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 巴蜀之地(2 / 4)
不难猜测,这五个大部落之所以联合,恐怕多半是因为彼此谁也无法一口气吞并其余四方,且外部又有外敌——楚国、蜀国——的威胁,是故为了生存而联合起来。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吸收了一些投奔巴人的小部落,以及一些拆分的附属部落。
因为缺少一个类似君主的角色,巴国的政权非常混乱,在并非生死存亡时期,五个部落往往各自为战,甚至于,不乏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举。
为了使诸部落能真正团结起来,「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个大部落决定推举一名大族长。
至于推荐的方式,自然就是通过武力。
最终,巴氏一族取得了胜利,因此,这些包括「樊氏」、「瞫氏」、「相氏」、「郑氏」在内的部落,后来被中原统称为「巴人」,而诸部落联合建立的国家,亦统称为巴国。
在漫长的岁月中,巴蜀两国时常和睦、时常爆发战争,但最终,终归是谁也无法奈何对方,于是乎,蜀国的杜姓王,与巴国的大首领巴氏取得了默契,双方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冲突。
这并非是说巴蜀两国抛弃了仇恨、放下了成见,只不过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把握战胜对方,因此只能达成和平。
两国间的战争逐渐趋向平息,双方都有意朝着其他方向扩张。
其中,蜀国主要是向西南扩张,而巴国则是向北方扩张。
相比较此时已经形成类似中原国家那般稳定文化的蜀国,巴国仍处于氏国的初期,而氏国初期的典型现象就是不断地扩张,吸纳、抢掠外族人口补充族人(包括奴隶)的数量。
在向北扩张的途中,巴人碰到了从陇西郡向中原迁移的赵氏一族,双方展开了战斗。
最后,赵氏一族在秦岭之人的帮助下,战胜且重创了巴国。
此后,赵氏一族继续东迁,逐步攻取了三川、郑国、梁国,建立了魏国,而巴国则因为这场战争,实力大受损失。
见此,蜀国立刻就打破了此前「两国互不侵犯」的默契,立刻派兵攻打巴国。
毕竟对于蜀人而言,巴人是侵夺了他们一半土地的敌人,哪怕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后代子孙,他们也得将这些敌人赶出这片土地。
但没想到的是,纵使是因为与魏秦两国先人战争而损失惨重的巴国,最终仍顽强地守住了「巴郡」。
最终,蜀国只能夺回曾经属于他们的「汉中」,却无法夺回巴郡。
为了避免国人无谓的伤亡,蜀国改变的策略,他让弟弟前往汉中郡,在当地建立了「苴国」,作为蜀国的附属国,截断巴国的「北上之路」,试图对巴国展开两面夹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氏一族的本家、陇西魏氏,它当时向东南方向扩张也很频繁,当时仍然还强盛的陇西魏氏,让蜀国颇为警惕,希望苴国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然而,虽然最初几代苴国的君主,还牢牢记着他苴国的使命,可时间一长,因为种种原因,苴国不满足于作为蜀国的附庸国。
在这段期间,巴国拉拢苴国,双方联合共同抗拒蜀国。
苴国的君主虽然明面上不打算与蜀国彻底撕破脸皮,但不可否认,苴国确实在暗中帮助巴国,使得原本蜀国强而巴国弱的局面,逐渐趋向平衡。
就这样过了若干年后,中原逐渐形成了韩、齐、魏、宋、鲁、楚、卫等诸国,而在巴蜀之地呢,蜀国就像后来的齐国那般,由于过于安逸而逐渐失去了先祖的血性,国力逐渐由盛转衰。
按理来说,这本该是巴国趁机倾吞蜀国的好机会,但遗憾的是,巴国内部亦不团结。
可能是因为蜀国这个最大的敌人已经日暮西山,在失去了威胁的情况下,「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不再认可「巴氏」常年占据大族长的位置,他们不在听从巴氏部落的命令,各自为战,或攻打蜀国,或吞并其余小部落,以至于到最后,蜀国这个日暮西山的旧日强国依旧还苟延残喘,巴国内部的诸部落却彼此打得不可开交。
那些部落的族长们,谁都想吞并其余部落成为巴国的王,然后再吞并蜀国这个曾经强大的邻居,成为巴蜀之地唯一的君主。
直到如今,巴国内部还在征战。
『……』
在前往巴地的途中,张启功听芈芮讲述了巴蜀两国的历史,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返回顶部↑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吸收了一些投奔巴人的小部落,以及一些拆分的附属部落。
因为缺少一个类似君主的角色,巴国的政权非常混乱,在并非生死存亡时期,五个部落往往各自为战,甚至于,不乏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举。
为了使诸部落能真正团结起来,「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个大部落决定推举一名大族长。
至于推荐的方式,自然就是通过武力。
最终,巴氏一族取得了胜利,因此,这些包括「樊氏」、「瞫氏」、「相氏」、「郑氏」在内的部落,后来被中原统称为「巴人」,而诸部落联合建立的国家,亦统称为巴国。
在漫长的岁月中,巴蜀两国时常和睦、时常爆发战争,但最终,终归是谁也无法奈何对方,于是乎,蜀国的杜姓王,与巴国的大首领巴氏取得了默契,双方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冲突。
这并非是说巴蜀两国抛弃了仇恨、放下了成见,只不过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把握战胜对方,因此只能达成和平。
两国间的战争逐渐趋向平息,双方都有意朝着其他方向扩张。
其中,蜀国主要是向西南扩张,而巴国则是向北方扩张。
相比较此时已经形成类似中原国家那般稳定文化的蜀国,巴国仍处于氏国的初期,而氏国初期的典型现象就是不断地扩张,吸纳、抢掠外族人口补充族人(包括奴隶)的数量。
在向北扩张的途中,巴人碰到了从陇西郡向中原迁移的赵氏一族,双方展开了战斗。
最后,赵氏一族在秦岭之人的帮助下,战胜且重创了巴国。
此后,赵氏一族继续东迁,逐步攻取了三川、郑国、梁国,建立了魏国,而巴国则因为这场战争,实力大受损失。
见此,蜀国立刻就打破了此前「两国互不侵犯」的默契,立刻派兵攻打巴国。
毕竟对于蜀人而言,巴人是侵夺了他们一半土地的敌人,哪怕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后代子孙,他们也得将这些敌人赶出这片土地。
但没想到的是,纵使是因为与魏秦两国先人战争而损失惨重的巴国,最终仍顽强地守住了「巴郡」。
最终,蜀国只能夺回曾经属于他们的「汉中」,却无法夺回巴郡。
为了避免国人无谓的伤亡,蜀国改变的策略,他让弟弟前往汉中郡,在当地建立了「苴国」,作为蜀国的附属国,截断巴国的「北上之路」,试图对巴国展开两面夹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氏一族的本家、陇西魏氏,它当时向东南方向扩张也很频繁,当时仍然还强盛的陇西魏氏,让蜀国颇为警惕,希望苴国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然而,虽然最初几代苴国的君主,还牢牢记着他苴国的使命,可时间一长,因为种种原因,苴国不满足于作为蜀国的附庸国。
在这段期间,巴国拉拢苴国,双方联合共同抗拒蜀国。
苴国的君主虽然明面上不打算与蜀国彻底撕破脸皮,但不可否认,苴国确实在暗中帮助巴国,使得原本蜀国强而巴国弱的局面,逐渐趋向平衡。
就这样过了若干年后,中原逐渐形成了韩、齐、魏、宋、鲁、楚、卫等诸国,而在巴蜀之地呢,蜀国就像后来的齐国那般,由于过于安逸而逐渐失去了先祖的血性,国力逐渐由盛转衰。
按理来说,这本该是巴国趁机倾吞蜀国的好机会,但遗憾的是,巴国内部亦不团结。
可能是因为蜀国这个最大的敌人已经日暮西山,在失去了威胁的情况下,「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不再认可「巴氏」常年占据大族长的位置,他们不在听从巴氏部落的命令,各自为战,或攻打蜀国,或吞并其余小部落,以至于到最后,蜀国这个日暮西山的旧日强国依旧还苟延残喘,巴国内部的诸部落却彼此打得不可开交。
那些部落的族长们,谁都想吞并其余部落成为巴国的王,然后再吞并蜀国这个曾经强大的邻居,成为巴蜀之地唯一的君主。
直到如今,巴国内部还在征战。
『……』
在前往巴地的途中,张启功听芈芮讲述了巴蜀两国的历史,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