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5)(3 / 4)
吉祥,你是被额娘洗脑了吗?胤祈打了个哈欠,听到唠叨睡意很快上涌,二哥每次往京城送信我都没有错过,今天甚至是受伤之后第一次出门,天天不出门,就是写风景小记都写不出来,总不能写读书感想吧,让汗阿玛要是看到上面写的东西那还得了?
他这里不光有鬼狐故事,还有风月故事,给他买书的侍卫是个深藏不露的人才,其中很多都是他资料库中没有的书,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作品不少都很有意思,什么《猎户的小娘子》,什么《皇帝的宠妃》,看的时候不过脑子真的很尽兴。
要不是他办事太有逻辑,他上他也能写。
呦,你又可以了?光球统阴阳怪气的跑出来,把正在打瞌睡的三头身小人拽过来,当场给他调了张试卷出来,你上你也行,先来做套题热热身?
胤祈!!!
不,我不行,前辈刚才听错了。小祖宗耍赖耍的炉火纯青,闭上眼睛躺下,两只手乖乖的放在肚子上,标准的睡觉姿势放在他身上假的不能再假,啊,我睡着了,前辈晚安。
他不行,他认输,像他这样的小菜鸡,学习能力不用那么强。
光球统飞起一脚将他踢出去,发愁的看着试卷上的和叛逆期的新手统较劲的后果如何和叛逆期的新手统沟通,刷刷刷改了题目去给俩哥哥托梦。
回答让他满意的话附赠脱贫攻坚大礼包,快来给他弄个参考答案。
什么事情比吃泡面没有调料更可怕?
答题库只有题没有答案。
真就欺负他权限不够黑不进有答案的题库呗。
第161章
光球统看到题库里的题头疼的不行,想着那两个哥哥不光有一打接一打的弟弟,还有一打接一打的儿子,肯定比他知道的多,小孩儿的叛逆期和系统的叛逆期差不哪儿去,有他们俩帮忙好歹能弄个参考答案出来。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俩哥哥对青少年的教育的确都很有心得,只是他们俩的心得相差太多,题没答完他们先吵起来了,最后别说参考答案没着落,反而把自己气个半死。
它选择留在这个小世界简直是代码被泥巴给糊了,看孩子难,熊家长比熊孩子还气人,它再觉得这俩人靠谱它就是狗!
气死了啊啊啊!
光球统骂骂咧咧回去折腾不省心的臭崽,留下太子和老四继续吵吵,它就想不明白了,俩人吵了那么多年,不能暂时休战先给他答完题吗?
哦,不行,两份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答案和没有答案没有区别。
淦,更气了!
没有光球统的加持,沟通在一起的梦境很快消失,太子和四爷从睡梦中醒来,余怒未消换个地方接着吵,差点把守夜的太监和侍卫吓个半死。
两位爷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吵起来了?发生什么了?
就很懵。
两位爷把跟上来的人挥退,从孩子的教育一直吵到治国方略,上头了之后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拉出来说。
太子之前给胤祈讲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在朝堂上有那么大的分歧,放到他和四爷身上,情况其实差不了多少。
司马光出身仕宦之家,六岁读书七岁就能背诵《左氏春秋》,小小年纪便留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深受当时的名士大儒喜爱,尚书张存主动提出把闺女许配给他,宰相庞籍甚至把他当儿子来养。
这个庞籍不是后世某电视剧中赫赫有名的大反派庞太师的原型,他们俩只是名字像而已。
回归正题,司马光的少年时光非常令人羡慕,二十岁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而后担任的都是馆阁管、谏官这类在当时被称之为清华之学的清贵官职,既然清贵,便不会为民生疾苦所困扰,也就是说,他对基层其实并算太了解。
与之相对,王安石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是他爹是外放的官,常年在各地辗转,于是小小年纪就能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地方上待久了,对民间百姓的生活以及地方官场上存在的弊端自然清楚。
熙宁变法变的最多的便是地方上的经济措施,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等,都是王安石在地方上实验之后才上书推行的改革,如果所有的地方官都能和他一样一心为民,前有范仲淹后有王安石,北宋未必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返回顶部↑
他这里不光有鬼狐故事,还有风月故事,给他买书的侍卫是个深藏不露的人才,其中很多都是他资料库中没有的书,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作品不少都很有意思,什么《猎户的小娘子》,什么《皇帝的宠妃》,看的时候不过脑子真的很尽兴。
要不是他办事太有逻辑,他上他也能写。
呦,你又可以了?光球统阴阳怪气的跑出来,把正在打瞌睡的三头身小人拽过来,当场给他调了张试卷出来,你上你也行,先来做套题热热身?
胤祈!!!
不,我不行,前辈刚才听错了。小祖宗耍赖耍的炉火纯青,闭上眼睛躺下,两只手乖乖的放在肚子上,标准的睡觉姿势放在他身上假的不能再假,啊,我睡着了,前辈晚安。
他不行,他认输,像他这样的小菜鸡,学习能力不用那么强。
光球统飞起一脚将他踢出去,发愁的看着试卷上的和叛逆期的新手统较劲的后果如何和叛逆期的新手统沟通,刷刷刷改了题目去给俩哥哥托梦。
回答让他满意的话附赠脱贫攻坚大礼包,快来给他弄个参考答案。
什么事情比吃泡面没有调料更可怕?
答题库只有题没有答案。
真就欺负他权限不够黑不进有答案的题库呗。
第161章
光球统看到题库里的题头疼的不行,想着那两个哥哥不光有一打接一打的弟弟,还有一打接一打的儿子,肯定比他知道的多,小孩儿的叛逆期和系统的叛逆期差不哪儿去,有他们俩帮忙好歹能弄个参考答案出来。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俩哥哥对青少年的教育的确都很有心得,只是他们俩的心得相差太多,题没答完他们先吵起来了,最后别说参考答案没着落,反而把自己气个半死。
它选择留在这个小世界简直是代码被泥巴给糊了,看孩子难,熊家长比熊孩子还气人,它再觉得这俩人靠谱它就是狗!
气死了啊啊啊!
光球统骂骂咧咧回去折腾不省心的臭崽,留下太子和老四继续吵吵,它就想不明白了,俩人吵了那么多年,不能暂时休战先给他答完题吗?
哦,不行,两份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答案和没有答案没有区别。
淦,更气了!
没有光球统的加持,沟通在一起的梦境很快消失,太子和四爷从睡梦中醒来,余怒未消换个地方接着吵,差点把守夜的太监和侍卫吓个半死。
两位爷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吵起来了?发生什么了?
就很懵。
两位爷把跟上来的人挥退,从孩子的教育一直吵到治国方略,上头了之后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拉出来说。
太子之前给胤祈讲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在朝堂上有那么大的分歧,放到他和四爷身上,情况其实差不了多少。
司马光出身仕宦之家,六岁读书七岁就能背诵《左氏春秋》,小小年纪便留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深受当时的名士大儒喜爱,尚书张存主动提出把闺女许配给他,宰相庞籍甚至把他当儿子来养。
这个庞籍不是后世某电视剧中赫赫有名的大反派庞太师的原型,他们俩只是名字像而已。
回归正题,司马光的少年时光非常令人羡慕,二十岁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而后担任的都是馆阁管、谏官这类在当时被称之为清华之学的清贵官职,既然清贵,便不会为民生疾苦所困扰,也就是说,他对基层其实并算太了解。
与之相对,王安石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是他爹是外放的官,常年在各地辗转,于是小小年纪就能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地方上待久了,对民间百姓的生活以及地方官场上存在的弊端自然清楚。
熙宁变法变的最多的便是地方上的经济措施,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等,都是王安石在地方上实验之后才上书推行的改革,如果所有的地方官都能和他一样一心为民,前有范仲淹后有王安石,北宋未必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