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万仞 第55节(3 / 4)
果然舒奉和家门前排了很长的队,要么是扎拉替人问话的,要么是亲自携着家里小郎来相看的。他觑见人人进门都带着贺寿的帖子和寿礼,自己个儿呢?他回头看了看,顿时觉得有些拿不出手。
点翠累丝的钿子,赤金嵌宝几套头面。什么赵子昂的鹰唐寅的画,他怕不够,把养心殿阿玛玛法们留下的珍宝翻了个底儿朝天。
好在老太太是经历过世故的人,虽然在深宫中作养久了,时常也将人情听在心上。老太太骄傲地抬起头,说你不要怕,“旁人有请帖子,咱们也有——我让荣王他奶奶把她的送给我了。一把年纪了,不兴出门乱跑。她既然那么中意崇秀,她上索家去不就好了!”
不过深吸一口气,真好!人声鼎沸中是满满的世态人情。这里是她打小长到大的地方。
她先前的人生,他从未来得及参与。这是第一次,他小心又忐忑,捧着一颗心,送到她面前。
老太太带着他一路顺畅无比,由小厮接引着过了二门。庭院里一阵喧闹。太皇太后站在院子里头往四周看看,游廊、报厦、花厅,历历如是。
这里是她的妹妹,生活了几乎一生的地方。
花草葱茏,树木荫翠。肥猫天井胖丫头,郁郁葱葱,满是生活气。而正堂陈设古朴,正中央只放着一盆细叶寒兰,枝条舒展。
据说他们家老大人从别人家回来,见了这样的盛况,惊讶之余觉得让人家这么排着队干等着很跌份子。索性把前院辟出来,借着为夫人办寿的热闹,摆起桌子唱上戏。
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爱热闹,到了老了也是个老顽童。看的不是什么哀婉缠绵的戏,老大人爱热闹,这边孙大圣拿着金箍棒,那头鲁智深一支寄生草。人活一世不就是活一场热闹吗?颠簸半生了不受享受享,还图什么?
老太太带着皇帝,轻车简从,虽然很看不惯这起子来搭媒拉线的人,但是没法子,公平竞争,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老老实实拿号儿排队呀。
小厮引着二人在席间坐了,皇帝居然还有些不太适应,七大姑八大姨可没人见过当今,他们都认为庙堂上的皇帝有长长的胡须,跟戏文上的唐明皇一样。所以看着眼前这个俊朗齐整的小后生,却打起做媒的主意。
坐在旁边的亲戚和老太太搭话,轻轻牵扯她的袖子,笑着说,“我瞧您,怪眼熟!家住哪儿呀?”
老太太语气平和,笑吟吟地说,“咱们是乡下人,住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说不清哪儿来。”
“嗬哟!”一声炸雷似的声音从后头传来,平亲王提起袍子绕过人群就凑了上来,老太太瞪他一眼,他眨眨眼,瞬间回过味儿来,笑眯眯地勾搭着皇帝的肩,“这不罗家那大表哥么?怎么今儿想起来了?”
皇帝哀怨地瞪他一眼,连忙打马虎眼,“来见见世面,见见世面。”
那亲戚眯起眼,“可不只这么简单吧!”说着拉过坐在自己旁边的小后生,“这是我家小孙,难得,逢着个模样与他一样齐整的人呢!孩子在乡下读书,先生必然没有咱们家里好,不如改日来府上做做客,要是能一道结个伴,上塾里读书,学学文墨,以后也有出息些,不比一味埋头种田强,您说是不是?”
皇帝打小就开始经筵,师从博学大儒,学的是修齐治平之术。小小年纪便通经史,骑马射猎,无所不通。老太太笑着应承下了,那亲戚上下打量了会子,又问,“小后生,拉得几力的弓哇?”
皇帝默默说,“十力。”
那亲戚便露出鄙夷的神色,伸出手掂量掂量,听得直摇头,“到底你们年轻小后生,爱夸海口。这可不好!咱们家拉到八力,人人见着都夸呢!你这小身板能拉十力?庄稼人扛惯了锄头,最是老实本分,可不兴乱说。”
平亲王憋笑憋得肚子疼,其实他十二力的弓也拉过,只是没必要,又不是真的出去骑射,也只有上海子见蒙古台吉们,才逮着时机露上两手。
老太太“嗨”了一声,“咱们庄稼人么,没见识,眼皮子浅。别说什么十力八力的,没听说过,一顿胡说罢了。”
亲戚太太说不妨事,“往后多长长见识就好了。”
彼此沉默片刻,亲戚太太又忍不住凑上来搭话,“小后生?做什么事业?定下亲没有?”
皇帝不等太皇太后搭话,抬头挺胸说,“定下了。”
亲戚太太不无惋惜,“我见你生得俊俏,还想把我娘家妹子介绍给你呢,没成想到底没这个缘分。命数如此,有什么办法?”
老太太冷眼看着她,“您和这一门算得上亲戚,我也客客气气敬您一声姊妹。老姊妹,人这一辈子,说不准!谁荣谁辱,说句不大好听的,都是寻常事。逢着得意的时候,没必要眼高手低,有朝一日落魄了,招人笑话么?何必丢这个脸,您是说是不是?”
那亲戚太太身边的女使冷哼一声,“谁要和乡下破落户认姊妹?你知道我们家什么门第?响当当的武肃伯!这位是武肃伯家太夫人,敕封的永宁郡太夫人!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给两分面子还蹬鼻子上脸?我呸!”
平亲王震惊地看着她,觉得这位姐姐委实是勇气可嘉。
老太太直犯迷糊,小声问,“封过吗?” ↑返回顶部↑
点翠累丝的钿子,赤金嵌宝几套头面。什么赵子昂的鹰唐寅的画,他怕不够,把养心殿阿玛玛法们留下的珍宝翻了个底儿朝天。
好在老太太是经历过世故的人,虽然在深宫中作养久了,时常也将人情听在心上。老太太骄傲地抬起头,说你不要怕,“旁人有请帖子,咱们也有——我让荣王他奶奶把她的送给我了。一把年纪了,不兴出门乱跑。她既然那么中意崇秀,她上索家去不就好了!”
不过深吸一口气,真好!人声鼎沸中是满满的世态人情。这里是她打小长到大的地方。
她先前的人生,他从未来得及参与。这是第一次,他小心又忐忑,捧着一颗心,送到她面前。
老太太带着他一路顺畅无比,由小厮接引着过了二门。庭院里一阵喧闹。太皇太后站在院子里头往四周看看,游廊、报厦、花厅,历历如是。
这里是她的妹妹,生活了几乎一生的地方。
花草葱茏,树木荫翠。肥猫天井胖丫头,郁郁葱葱,满是生活气。而正堂陈设古朴,正中央只放着一盆细叶寒兰,枝条舒展。
据说他们家老大人从别人家回来,见了这样的盛况,惊讶之余觉得让人家这么排着队干等着很跌份子。索性把前院辟出来,借着为夫人办寿的热闹,摆起桌子唱上戏。
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爱热闹,到了老了也是个老顽童。看的不是什么哀婉缠绵的戏,老大人爱热闹,这边孙大圣拿着金箍棒,那头鲁智深一支寄生草。人活一世不就是活一场热闹吗?颠簸半生了不受享受享,还图什么?
老太太带着皇帝,轻车简从,虽然很看不惯这起子来搭媒拉线的人,但是没法子,公平竞争,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老老实实拿号儿排队呀。
小厮引着二人在席间坐了,皇帝居然还有些不太适应,七大姑八大姨可没人见过当今,他们都认为庙堂上的皇帝有长长的胡须,跟戏文上的唐明皇一样。所以看着眼前这个俊朗齐整的小后生,却打起做媒的主意。
坐在旁边的亲戚和老太太搭话,轻轻牵扯她的袖子,笑着说,“我瞧您,怪眼熟!家住哪儿呀?”
老太太语气平和,笑吟吟地说,“咱们是乡下人,住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说不清哪儿来。”
“嗬哟!”一声炸雷似的声音从后头传来,平亲王提起袍子绕过人群就凑了上来,老太太瞪他一眼,他眨眨眼,瞬间回过味儿来,笑眯眯地勾搭着皇帝的肩,“这不罗家那大表哥么?怎么今儿想起来了?”
皇帝哀怨地瞪他一眼,连忙打马虎眼,“来见见世面,见见世面。”
那亲戚眯起眼,“可不只这么简单吧!”说着拉过坐在自己旁边的小后生,“这是我家小孙,难得,逢着个模样与他一样齐整的人呢!孩子在乡下读书,先生必然没有咱们家里好,不如改日来府上做做客,要是能一道结个伴,上塾里读书,学学文墨,以后也有出息些,不比一味埋头种田强,您说是不是?”
皇帝打小就开始经筵,师从博学大儒,学的是修齐治平之术。小小年纪便通经史,骑马射猎,无所不通。老太太笑着应承下了,那亲戚上下打量了会子,又问,“小后生,拉得几力的弓哇?”
皇帝默默说,“十力。”
那亲戚便露出鄙夷的神色,伸出手掂量掂量,听得直摇头,“到底你们年轻小后生,爱夸海口。这可不好!咱们家拉到八力,人人见着都夸呢!你这小身板能拉十力?庄稼人扛惯了锄头,最是老实本分,可不兴乱说。”
平亲王憋笑憋得肚子疼,其实他十二力的弓也拉过,只是没必要,又不是真的出去骑射,也只有上海子见蒙古台吉们,才逮着时机露上两手。
老太太“嗨”了一声,“咱们庄稼人么,没见识,眼皮子浅。别说什么十力八力的,没听说过,一顿胡说罢了。”
亲戚太太说不妨事,“往后多长长见识就好了。”
彼此沉默片刻,亲戚太太又忍不住凑上来搭话,“小后生?做什么事业?定下亲没有?”
皇帝不等太皇太后搭话,抬头挺胸说,“定下了。”
亲戚太太不无惋惜,“我见你生得俊俏,还想把我娘家妹子介绍给你呢,没成想到底没这个缘分。命数如此,有什么办法?”
老太太冷眼看着她,“您和这一门算得上亲戚,我也客客气气敬您一声姊妹。老姊妹,人这一辈子,说不准!谁荣谁辱,说句不大好听的,都是寻常事。逢着得意的时候,没必要眼高手低,有朝一日落魄了,招人笑话么?何必丢这个脸,您是说是不是?”
那亲戚太太身边的女使冷哼一声,“谁要和乡下破落户认姊妹?你知道我们家什么门第?响当当的武肃伯!这位是武肃伯家太夫人,敕封的永宁郡太夫人!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给两分面子还蹬鼻子上脸?我呸!”
平亲王震惊地看着她,觉得这位姐姐委实是勇气可嘉。
老太太直犯迷糊,小声问,“封过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