正经事。
夏菊花把人迎进堂屋,桌椅板凳每天早上都擦得干干净净,几个媳妇和她都不是懒惰的,家里打扫得井井有条,就是一般的农家大院儿,他们家人多,住的地方也大,看着装修不好,但是敞亮。
几个记者进来,对着屋子一阵猛拍,堂屋对着门口的墙上贴着大领导的照片,瞧着有些年头了,画像边缘有点磨损,旁边的柜子上还放着两本红皮书挂着几个勋章。
记者很有眼力劲,对着画像和勋章猛拍了张。
“夏同志当年还参加过红军啊?”
夏老头摆摆手,眼神流露出感慨和怀念:“是啊,当年我杀鬼子的时候,家里还一个孩子都没有呢,要不是这腿受了伤,影响行动,说不定当年就不会回来结婚生娃了。”
“您战场上杀过几个敌人,有数不?”
“都记着呢,这都是一辈子的功勋!当年立过一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这腿伤就是在抗□□包的时候受的伤,那□□包直接就炸飞了敌人的一辆物资车,立了二等功。”
几个人坐着聊天,夏老头说起当年的事犹如昨日,在场几个老师领导都很耐心地听,对于老一辈的军人心生敬佩。
教育局的科长笑:“这孩子生在根正苗红的家庭中,才能成长得这么优秀,这都是你们做家长的辛苦教育。”
他拿出了一封红包递过去,“这是我们给夏小夏的一点奖励,希望以后能够再接再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祖国的建设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
旁边的记者注意到夏小夏从房间出来的时候,那屋里一排排的小孩正在学习,当记者的大都嗅觉敏锐。
她感兴趣的问:“小同志,这屋里是在做什么?方便透露吗?”二十来岁的年轻女记者对着十几岁的天才学霸女孩声音温柔。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她抿抿嘴笑到:“记者姐姐,我们村里的一些小孩为了跟上学习,平时没事的时候成立的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块学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互相探讨,互相监督,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
那年轻记者眼前一亮,她说:“方便让我进去参观下,拍几张照片吗?”
夏小夏请了记者进去看,边上几个在聊天受到吸引,也跟着过去看,只见一些孩子正认真的写着作业,看着书,或互相探索难题,一派火热的学习气氛,感染了几个进来的大人。
夏菊花原先不太能理解孙女整这些干啥用,但不妨碍她为孙女造势说好话,她老脸笑成花了解释道“夏夏这孩子,说是不能光一个人进步,得帮助大家,一起进步才是进步,放假的时候,就招呼了村里的孩子一块学习,别说这还挺有效果的。” ↑返回顶部↑
学校领导和县市记者来拜访的这一天,夏家没有一个人知情,校长倒是想提前通知,奈何上级领导说了要给大众和学生最真实的一面,于是夏小夏在办的学习班暴露了出来。
考完试后夏小夏的生活相当规律了,早上看会书,然后帮着做家务干活,下午吃了饭,学习组的成员小孩们就自发带着学习用具来夏家。
他们一般会学习两到三个小时,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二天还会互相抽查前天的只是掌握情况,最差的那一个人留着打扫卫生才能回家。
对小孩们来说,这不是干不干活的问题,打扫房间对乡下小孩来说,闭着眼睛都能扫,这是关系到面子问题,如果不想被嘲笑,就必须比别人厉害。
学校老师领导,教育局的领导和秘书,县城晚报市日报都过来,开着两辆小捷达,村里的人们远远看着四轮的车子行驶过来,纷纷追过来看热闹。
旁边的小孩们第一次见这种大家伙,好奇想摸摸又不敢靠近。村里淳朴的家教告诉他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动,动了要被讨厌的。
所以当车子停在夏家大院门口,一群人都围在一起,好事的赶紧上门拍了拍,嘴里喊道有领导来了,让赶紧开门!
夏菊花和夏老头在家,他老两口只种了六分地,没几天就搞定了,这会闲在家里,一个雕木头呢,他要给孙女雕个娃娃,给孙女做礼物。夏菊花在打扫院子打扫猪圈鸡舍,听见有人拍门拍得啪啪响,赶紧放了扫把,搓搓手上前给开了门。
“咦,这是找谁啊,这么多人?”夏菊花抬眼看,压压一片人,前面几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看着就不是一般人,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朝一旁认识的问了一句。
“老姐,你家夏小夏出息了,这考了状元,学校领导,这报纸记者都来采访。”说话的老妇,羡慕得眼都红了,开门之前已经她就问了几句旁边白净的老师。
转念一想,出息那也是咱村的人,这报纸登出去了说是白湖村的谁谁考了状元,往后走出去谁不高看一眼?所以再羡慕那也高兴!
夏菊花还没说话,旁边的校长老头就插话了:“这位老姐姐是夏小夏的奶奶是吧,我是小夏同志学校里的校长,这次来主要是要拜访下夏小夏的家庭情况。”
夏菊花到底是老江湖了,不动声色调了脸色,一张沧桑的老脸上露出热情的笑意,赶忙把大门全敞开了,把这些贵客全迎进来,还喊着让自家老头别捣鼓那木头了,赶紧来待客才是正经事。
夏菊花把人迎进堂屋,桌椅板凳每天早上都擦得干干净净,几个媳妇和她都不是懒惰的,家里打扫得井井有条,就是一般的农家大院儿,他们家人多,住的地方也大,看着装修不好,但是敞亮。
几个记者进来,对着屋子一阵猛拍,堂屋对着门口的墙上贴着大领导的照片,瞧着有些年头了,画像边缘有点磨损,旁边的柜子上还放着两本红皮书挂着几个勋章。
记者很有眼力劲,对着画像和勋章猛拍了张。
“夏同志当年还参加过红军啊?”
夏老头摆摆手,眼神流露出感慨和怀念:“是啊,当年我杀鬼子的时候,家里还一个孩子都没有呢,要不是这腿受了伤,影响行动,说不定当年就不会回来结婚生娃了。”
“您战场上杀过几个敌人,有数不?”
“都记着呢,这都是一辈子的功勋!当年立过一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这腿伤就是在抗□□包的时候受的伤,那□□包直接就炸飞了敌人的一辆物资车,立了二等功。”
几个人坐着聊天,夏老头说起当年的事犹如昨日,在场几个老师领导都很耐心地听,对于老一辈的军人心生敬佩。
教育局的科长笑:“这孩子生在根正苗红的家庭中,才能成长得这么优秀,这都是你们做家长的辛苦教育。”
他拿出了一封红包递过去,“这是我们给夏小夏的一点奖励,希望以后能够再接再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祖国的建设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
旁边的记者注意到夏小夏从房间出来的时候,那屋里一排排的小孩正在学习,当记者的大都嗅觉敏锐。
她感兴趣的问:“小同志,这屋里是在做什么?方便透露吗?”二十来岁的年轻女记者对着十几岁的天才学霸女孩声音温柔。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她抿抿嘴笑到:“记者姐姐,我们村里的一些小孩为了跟上学习,平时没事的时候成立的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块学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互相探讨,互相监督,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
那年轻记者眼前一亮,她说:“方便让我进去参观下,拍几张照片吗?”
夏小夏请了记者进去看,边上几个在聊天受到吸引,也跟着过去看,只见一些孩子正认真的写着作业,看着书,或互相探索难题,一派火热的学习气氛,感染了几个进来的大人。
夏菊花原先不太能理解孙女整这些干啥用,但不妨碍她为孙女造势说好话,她老脸笑成花了解释道“夏夏这孩子,说是不能光一个人进步,得帮助大家,一起进步才是进步,放假的时候,就招呼了村里的孩子一块学习,别说这还挺有效果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