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1 / 4)
有时候是卓然觉得拍的不对,有时候是迟念自己要求重拍,两个人经常处于剑拔弩张状态,刚开始还需要其他人介入来调和,后来他俩自己似乎习惯了这种冲突状态,吵完架就谁也不搭理谁,各自冷静下来之后就当之前没发生过争执一样继续沟通,沟通妥当了,就接着拍。
刚开始小黄根本搞不明白究竟是哪里拍的不对,他看拍下来的素材,觉得根本没什么毛病,废掉真是太可惜了。
渐渐地,随着时间推移,小黄开始有点明白了,并且觉得以前的自己很蠢,在电影学院从纸面上学到的东西,跟实际拍摄过程中掌握的东西,截然不同,一种是可以讲出来的,具有明确逻辑关系的知识,而另一种是无法轻易用语言组织,但是心里懂得该怎么做的实际经验。
小黄不好说这两种东西孰高孰低,因为书本上交给他的是一种原理,而剧组教给他的是原理被抽象以前的东西。
他只能说在剧组的每一天,他都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有种踏实的感觉,虽然每天都很累,甚至有些烦躁。
迟念的演技很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她跟其他人一起出现在监视器里,她永远能锁住小黄的视线,非常抓人。
但是他体会到迟念究竟有多强,是迟念通过一场独角戏告诉他的。
那是一场陈罔市在阳台上吸烟的独角戏,反复拍了三十多次。
从晚上七点多一直拍到十点多,就为了一个镜头。
如果没有进入整个剧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卓然会不断要求重拍。
因为卓然要让他自己从未剪辑过的镜头直接体验到这个情景应该传递给观众的感觉,而不是通过剪辑,剧情铺排,甚至是背景音乐来制造那种感觉。
卓然当时在剧组咆哮道: “生活里你觉得一个女人寂寞,需要这种东西么?不需要,她只要在那里,你就能感觉到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我要体验,我不要制造。”
而一个人心里觉得寂寞,和能让别人感觉到这种寂寞,是两回事。
比起充满戏剧效果的激烈情感宣泄,幽微细腻的情绪更难以表现,同时它还需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所以迟念ng了三十多次,她和卓然都在寻找这种感觉,以及感觉的表达方式。
小黄不知道迟念最后是怎么做到的,可她确实让他感觉到了什么。
最后一场,迟念拿着一只小板凳,靠着阳台的墙坐下来,从短裤口袋里拿出包装已经皱巴巴的软装烟,抽出一根衔在嘴里。
然后又拿出一只打火机,点着,蓝色火焰在空气里晃动。
迟念把嘴里的烟凑了上去。
红色的火星在夜里闪烁,迟念娴熟地吐了个烟圈出来。
烟圈逐渐消散,迟念却再也没动作了。
她坐在板凳上,头和背部靠着水泥墙壁,静静地看着月亮。
夏夜里有昆虫的合唱,远处夜行火车的声音能听得清清楚楚。
不需要前因后果,不需要起承转合,她就只是坐在那里看月亮,你就能觉得孤独一点点从她身上渗透出来,组织成了越来越浓重的雾气,夏天的暑热被这雾气驱散了,皮肤上沾染了夜露的凉。
小黄在监视器后面,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胳膊,可他没摸到露水,他只摸到了自己因为出汗而变得粘腻的皮肤,这个夏天还是那么的热。
这场戏,小黄捕捉到了卓然一以贯之追求的拍摄感觉。
《螳》选在夏天拍摄,是为了追求高温之下沉闷与窒息感,这是全片的基调,灼热而黯淡的北方夏日,一个女人溺水前的绝望与挣扎。
而夏日里的刺骨冰冷,会带来强烈的温度反差。
陈罔市的溺水是在她一点点的降温中实现的。
其他演员演得再好,也无法传递这种夏日里的凉,他们被电影的基调吸附,传递的是那种溽热的感觉,黏腻而烦闷。 ↑返回顶部↑
刚开始小黄根本搞不明白究竟是哪里拍的不对,他看拍下来的素材,觉得根本没什么毛病,废掉真是太可惜了。
渐渐地,随着时间推移,小黄开始有点明白了,并且觉得以前的自己很蠢,在电影学院从纸面上学到的东西,跟实际拍摄过程中掌握的东西,截然不同,一种是可以讲出来的,具有明确逻辑关系的知识,而另一种是无法轻易用语言组织,但是心里懂得该怎么做的实际经验。
小黄不好说这两种东西孰高孰低,因为书本上交给他的是一种原理,而剧组教给他的是原理被抽象以前的东西。
他只能说在剧组的每一天,他都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有种踏实的感觉,虽然每天都很累,甚至有些烦躁。
迟念的演技很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她跟其他人一起出现在监视器里,她永远能锁住小黄的视线,非常抓人。
但是他体会到迟念究竟有多强,是迟念通过一场独角戏告诉他的。
那是一场陈罔市在阳台上吸烟的独角戏,反复拍了三十多次。
从晚上七点多一直拍到十点多,就为了一个镜头。
如果没有进入整个剧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卓然会不断要求重拍。
因为卓然要让他自己从未剪辑过的镜头直接体验到这个情景应该传递给观众的感觉,而不是通过剪辑,剧情铺排,甚至是背景音乐来制造那种感觉。
卓然当时在剧组咆哮道: “生活里你觉得一个女人寂寞,需要这种东西么?不需要,她只要在那里,你就能感觉到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我要体验,我不要制造。”
而一个人心里觉得寂寞,和能让别人感觉到这种寂寞,是两回事。
比起充满戏剧效果的激烈情感宣泄,幽微细腻的情绪更难以表现,同时它还需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所以迟念ng了三十多次,她和卓然都在寻找这种感觉,以及感觉的表达方式。
小黄不知道迟念最后是怎么做到的,可她确实让他感觉到了什么。
最后一场,迟念拿着一只小板凳,靠着阳台的墙坐下来,从短裤口袋里拿出包装已经皱巴巴的软装烟,抽出一根衔在嘴里。
然后又拿出一只打火机,点着,蓝色火焰在空气里晃动。
迟念把嘴里的烟凑了上去。
红色的火星在夜里闪烁,迟念娴熟地吐了个烟圈出来。
烟圈逐渐消散,迟念却再也没动作了。
她坐在板凳上,头和背部靠着水泥墙壁,静静地看着月亮。
夏夜里有昆虫的合唱,远处夜行火车的声音能听得清清楚楚。
不需要前因后果,不需要起承转合,她就只是坐在那里看月亮,你就能觉得孤独一点点从她身上渗透出来,组织成了越来越浓重的雾气,夏天的暑热被这雾气驱散了,皮肤上沾染了夜露的凉。
小黄在监视器后面,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胳膊,可他没摸到露水,他只摸到了自己因为出汗而变得粘腻的皮肤,这个夏天还是那么的热。
这场戏,小黄捕捉到了卓然一以贯之追求的拍摄感觉。
《螳》选在夏天拍摄,是为了追求高温之下沉闷与窒息感,这是全片的基调,灼热而黯淡的北方夏日,一个女人溺水前的绝望与挣扎。
而夏日里的刺骨冰冷,会带来强烈的温度反差。
陈罔市的溺水是在她一点点的降温中实现的。
其他演员演得再好,也无法传递这种夏日里的凉,他们被电影的基调吸附,传递的是那种溽热的感觉,黏腻而烦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