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9)(3 / 3)
京城的各种厂子都交给专业人员来管理,其实也不用怎么管,只要技术到位,挂在内务府名下的厂子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愁找不到买家,他们需要发愁的只有产量不够。
前朝和海外国家做生意,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原,百姓日常买卖用铜钱,大宗交易还有和海外交易用的还是银子,在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之前,海外进来的银子变少,朝廷又要攒钱控制花钱数量,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银子越来越少。
如今开了海禁,那些原道而来的商人用的是各种各样的银元,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麻烦,经商的弯弯绕绕不比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少,也费劲儿着呢。
常宁对这些感兴趣康熙求之不得,太子更是惊喜,他以为他们家只有胤禟一个能挣钱的,没想到还有个被埋没的人才,就说嘛,老祖宗努尔哈赤可是做生意起家的,他们家的人怎么能没有经商的才能,这不科学。
不过话说回来,忽然涌进来太多的银子也不行,比例这玩意儿一旦失控,调整起来很麻烦,前朝已经给了他们教训,太多的银子涌进来会造成银贱铜贵,不管是大清还是前朝,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所以地底下再多的矿也不够用,更何况这会儿还没有找出来足够的矿。
银子的来源是做生意,铜的来源是从隔壁岛国买,众所周知,岛国那边最会落井下石,趁他病要他命,他们越缺铜那边越会搞幺蛾子。
市面上的银子变多,往常一千枚铜钱换一两银子,后来经常一千枚铜钱换一两多,兑换的比例不稳定就会出问题。
民间铜钱多,交税用的还是银子,放到那些富商大贾家中,每年能少交好多税,看到账本都心疼那些指尖溜走的钱,大清铸铜钱要从隔壁倭子国买大量的铜,那边一旦开始拖着不肯卖,国内就得出事儿。
还好现在没到那种地步,他们生意继续做,同时想法子把西南那块儿的矿采出来,到时候不管别人卖不卖他们都不怕。
他们自己家东西够用,让他们无能狂怒去吧。
这样的话,现在更适合我的是开矿啊。胤祈晕晕乎乎听完太子爷的话,弱弱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五叔和英国商人谈判有大把的人可以帮忙,点穴找矿人才少,我去找矿不是更好吗?
太子爷似笑非笑的扯扯嘴角,你觉得治水累,还是开矿累?
他连水道衙门都不敢让这小祖宗去,让他去杳无人迹的矿山,可能吗?
要说去江南还可以磨磨,西南的深山老林想都不要想,这小子什么时候能少一些不合时宜的自信,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记住自己是个身娇体弱需要保护的祖宗,不是拳打流氓脚踢恶霸的壮士。
胤祈眼神飘忽,果断的略过这个问题,胤禟胤俄最近干的事情和五叔有关吗?
没,他们俩单干。太子耸耸肩,胤俄憨兮兮的指哪儿打哪儿,胤禟的脑袋瓜可不好糊弄,海上的生意目前有他们五叔在管,上去就抢活儿容易被揍,他当然不会干这种蠢事。
去北边草原和蒙古人还有俄罗斯人交易虽然竞争对手多,但是同样,只要没有朝廷派去的人,他们就是老大,皇商可没有皇子的名头好使。
胤祈伸了个懒腰,算是被说服了,行吧,等二哥有空我们去找五叔,可惜不能和师兄一起去江苏,我还挺想看他和靳辅当面吵架的。
笔友这种东西,不光有写信问好,还有写信互骂,当然,这年头的文化人都比较高端,骂人不带脏字还能把人气的吐血,靳辅和张廷玉之间写的信不少,每次都是厚厚一叠,不管前面有多正经,后面都会留出来三张纸锻炼口才。
以后再有人说干实事的人不会吵架他说什么都不会相信,能在朝廷稳稳当当干几十年的哪儿有蠢人,那叫不会吵架吗,那要是不会吵架,天底下就没有会吵架的人了。
固有印象要不得,老实人火力全开也能吓死人。
太子笑眯眯的瞥了旁边的胤禛一眼,张廷玉和靳辅吵架,这场面还真没见过。
四爷淡定的抬头对视过去,嗯,我也没见过。
张廷玉是他的左膀右臂,入朝为官的时候靳辅已经去世好多年,谁能想到他们俩还有吵架的机会。
第二天,胤祈早早的去清溪书屋等太子打报告带他出门办差,看到站在门前的胤祚有些惊讶,六哥身体好了吗?头疼吗?能看清楚吗?腿脚利索吗?
胤祚无奈的揉揉脑袋,脑海中又出现那只鸟儿循环的吃了吗?睡了吗?醒了吗?,身体好了,头不疼,能看清楚,腿脚也还行,还有别的想问的吗? ↑返回顶部↑
前朝和海外国家做生意,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原,百姓日常买卖用铜钱,大宗交易还有和海外交易用的还是银子,在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之前,海外进来的银子变少,朝廷又要攒钱控制花钱数量,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银子越来越少。
如今开了海禁,那些原道而来的商人用的是各种各样的银元,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麻烦,经商的弯弯绕绕不比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少,也费劲儿着呢。
常宁对这些感兴趣康熙求之不得,太子更是惊喜,他以为他们家只有胤禟一个能挣钱的,没想到还有个被埋没的人才,就说嘛,老祖宗努尔哈赤可是做生意起家的,他们家的人怎么能没有经商的才能,这不科学。
不过话说回来,忽然涌进来太多的银子也不行,比例这玩意儿一旦失控,调整起来很麻烦,前朝已经给了他们教训,太多的银子涌进来会造成银贱铜贵,不管是大清还是前朝,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所以地底下再多的矿也不够用,更何况这会儿还没有找出来足够的矿。
银子的来源是做生意,铜的来源是从隔壁岛国买,众所周知,岛国那边最会落井下石,趁他病要他命,他们越缺铜那边越会搞幺蛾子。
市面上的银子变多,往常一千枚铜钱换一两银子,后来经常一千枚铜钱换一两多,兑换的比例不稳定就会出问题。
民间铜钱多,交税用的还是银子,放到那些富商大贾家中,每年能少交好多税,看到账本都心疼那些指尖溜走的钱,大清铸铜钱要从隔壁倭子国买大量的铜,那边一旦开始拖着不肯卖,国内就得出事儿。
还好现在没到那种地步,他们生意继续做,同时想法子把西南那块儿的矿采出来,到时候不管别人卖不卖他们都不怕。
他们自己家东西够用,让他们无能狂怒去吧。
这样的话,现在更适合我的是开矿啊。胤祈晕晕乎乎听完太子爷的话,弱弱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五叔和英国商人谈判有大把的人可以帮忙,点穴找矿人才少,我去找矿不是更好吗?
太子爷似笑非笑的扯扯嘴角,你觉得治水累,还是开矿累?
他连水道衙门都不敢让这小祖宗去,让他去杳无人迹的矿山,可能吗?
要说去江南还可以磨磨,西南的深山老林想都不要想,这小子什么时候能少一些不合时宜的自信,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记住自己是个身娇体弱需要保护的祖宗,不是拳打流氓脚踢恶霸的壮士。
胤祈眼神飘忽,果断的略过这个问题,胤禟胤俄最近干的事情和五叔有关吗?
没,他们俩单干。太子耸耸肩,胤俄憨兮兮的指哪儿打哪儿,胤禟的脑袋瓜可不好糊弄,海上的生意目前有他们五叔在管,上去就抢活儿容易被揍,他当然不会干这种蠢事。
去北边草原和蒙古人还有俄罗斯人交易虽然竞争对手多,但是同样,只要没有朝廷派去的人,他们就是老大,皇商可没有皇子的名头好使。
胤祈伸了个懒腰,算是被说服了,行吧,等二哥有空我们去找五叔,可惜不能和师兄一起去江苏,我还挺想看他和靳辅当面吵架的。
笔友这种东西,不光有写信问好,还有写信互骂,当然,这年头的文化人都比较高端,骂人不带脏字还能把人气的吐血,靳辅和张廷玉之间写的信不少,每次都是厚厚一叠,不管前面有多正经,后面都会留出来三张纸锻炼口才。
以后再有人说干实事的人不会吵架他说什么都不会相信,能在朝廷稳稳当当干几十年的哪儿有蠢人,那叫不会吵架吗,那要是不会吵架,天底下就没有会吵架的人了。
固有印象要不得,老实人火力全开也能吓死人。
太子笑眯眯的瞥了旁边的胤禛一眼,张廷玉和靳辅吵架,这场面还真没见过。
四爷淡定的抬头对视过去,嗯,我也没见过。
张廷玉是他的左膀右臂,入朝为官的时候靳辅已经去世好多年,谁能想到他们俩还有吵架的机会。
第二天,胤祈早早的去清溪书屋等太子打报告带他出门办差,看到站在门前的胤祚有些惊讶,六哥身体好了吗?头疼吗?能看清楚吗?腿脚利索吗?
胤祚无奈的揉揉脑袋,脑海中又出现那只鸟儿循环的吃了吗?睡了吗?醒了吗?,身体好了,头不疼,能看清楚,腿脚也还行,还有别的想问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