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4)
这话算是比较中肯的了,树大招风,下边的人曲意逢迎,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刘安淮心情平复了些,谢正均则不理会对方的‘好意’,别以为他看不出来,对方明面上是打圆场,实则挖坑等着他呢,他不傻,蛇鼠一窝,和楚国舅一堆的能有好人?
他语气笃笃道,“谢家没有那种擅作主张的奴才,有,也是别人安插在府里的眼线。”
刘安淮又气得瞪眼,谢正均面上波澜不惊,目光坚定,真不像是他下的手,刘安淮瞪了片刻,眼神有些发胀才收回了目光,冷笑道,“从不知道,谢正均如此巧舌如簧,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
“多谢夸奖,想必有这种感受的不只刘大人一人,有些话,原本不该我说,可今日刘大人既然把话说开了,我觉得不得不提。”
刘安淮看谢正均表情就知道没好事,想开口拦住他,但谢正均语速极快,“我说刘大人,你也老大不小了,我如果记得不错,你嫡亲的孙子快三岁了吧,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以身作则才教得好孩子,否则孩子有样学样,刘家家风坏了不说,会平白糟蹋多少人?”
刘安淮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直跳,然而,谢正均说的话还没完,“我知道刘大人为朝廷鞠躬尽瘁很不容易,偶然找点乐子放松放松不算什么错,可是,听说都留下牙齿印了,瞧瞧,传出去像什么话,刘大人是寒门出身,下边多少寒门子弟将你当做榜样,结果你却做出这种糊涂事,会让那些读书人怎么看待朝廷官员?你想想,身居高位者不懂得约束自己,几十年后,朝廷会成什么样子?真正想为朝廷做事的人看不起朝堂风气,离开朝廷隐居桃林,而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争先恐后往上爬,可想过百姓?”
谢正均的话掷地有声,神色凛然,谁都没有站出来反驳。
但大家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有想法,刘安淮的事儿本就小事一桩,在自己房里和小妾亲热,被刺客闯入,小妾控制不住咬重了,到了谢正均嘴里,倒是成天大的事情似的。
谢正均,藏得太深了,以前只以为他是个武夫,今日来看,胸有城府,咬文嚼字,断章取义不输文人。
刘安淮脸色发白,明明他受了伤找皇上讨个公道,反而成了他不思进取沉迷美色,带坏风气了,谢正均,好毒的嘴。
谢正均面色严肃,微微侧身,余光落到刘安淮身上,故作叹息的摇了摇头,“受了伤就在家养着,出来丢人现眼做什么,文武百官都跟着你丢脸了。”
刘安淮双唇哆嗦,指着谢正均说不出话来,他可以肯定,昨晚的刺客一定是谢正均的人,只因为这话他曾在青楼说过,他说的是谢池墨,弹劾谢池墨的折子多,谢池墨回京后我行我素不理人,参加早朝也一副散漫慵懒的样子,比皇上还随心所欲,于是他就说,“被戴了绿帽子就辞官在家好好反省,出门招摇过市丢人现眼,连累京城所有的官家名声,厌恶至极。”
没想到,今天谢正均原封不动的把话还了回来,他胸口憋闷,一口气缓不过来,晕了过去。
谢正均没料到刘安淮这么承不住事,他的话可都是刘安淮编排谢池墨的,谢池墨冷眼旁听不动声色,如今换了位子,他一言不合就晕了过去。
谢正均头摇得更厉害了,向皇上施礼道,“微臣瞧着刘大人伤得不轻,微臣恳请皇上让太医为刘大人瞧瞧,刘家子嗣多,但刘大人如果想继续开枝散叶,那处不能坏了。”
这话说完,大殿内爆发出哄笑,楚国舅拧着眉,回眸撇了眼被抬下去的刘安淮,堂堂礼部尚书,竟然败在了武夫嘴下,没用的东西。
皇上应了谢正均的话,让太医去刘府为刘安淮看看。
朝堂恢复了平静,一盏茶后,又开始围绕谢池墨在边溪的所作所为大做文章,今日谢池墨没来,众人发现谢正均出口成章,不敢轻易得罪他,谢正均回到自己位子,眼观鼻鼻观心,此后没有说一个字。
好似,谢池墨不是他的儿子似的。
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让众人心里困惑不已。
儿子被戴绿帽子,吃官司,当老子的还能优哉游哉和人打嘴炮,谢正均是不是脑子傻了?
下朝后,谢正均脊背笔直的走出皇宫,一路上带着微笑,从容地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步履从容,平易近人,好像意气风发的少年。
众人隐隐明白缘由,自古以来,文人皆看不起武人,认为武将只会逞匹夫之勇,没有成算,武将在文官面前素来百口莫辩,今日,谢正均却开了先河,质问得刘安淮哑口无言。
别说谢池墨欢喜,便是其他武将,多少有种与有荣焉得荣辱感,总算,武将出了回头。
他们不只会打仗,心思细腻着呢。
谢正均志得意满的回了国公府,就跟打了胜仗似的,管家看他心情好,正欲上前说说秦岚云的事儿,清晨,秦岚远去雅筑院和谢池墨吵了架,母子两大有断绝关系的趋势,老夫人不在,只有找谢正均拿主意。
管家小心翼翼上前,然而不等他说话,谢正均一张脸冷了下来,咬牙切齿道,“去雅筑院把世子爷带过来,我看他胆儿是肥了,算计到老子头上。”
管家一怔,惴惴不安的躬身施礼,“国公爷,国公夫人等着您呢。”
谢正均和谢池墨有什么龃龉他管不着,国公夫人发起火来才恐怖,谢正均再不过去,国公夫人就要和离了。 ↑返回顶部↑
刘安淮心情平复了些,谢正均则不理会对方的‘好意’,别以为他看不出来,对方明面上是打圆场,实则挖坑等着他呢,他不傻,蛇鼠一窝,和楚国舅一堆的能有好人?
他语气笃笃道,“谢家没有那种擅作主张的奴才,有,也是别人安插在府里的眼线。”
刘安淮又气得瞪眼,谢正均面上波澜不惊,目光坚定,真不像是他下的手,刘安淮瞪了片刻,眼神有些发胀才收回了目光,冷笑道,“从不知道,谢正均如此巧舌如簧,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
“多谢夸奖,想必有这种感受的不只刘大人一人,有些话,原本不该我说,可今日刘大人既然把话说开了,我觉得不得不提。”
刘安淮看谢正均表情就知道没好事,想开口拦住他,但谢正均语速极快,“我说刘大人,你也老大不小了,我如果记得不错,你嫡亲的孙子快三岁了吧,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以身作则才教得好孩子,否则孩子有样学样,刘家家风坏了不说,会平白糟蹋多少人?”
刘安淮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直跳,然而,谢正均说的话还没完,“我知道刘大人为朝廷鞠躬尽瘁很不容易,偶然找点乐子放松放松不算什么错,可是,听说都留下牙齿印了,瞧瞧,传出去像什么话,刘大人是寒门出身,下边多少寒门子弟将你当做榜样,结果你却做出这种糊涂事,会让那些读书人怎么看待朝廷官员?你想想,身居高位者不懂得约束自己,几十年后,朝廷会成什么样子?真正想为朝廷做事的人看不起朝堂风气,离开朝廷隐居桃林,而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争先恐后往上爬,可想过百姓?”
谢正均的话掷地有声,神色凛然,谁都没有站出来反驳。
但大家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有想法,刘安淮的事儿本就小事一桩,在自己房里和小妾亲热,被刺客闯入,小妾控制不住咬重了,到了谢正均嘴里,倒是成天大的事情似的。
谢正均,藏得太深了,以前只以为他是个武夫,今日来看,胸有城府,咬文嚼字,断章取义不输文人。
刘安淮脸色发白,明明他受了伤找皇上讨个公道,反而成了他不思进取沉迷美色,带坏风气了,谢正均,好毒的嘴。
谢正均面色严肃,微微侧身,余光落到刘安淮身上,故作叹息的摇了摇头,“受了伤就在家养着,出来丢人现眼做什么,文武百官都跟着你丢脸了。”
刘安淮双唇哆嗦,指着谢正均说不出话来,他可以肯定,昨晚的刺客一定是谢正均的人,只因为这话他曾在青楼说过,他说的是谢池墨,弹劾谢池墨的折子多,谢池墨回京后我行我素不理人,参加早朝也一副散漫慵懒的样子,比皇上还随心所欲,于是他就说,“被戴了绿帽子就辞官在家好好反省,出门招摇过市丢人现眼,连累京城所有的官家名声,厌恶至极。”
没想到,今天谢正均原封不动的把话还了回来,他胸口憋闷,一口气缓不过来,晕了过去。
谢正均没料到刘安淮这么承不住事,他的话可都是刘安淮编排谢池墨的,谢池墨冷眼旁听不动声色,如今换了位子,他一言不合就晕了过去。
谢正均头摇得更厉害了,向皇上施礼道,“微臣瞧着刘大人伤得不轻,微臣恳请皇上让太医为刘大人瞧瞧,刘家子嗣多,但刘大人如果想继续开枝散叶,那处不能坏了。”
这话说完,大殿内爆发出哄笑,楚国舅拧着眉,回眸撇了眼被抬下去的刘安淮,堂堂礼部尚书,竟然败在了武夫嘴下,没用的东西。
皇上应了谢正均的话,让太医去刘府为刘安淮看看。
朝堂恢复了平静,一盏茶后,又开始围绕谢池墨在边溪的所作所为大做文章,今日谢池墨没来,众人发现谢正均出口成章,不敢轻易得罪他,谢正均回到自己位子,眼观鼻鼻观心,此后没有说一个字。
好似,谢池墨不是他的儿子似的。
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让众人心里困惑不已。
儿子被戴绿帽子,吃官司,当老子的还能优哉游哉和人打嘴炮,谢正均是不是脑子傻了?
下朝后,谢正均脊背笔直的走出皇宫,一路上带着微笑,从容地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步履从容,平易近人,好像意气风发的少年。
众人隐隐明白缘由,自古以来,文人皆看不起武人,认为武将只会逞匹夫之勇,没有成算,武将在文官面前素来百口莫辩,今日,谢正均却开了先河,质问得刘安淮哑口无言。
别说谢池墨欢喜,便是其他武将,多少有种与有荣焉得荣辱感,总算,武将出了回头。
他们不只会打仗,心思细腻着呢。
谢正均志得意满的回了国公府,就跟打了胜仗似的,管家看他心情好,正欲上前说说秦岚云的事儿,清晨,秦岚远去雅筑院和谢池墨吵了架,母子两大有断绝关系的趋势,老夫人不在,只有找谢正均拿主意。
管家小心翼翼上前,然而不等他说话,谢正均一张脸冷了下来,咬牙切齿道,“去雅筑院把世子爷带过来,我看他胆儿是肥了,算计到老子头上。”
管家一怔,惴惴不安的躬身施礼,“国公爷,国公夫人等着您呢。”
谢正均和谢池墨有什么龃龉他管不着,国公夫人发起火来才恐怖,谢正均再不过去,国公夫人就要和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