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4)
然而看了王霄反对的意见,他却只是沉默着将被封还的诏书放在旁边,既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召见王霄或者其他人的意思。
张德担忧他会生气,特意派人去越罗那里通了消息,越罗便命尚食局的人送了一盘点心过来,找的借口也十分光明正大:天气渐渐转凉,她打算从绿竹水榭搬回长安宫来。
李定宸听了内侍的传话,便亲自去了绿竹水榭一趟。
“朕想让阿罗搬到太平宫来。”他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如今政事朕已经渐渐上手,住在长安宫难免有不便之处,又不想与皇后两地分居,不如阿罗搬到太平宫去,真有什么事,咱们说起话来也便宜。”
最后一句却是调侃她今日送点心的行为了。
越罗对这个提议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推辞,很干脆的点了头,笑着道,“陛下既这么说,臣妾也不敢推辞,明日就搬。”
她可以想象,自己搬进太平宫之后,中外朝野之间,只怕又会有许多流言。但相较于夫妻两人的情分,那些便都算不得什么了。何况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她怀着李定宸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宫中人口又十分简单,只要太后不说什么,朝臣们也不便多言。
等往后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也就习惯了,就更不会开口讨嫌。
——没错,越罗这一回搬到太平宫去,却是不打算再搬出来的。
两个都是爽快人,这件本该牵扯众多的事情,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倒是王霄封驳圣旨之事,更值得越罗关注。她问李定宸,“我瞧着,陛下被封驳了旨意,倒并不生气?”
李定宸早料到她会问这个,闻言便从袖子里掣出王霄的批条来递给她,“阿罗瞧瞧这个。”
越罗一看,也不由静默片刻,而后笑叹道,“不愧是王相,一手教导陛下长大,对陛下也知之甚深。”
这批条之中,王霄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他反对李定宸施恩武人,盖因他敏锐的从这封旨意之中,看出皇帝对武将的过分关注。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之下,王霄自己身为文臣的代表,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能从一道旨意想到如此深远,将李定宸的打算看了个通透,果真不愧是王霄
第68章 巾帼之论
李定宸骨子里,是喜武胜过喜文的。而且虽然这一两年来,他的性情已经历练得沉稳了许多,但冲动的本性却并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层遮掩罢了。
越罗更知道,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个御驾亲征的打算。
这一点,恐怕如今的朝臣之中,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了。毕竟少年时期的胡闹,在许多人想来,随着年纪渐长,性子定了,自然不会再提。但这些人之中,却不包括王霄。
他太知道李定宸是个什么性子,也就更能从他这份旨意之中,看出那些李定宸本来也没怎么掩饰的野望。
阻止的理由很多。
历朝历代,文臣能压制武将,无非是上位者需要如此罢了。
从政权稳固的角度而言,不论是武将手握大军容易功高震主滋生野心从而反叛,还是穷兵黩武势必耗空国库劳民伤财,都注定了一个王朝定鼎之后,就会考虑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对武人的压制,同样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必然。
人心思安,大势所趋。但身为帝王,建功立业之心却总是难以熄灭的。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既能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又能达成开疆拓土不世之功,就要看各人手段了。
很多皇帝只能想想而已,但这其中绝不包括李定宸。
他将批条放在一边,含笑道,“王相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但朕若能使国库丰盈,将四夷打服了,扬我国威,难道不是好事?千载一下,评定功劳时,这满朝文武,谁不沾光?”
越罗道,“丰盈国库,光靠马球赛,只怕不够。”
“还有时间。”李定宸却并没有将这个困难看在眼里,“朕不着急。”
他还年轻,就是十年二十年,也等得起。
“陛下可真是……”越罗摇头失笑,已经明白了李定宸的意思。他不着急,不光是打仗的事,也包括眼前这一件。
成立皇帝的近卫队,名额只有区区十七人,那是多少人抢破头都想要的恩典?不是王霄一句不允就能含糊过去的。李定宸什么都不必做,自然有的是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跟他打擂台。 ↑返回顶部↑
张德担忧他会生气,特意派人去越罗那里通了消息,越罗便命尚食局的人送了一盘点心过来,找的借口也十分光明正大:天气渐渐转凉,她打算从绿竹水榭搬回长安宫来。
李定宸听了内侍的传话,便亲自去了绿竹水榭一趟。
“朕想让阿罗搬到太平宫来。”他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如今政事朕已经渐渐上手,住在长安宫难免有不便之处,又不想与皇后两地分居,不如阿罗搬到太平宫去,真有什么事,咱们说起话来也便宜。”
最后一句却是调侃她今日送点心的行为了。
越罗对这个提议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推辞,很干脆的点了头,笑着道,“陛下既这么说,臣妾也不敢推辞,明日就搬。”
她可以想象,自己搬进太平宫之后,中外朝野之间,只怕又会有许多流言。但相较于夫妻两人的情分,那些便都算不得什么了。何况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她怀着李定宸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宫中人口又十分简单,只要太后不说什么,朝臣们也不便多言。
等往后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也就习惯了,就更不会开口讨嫌。
——没错,越罗这一回搬到太平宫去,却是不打算再搬出来的。
两个都是爽快人,这件本该牵扯众多的事情,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倒是王霄封驳圣旨之事,更值得越罗关注。她问李定宸,“我瞧着,陛下被封驳了旨意,倒并不生气?”
李定宸早料到她会问这个,闻言便从袖子里掣出王霄的批条来递给她,“阿罗瞧瞧这个。”
越罗一看,也不由静默片刻,而后笑叹道,“不愧是王相,一手教导陛下长大,对陛下也知之甚深。”
这批条之中,王霄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他反对李定宸施恩武人,盖因他敏锐的从这封旨意之中,看出皇帝对武将的过分关注。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之下,王霄自己身为文臣的代表,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能从一道旨意想到如此深远,将李定宸的打算看了个通透,果真不愧是王霄
第68章 巾帼之论
李定宸骨子里,是喜武胜过喜文的。而且虽然这一两年来,他的性情已经历练得沉稳了许多,但冲动的本性却并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层遮掩罢了。
越罗更知道,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个御驾亲征的打算。
这一点,恐怕如今的朝臣之中,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了。毕竟少年时期的胡闹,在许多人想来,随着年纪渐长,性子定了,自然不会再提。但这些人之中,却不包括王霄。
他太知道李定宸是个什么性子,也就更能从他这份旨意之中,看出那些李定宸本来也没怎么掩饰的野望。
阻止的理由很多。
历朝历代,文臣能压制武将,无非是上位者需要如此罢了。
从政权稳固的角度而言,不论是武将手握大军容易功高震主滋生野心从而反叛,还是穷兵黩武势必耗空国库劳民伤财,都注定了一个王朝定鼎之后,就会考虑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对武人的压制,同样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必然。
人心思安,大势所趋。但身为帝王,建功立业之心却总是难以熄灭的。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既能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又能达成开疆拓土不世之功,就要看各人手段了。
很多皇帝只能想想而已,但这其中绝不包括李定宸。
他将批条放在一边,含笑道,“王相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但朕若能使国库丰盈,将四夷打服了,扬我国威,难道不是好事?千载一下,评定功劳时,这满朝文武,谁不沾光?”
越罗道,“丰盈国库,光靠马球赛,只怕不够。”
“还有时间。”李定宸却并没有将这个困难看在眼里,“朕不着急。”
他还年轻,就是十年二十年,也等得起。
“陛下可真是……”越罗摇头失笑,已经明白了李定宸的意思。他不着急,不光是打仗的事,也包括眼前这一件。
成立皇帝的近卫队,名额只有区区十七人,那是多少人抢破头都想要的恩典?不是王霄一句不允就能含糊过去的。李定宸什么都不必做,自然有的是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跟他打擂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