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良缘 第42节(1 / 4)
回缅学馆内的学子学官们加起来大概有三十人左右,本来空旷的大堂随着他们的到来开始变得拥挤,他们也深知自己被列入了嫌犯之列,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惶恐的表情。
允谒从他们脸上调回视线,低头继续翻找手头的案录,看来这个刑部尚书马益昌是个做事勤谨负责的人,有关皇帝遇刺一案的所有资料都能在他们刑部所抄写的案录上找到对应之处。
他指尖沿着回缅学馆人员名单滑动,点了其中一位司官的名头问,“哪位是崔恒?”
“回大人,”人群中慌张走出一人行礼道:奴才便是。”
允谒抬头看向他,下巴指了指他身边问,“此人可是你们回缅学馆的司官?”
崔恒瞥了眼跪着的那名黑衣人又忙拉回视线,舌头打着哆嗦道:“回……回大人,他是回……回缅馆内的人。”
“他叫什么名字?”
“谭……谭宗珩。”
允谒又问,“你们同为司官,事发前你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动?”
这话里明显有怀疑他是同党的意思,崔恒一下子急了,一霎间满头大汗,“回大人的话!奴才跟此人交往甚少,昨晚……昨晚事发时,奴才们发现他没有在值庐中也不觉得意外,因为奴才们平时都跟他不怎么……不怎么来往,他这个人一向孤僻,没什么朋友,内心话更不可能跟奴才们说,他昨晚那番……那番作为,奴才们确实不知情,请大人明鉴!”
听他吞吞吐吐说着,允谒继续看他们的名单还有各自的身家背景,看完最后一行,提出了疑问,“你们这些人中,似乎没有人跟他是同乡的?”
崔恒道是,“回缅学馆建立日期不长,云南有很多州县,奴才们一路从云南会考过来,同乡的人并不是很多。”
允谒颔首,有些话在心里斟酌了好几遍都不知道如何问出口,关乎案情的根源,他又不得不问,审问持续了一段时间茶都放凉了,等太监们续了一轮茶,一口热气暖肠之后,他方出口问道,“我记得回缅学馆当初是由泰安公主提议朝廷创办的?”
崔恒口吻中充满了感激,“泰安公主可是个大好人呐,对我们云南学子都很负责……”猛的一想急忙住了口,现在他们中的一员成了刺杀皇帝的凶手,这个节骨眼儿上提泰安公主,岂不是让云南跟朝廷之间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可是话终归是说出口了,电光火石在众人脑海间穿梭,但凡有一丁点政治头脑的人也能想到皇帝遇刺一案背后跟云南有所牵连的可能性。
第77章 审案(3)
十三贝勒还有话要问,这次问的是内阁首辅郝肃,“晚辈刚入朝中做事,有些细节可能记得不大清楚,虚心像前辈请教,请问郝中堂,云南学政上目前由谁人负责?怎么筛选出这么一个人为非作歹的人来?”
郝肃摸着胡子,略做回忆道:“从崇元十年起便一直由孙让负责。不过……”
此时礼部尚书赵前营出声接话道,“不过跟孙让这个混事由的懒虫比起来,反倒是云贵总督马佳志宏更关心云南的学政,我们礼部跟云南接洽过数次,云南的省市,乡试近些年来都是由云贵总督跟泰安公主联手操办的,这两场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人才最终入京参与会试,考录后留任官职,至于为什么这当中混进一个侵犯圣驾的歹徒,先说好,我们礼部不背这个黑锅!”
这一通明哲自保的说辞是把他们礼部撇清关系了,却无异于把在堂所有官员不敢明说的推测暗示了出来,明摆着就是说:云南方面就是皇帝遇刺一案的主谋,云贵总督跟平西王府亲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泰安公主背后站的不还是平西王,云贵总督跟泰安公主往朝廷中输送的学子出现了纰漏,等于说就是平西王跟云贵总督合伙儿培养凶犯欲图杀害皇帝!
这样的推论可以说是呼之欲出,明明白白在所有人脸上流露出来,只可惜案犯本身被盗了嗓子,窃了心智,无法从他那头得到亲口的印证。
翻查刑部案录,并无谭宗珩跟云南方面有交接来往的直接证据,允谒淡淡一笑,开口道:“赵大人莫急,咱们这儿没证据说这案子跟你们礼部有关系。”
礼部尚书是赵前营是个倔老头,冷哼一声道,“这案子跟谁有关系谁心里头清楚?谁若是想往本部头上栽赃,本官要他的好看!”
内阁首辅郝肃出言安抚道:“赵大人这就是草木皆兵了,你们礼部为了给朝廷选拔高才能臣,可谓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咱们大伙儿都瞧着呢,这奸恶逆反之事怎可能跟你部挂上干系?”
这话礼部尚书听了很受用,撂开话头也不再干扰审案进程了。
允谒失笑着摇了摇头,一旁的刑部尚书马益昌道,“案情审理至此,各位大人们有什么看法?咱们共同研判。”
在场的所有官员相顾惊疑,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马益昌看向郝肃,“不如中堂大人说说您的看法吧。”
郝肃深谙在其位谋其职的道理,他位高权重,面临这样严峻的案情,总得有个人带头打开这个局面,于是便毫无推脱的道,“本官以为谭宗珩身为云南学子入朝为官,不知何故犯下“侵害圣驾”不可饶恕之重罪,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受人主使,然平西王府,云贵总督作为负责选送此人的一方,均有不可推脱之责任。”
话落其他官员若有所思,这话倒说的十分中肯公道,内阁首辅起了头,众人也都随着陆陆续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基本上都跟他的观点类同。
最后刑部尚书做了总结,“既然诸位都肯定这一事实,刑部便按各位大人的意思撰写此案的审议结果,回头再拿与皇上参详。” ↑返回顶部↑
允谒从他们脸上调回视线,低头继续翻找手头的案录,看来这个刑部尚书马益昌是个做事勤谨负责的人,有关皇帝遇刺一案的所有资料都能在他们刑部所抄写的案录上找到对应之处。
他指尖沿着回缅学馆人员名单滑动,点了其中一位司官的名头问,“哪位是崔恒?”
“回大人,”人群中慌张走出一人行礼道:奴才便是。”
允谒抬头看向他,下巴指了指他身边问,“此人可是你们回缅学馆的司官?”
崔恒瞥了眼跪着的那名黑衣人又忙拉回视线,舌头打着哆嗦道:“回……回大人,他是回……回缅馆内的人。”
“他叫什么名字?”
“谭……谭宗珩。”
允谒又问,“你们同为司官,事发前你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动?”
这话里明显有怀疑他是同党的意思,崔恒一下子急了,一霎间满头大汗,“回大人的话!奴才跟此人交往甚少,昨晚……昨晚事发时,奴才们发现他没有在值庐中也不觉得意外,因为奴才们平时都跟他不怎么……不怎么来往,他这个人一向孤僻,没什么朋友,内心话更不可能跟奴才们说,他昨晚那番……那番作为,奴才们确实不知情,请大人明鉴!”
听他吞吞吐吐说着,允谒继续看他们的名单还有各自的身家背景,看完最后一行,提出了疑问,“你们这些人中,似乎没有人跟他是同乡的?”
崔恒道是,“回缅学馆建立日期不长,云南有很多州县,奴才们一路从云南会考过来,同乡的人并不是很多。”
允谒颔首,有些话在心里斟酌了好几遍都不知道如何问出口,关乎案情的根源,他又不得不问,审问持续了一段时间茶都放凉了,等太监们续了一轮茶,一口热气暖肠之后,他方出口问道,“我记得回缅学馆当初是由泰安公主提议朝廷创办的?”
崔恒口吻中充满了感激,“泰安公主可是个大好人呐,对我们云南学子都很负责……”猛的一想急忙住了口,现在他们中的一员成了刺杀皇帝的凶手,这个节骨眼儿上提泰安公主,岂不是让云南跟朝廷之间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可是话终归是说出口了,电光火石在众人脑海间穿梭,但凡有一丁点政治头脑的人也能想到皇帝遇刺一案背后跟云南有所牵连的可能性。
第77章 审案(3)
十三贝勒还有话要问,这次问的是内阁首辅郝肃,“晚辈刚入朝中做事,有些细节可能记得不大清楚,虚心像前辈请教,请问郝中堂,云南学政上目前由谁人负责?怎么筛选出这么一个人为非作歹的人来?”
郝肃摸着胡子,略做回忆道:“从崇元十年起便一直由孙让负责。不过……”
此时礼部尚书赵前营出声接话道,“不过跟孙让这个混事由的懒虫比起来,反倒是云贵总督马佳志宏更关心云南的学政,我们礼部跟云南接洽过数次,云南的省市,乡试近些年来都是由云贵总督跟泰安公主联手操办的,这两场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人才最终入京参与会试,考录后留任官职,至于为什么这当中混进一个侵犯圣驾的歹徒,先说好,我们礼部不背这个黑锅!”
这一通明哲自保的说辞是把他们礼部撇清关系了,却无异于把在堂所有官员不敢明说的推测暗示了出来,明摆着就是说:云南方面就是皇帝遇刺一案的主谋,云贵总督跟平西王府亲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泰安公主背后站的不还是平西王,云贵总督跟泰安公主往朝廷中输送的学子出现了纰漏,等于说就是平西王跟云贵总督合伙儿培养凶犯欲图杀害皇帝!
这样的推论可以说是呼之欲出,明明白白在所有人脸上流露出来,只可惜案犯本身被盗了嗓子,窃了心智,无法从他那头得到亲口的印证。
翻查刑部案录,并无谭宗珩跟云南方面有交接来往的直接证据,允谒淡淡一笑,开口道:“赵大人莫急,咱们这儿没证据说这案子跟你们礼部有关系。”
礼部尚书是赵前营是个倔老头,冷哼一声道,“这案子跟谁有关系谁心里头清楚?谁若是想往本部头上栽赃,本官要他的好看!”
内阁首辅郝肃出言安抚道:“赵大人这就是草木皆兵了,你们礼部为了给朝廷选拔高才能臣,可谓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咱们大伙儿都瞧着呢,这奸恶逆反之事怎可能跟你部挂上干系?”
这话礼部尚书听了很受用,撂开话头也不再干扰审案进程了。
允谒失笑着摇了摇头,一旁的刑部尚书马益昌道,“案情审理至此,各位大人们有什么看法?咱们共同研判。”
在场的所有官员相顾惊疑,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马益昌看向郝肃,“不如中堂大人说说您的看法吧。”
郝肃深谙在其位谋其职的道理,他位高权重,面临这样严峻的案情,总得有个人带头打开这个局面,于是便毫无推脱的道,“本官以为谭宗珩身为云南学子入朝为官,不知何故犯下“侵害圣驾”不可饶恕之重罪,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受人主使,然平西王府,云贵总督作为负责选送此人的一方,均有不可推脱之责任。”
话落其他官员若有所思,这话倒说的十分中肯公道,内阁首辅起了头,众人也都随着陆陆续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基本上都跟他的观点类同。
最后刑部尚书做了总结,“既然诸位都肯定这一事实,刑部便按各位大人的意思撰写此案的审议结果,回头再拿与皇上参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