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2 / 4)
但是不能因此停止尝试和努力。
这个剧本,未来的那部电影,就是我的尝试和努力。”
“如果电影拍出来了,你想好叫它什么名字了么?”
“我想叫它——《清白之年》。”
迟念没对这个名字做评价,她只说:“也聊的差不多了,我们往回走吧,回家给我看看你的剧本。”
明明迟念也没讲什么,可崔泠却又在心里燃起一簇名为希望的小火苗。
第127章、临渊 ...
陈曼伊是个写手,不要误会,她不是时下常说的网文写手,而是另一类,自媒体文章供稿者。
她靠给各种大大小小的自媒体帐号写稿子来赚钱,干的还不错,行内多多少少有些小名气,以笔名发过两篇爆款文章,当然也做过很多次知名帐号背后的枪手。
对陈曼伊来说,没有文学梦想这回事,她早就明白了她自己缺乏虚构才华,在非虚构领域也没什么竞争力。
一是碍于见识有限,她没考上大学,念的是大专,后来又读了自考本科,不过是混个本科名头罢了,跟行内众多名校生还有拥有多年写作经验的专业写手比,她实在不觉得自己较真去写能写得过。
二是她没有自己的风格,是的,风格,非虚构写作也是要求风格的,不然靠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换来10w+。
别看圈外人批评一些自媒体的文风哗众取宠,为了流量不择手段,陈曼伊心知被广泛批评也是一种影响力的表现,证明写的的东西被足够多的人看到了,这是多少写手可望而不可得的目标。
像陈曼伊就没什么风格,她只是善于模仿,很会有样学样,这个特质让她得以吃上写手这碗饭,但是却成了她更进一步的阻碍。
现在不管写什么都讲究一个追逐热点,现如今粉圈文化大热,自然很多自媒体吃娱乐圈这碗饭。
陈曼伊也跟着写起了稿子,有时她的文章被粉丝破口大骂,有时又被粉丝拿来广泛转载,这种事发生在同一个粉丝群体身上毫不鲜见,文风一换,id一换,陈曼伊就成了网络中的另一个人。
现如今娱乐圈的稿子其实还挺好写的,陈曼伊也乐得轻松,娱乐圈这些八卦写起来比她以前写百家号有意思多了。
因为写稿勤奋,口风严实,陈曼伊靠这行也算混了个吃喝不愁,比起跟她同学历的大部分人,崔洁在家乡省城过的还挺不错的。
可陈曼伊也焦虑,这行她算是入了门,可她也知道以她的资质上升空间有限,她觉得不能一辈子靠写这些为生啊,天知道她才写了没几年,已经写乏了,中学时对文学的爱快被消磨干净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烦人的,最烦人当数过年回家。
父母老三篇念得陈曼伊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该找个固定工作了,该结婚了,你看人家某某某。
陈曼伊社会新闻类的稿件也没少写,找材料组稿也算是一个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的过程。
光是父母对年轻一代的压力这个主题,陈曼伊就写过好几稿,评论里大堆年轻人大吐苦水,觉得十分有共鸣。
可陈曼伊从来都不觉得她文章里的观点代表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在文章里可以极尽批判之能事,号召年轻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吐最狠的槽,说最斩钉截铁的意见,可那是为了迎合订阅读者群,本质是说读者最想听到的话。
嘴上说说从来都是最容易的,可现实是人总要不断妥协。
陈曼伊再烦父母的念叨,她也无法否认父母的话里确实有一部分是值得去听的经验之谈,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逐渐滋生的那份惶恐,父母孜孜以求的安稳,她是有些瞧不上的,可是她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在未来就会好过父母的安排么?
对此,她也没什么信心。
但是她在面对父母时流露这份惶恐,在父母面前她是嘴硬的女儿,用两天时间走完亲戚,剩下的春节假期全用来呼朋引伴外出消遣。
陈曼伊回家过年的时候很少跟朋友去唱ktv,也不打麻将,她就爱找人看电影,春节档片子一部一部看,对外说法是喜欢看电影,真实原因是她的主业不存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这种东西,娱乐圈爆点事件总是爱在群众最有闲心吃瓜的时间段爆料,为的就是扩散影响力。 ↑返回顶部↑
这个剧本,未来的那部电影,就是我的尝试和努力。”
“如果电影拍出来了,你想好叫它什么名字了么?”
“我想叫它——《清白之年》。”
迟念没对这个名字做评价,她只说:“也聊的差不多了,我们往回走吧,回家给我看看你的剧本。”
明明迟念也没讲什么,可崔泠却又在心里燃起一簇名为希望的小火苗。
第127章、临渊 ...
陈曼伊是个写手,不要误会,她不是时下常说的网文写手,而是另一类,自媒体文章供稿者。
她靠给各种大大小小的自媒体帐号写稿子来赚钱,干的还不错,行内多多少少有些小名气,以笔名发过两篇爆款文章,当然也做过很多次知名帐号背后的枪手。
对陈曼伊来说,没有文学梦想这回事,她早就明白了她自己缺乏虚构才华,在非虚构领域也没什么竞争力。
一是碍于见识有限,她没考上大学,念的是大专,后来又读了自考本科,不过是混个本科名头罢了,跟行内众多名校生还有拥有多年写作经验的专业写手比,她实在不觉得自己较真去写能写得过。
二是她没有自己的风格,是的,风格,非虚构写作也是要求风格的,不然靠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换来10w+。
别看圈外人批评一些自媒体的文风哗众取宠,为了流量不择手段,陈曼伊心知被广泛批评也是一种影响力的表现,证明写的的东西被足够多的人看到了,这是多少写手可望而不可得的目标。
像陈曼伊就没什么风格,她只是善于模仿,很会有样学样,这个特质让她得以吃上写手这碗饭,但是却成了她更进一步的阻碍。
现在不管写什么都讲究一个追逐热点,现如今粉圈文化大热,自然很多自媒体吃娱乐圈这碗饭。
陈曼伊也跟着写起了稿子,有时她的文章被粉丝破口大骂,有时又被粉丝拿来广泛转载,这种事发生在同一个粉丝群体身上毫不鲜见,文风一换,id一换,陈曼伊就成了网络中的另一个人。
现如今娱乐圈的稿子其实还挺好写的,陈曼伊也乐得轻松,娱乐圈这些八卦写起来比她以前写百家号有意思多了。
因为写稿勤奋,口风严实,陈曼伊靠这行也算混了个吃喝不愁,比起跟她同学历的大部分人,崔洁在家乡省城过的还挺不错的。
可陈曼伊也焦虑,这行她算是入了门,可她也知道以她的资质上升空间有限,她觉得不能一辈子靠写这些为生啊,天知道她才写了没几年,已经写乏了,中学时对文学的爱快被消磨干净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烦人的,最烦人当数过年回家。
父母老三篇念得陈曼伊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该找个固定工作了,该结婚了,你看人家某某某。
陈曼伊社会新闻类的稿件也没少写,找材料组稿也算是一个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的过程。
光是父母对年轻一代的压力这个主题,陈曼伊就写过好几稿,评论里大堆年轻人大吐苦水,觉得十分有共鸣。
可陈曼伊从来都不觉得她文章里的观点代表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在文章里可以极尽批判之能事,号召年轻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吐最狠的槽,说最斩钉截铁的意见,可那是为了迎合订阅读者群,本质是说读者最想听到的话。
嘴上说说从来都是最容易的,可现实是人总要不断妥协。
陈曼伊再烦父母的念叨,她也无法否认父母的话里确实有一部分是值得去听的经验之谈,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逐渐滋生的那份惶恐,父母孜孜以求的安稳,她是有些瞧不上的,可是她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在未来就会好过父母的安排么?
对此,她也没什么信心。
但是她在面对父母时流露这份惶恐,在父母面前她是嘴硬的女儿,用两天时间走完亲戚,剩下的春节假期全用来呼朋引伴外出消遣。
陈曼伊回家过年的时候很少跟朋友去唱ktv,也不打麻将,她就爱找人看电影,春节档片子一部一部看,对外说法是喜欢看电影,真实原因是她的主业不存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这种东西,娱乐圈爆点事件总是爱在群众最有闲心吃瓜的时间段爆料,为的就是扩散影响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