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 / 4)
她抱着裙子盘腿坐在重席上,歪着脑袋看他,“殿下现在好些了吗?”
他说好多了,“就是有点头晕,不要紧,休息半天就好了。”
“你有痼疾吗?怎么突然就病了呢?”
辰河嗯了声,“娘胎里带来的,每隔两个月病一次,从小就是这样。”
“那要小心了,以后不能坐在风口,万一受了寒多遭罪。”她躺下来,闭上眼睛。
他又轻轻叫她,“阿宁,我说梦话了吗?”
她阖着眼道:“说了,殿下不停叫阿宁。”
辰河红了脸,“不是叫阿宁,我梦见妹妹了,她的名字叫安宁。”
莲灯浑浑噩噩正要入睡,听到他的话不由睁开了眼,“郡主叫安宁?”心头疑惑着,脸上笑得有点憨傻,“和我的名字很像。”
就是因为这诸多的像,才让他心生怜惜。他抬起手遮住眼睛,“我对不起她……很多方面对不起,罪孽深重。”
没有出言阻止就是罪孽深重吗?似乎有点自责过度了。病中的人心思沉,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世子好起来后,定王政务繁忙没有再来,莲灯有些失望。不过他不来,辰河却打算过去寻他,八月初四是郡主的忌日,他想办一场超度的法事,然后将妹妹的骸骨移到碎叶城来。
定王心中有大事,根本不愿操心这些,于是父子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莲灯在外面静静听着,辰河指责他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定王气得声线颤抖,大声道:“我以为你知道内情,原来这些年你都在怨恨我。我为什么要尽责任?来路不正的孩子,我为什么要认下?你有满腔手足情,可以寄托在你兄弟的身上,何苦对她念念不忘?这件事叫我颜面尽失,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忘记,为什么你要不停的提醒我?让阿耶如在深渊,你就是这样为人子的吗?”
辰河有些哽咽,“阿耶何等英明的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家事这样糊涂?你连滴血认亲都不愿意,如何确定她不是你的女儿?阿妹聪明可爱,你说过她深肖乃父,难道这些话都不算数了吗?”
殿里哗啦一声响,似乎是笔筒被扫落在地了。莲灯一惊,待要进去,见辰河从里面出来,红着两眼未置一辞,拂袖往游廊那头去了。
她忙追上去,气喘吁吁叫殿下,“有话好说,何必动怒呢!”
辰河毕竟是十八岁的少年郎,也有他的脾气和任性,回去后把房里的东西都砸了,然后站在一地残骸间,脸色气得铁青。
众人都不敢相劝,踽踽在外面盘桓。莲灯趴着窗户探看,他形容落寞,她不知道怎么开解他,只说:“殿下为这事和大王吵,不值得。”他瞥见她那双可怜兮兮的大眼睛,心头的阴霾才逐渐散了。
可什么叫不值得?他同她说起了陈年往事,完全就是一出离奇的闹剧。
安宁的母亲唐娘子是都护府有名的美人,可惜美人多舛,自小在凉州一户世家为奴。后来世家败落,被一名校尉相中收作小妾。妾这类人,从来不享有人权,常被作为财产自由赠与。校尉到了定王帐下,为讨好上司,将唐娘子送进了王府。唐娘子聪慧美貌,很得定王欢心,然而登高必跌重,她年轻气盛,凡事不饶人,因此得罪了王妃和一众姬妾。唐娘子入府第二年产下一个女儿,定王很珍爱,可是慢慢有流言四起,说郡主不是定王的骨血,是唐娘子私通旧主所生。甚至有人呈送了他们的书信,言之凿凿,要将这件事坐实。
定王自然不信,他不觉得唐娘子跟了他,还会留恋旧人。于是王妃自作主张抓了校尉,未消几次拷打校尉承认了,之后便有了王府遣散婢妾的事。
莲灯听得晃神,“大王怎么相信了呢,换做我,我是不会信的。”
辰河说:“有时候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如果没有投入感情,便不会觉得被伤害。”
她叹了口气,“那么郡主就随母亲流落在外吗?为什么会死呢?出了意外么?”
辰河缄默下来,两手合什压在鼻梁上,觉得十分不好开口。顿了很久才道:“是我母亲……唐娘子独自带着安宁生活了八年,对于无依无靠的母女,不知她们是怎样活下来的。四年前她们辗转到了敦煌,王妃得知后派人剿杀,安宁同她母亲一起……死了。”
莲灯心头栗栗打起颤来,明明是别人的事,她竟然有种感同身受的错觉。她捂着嘴抽泣,不屈道:“王妃太过分了,她们母女死前该有多恨!”
辰河苦涩地笑了笑,“她们会恨,但恨的是我阿耶。唐娘子母女的死讯传到碎叶城,大王知道是王妃所为,拿了她派遣的人,结果他们声称是受大王之命,送她们母女上路时也是这样对她们说的。”他用力握紧拳头,握得手指发白,“我知道儿不能怨怪父母,可我母亲是这样残忍的人,我一度无法面对她。”
莲灯问:“大王怎么说?这事就没有任何交代吗?”
辰河垂眼道:“唐娘子的冤屈没有洗刷,到最后依旧背着骂名,即便处死也不会有人来主持公道。大王纵然生气,木已成舟不能将王妃如何,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因此李氏这样的人不单可恨,简直够得上可杀。她打算好了,待结果了定王之后,李氏绝不能放过。恶毒的人有什么道理活得那么滋润?她举手之劳,算是为可怜的唐娘子母女报仇了。 ↑返回顶部↑
他说好多了,“就是有点头晕,不要紧,休息半天就好了。”
“你有痼疾吗?怎么突然就病了呢?”
辰河嗯了声,“娘胎里带来的,每隔两个月病一次,从小就是这样。”
“那要小心了,以后不能坐在风口,万一受了寒多遭罪。”她躺下来,闭上眼睛。
他又轻轻叫她,“阿宁,我说梦话了吗?”
她阖着眼道:“说了,殿下不停叫阿宁。”
辰河红了脸,“不是叫阿宁,我梦见妹妹了,她的名字叫安宁。”
莲灯浑浑噩噩正要入睡,听到他的话不由睁开了眼,“郡主叫安宁?”心头疑惑着,脸上笑得有点憨傻,“和我的名字很像。”
就是因为这诸多的像,才让他心生怜惜。他抬起手遮住眼睛,“我对不起她……很多方面对不起,罪孽深重。”
没有出言阻止就是罪孽深重吗?似乎有点自责过度了。病中的人心思沉,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世子好起来后,定王政务繁忙没有再来,莲灯有些失望。不过他不来,辰河却打算过去寻他,八月初四是郡主的忌日,他想办一场超度的法事,然后将妹妹的骸骨移到碎叶城来。
定王心中有大事,根本不愿操心这些,于是父子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莲灯在外面静静听着,辰河指责他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定王气得声线颤抖,大声道:“我以为你知道内情,原来这些年你都在怨恨我。我为什么要尽责任?来路不正的孩子,我为什么要认下?你有满腔手足情,可以寄托在你兄弟的身上,何苦对她念念不忘?这件事叫我颜面尽失,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忘记,为什么你要不停的提醒我?让阿耶如在深渊,你就是这样为人子的吗?”
辰河有些哽咽,“阿耶何等英明的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家事这样糊涂?你连滴血认亲都不愿意,如何确定她不是你的女儿?阿妹聪明可爱,你说过她深肖乃父,难道这些话都不算数了吗?”
殿里哗啦一声响,似乎是笔筒被扫落在地了。莲灯一惊,待要进去,见辰河从里面出来,红着两眼未置一辞,拂袖往游廊那头去了。
她忙追上去,气喘吁吁叫殿下,“有话好说,何必动怒呢!”
辰河毕竟是十八岁的少年郎,也有他的脾气和任性,回去后把房里的东西都砸了,然后站在一地残骸间,脸色气得铁青。
众人都不敢相劝,踽踽在外面盘桓。莲灯趴着窗户探看,他形容落寞,她不知道怎么开解他,只说:“殿下为这事和大王吵,不值得。”他瞥见她那双可怜兮兮的大眼睛,心头的阴霾才逐渐散了。
可什么叫不值得?他同她说起了陈年往事,完全就是一出离奇的闹剧。
安宁的母亲唐娘子是都护府有名的美人,可惜美人多舛,自小在凉州一户世家为奴。后来世家败落,被一名校尉相中收作小妾。妾这类人,从来不享有人权,常被作为财产自由赠与。校尉到了定王帐下,为讨好上司,将唐娘子送进了王府。唐娘子聪慧美貌,很得定王欢心,然而登高必跌重,她年轻气盛,凡事不饶人,因此得罪了王妃和一众姬妾。唐娘子入府第二年产下一个女儿,定王很珍爱,可是慢慢有流言四起,说郡主不是定王的骨血,是唐娘子私通旧主所生。甚至有人呈送了他们的书信,言之凿凿,要将这件事坐实。
定王自然不信,他不觉得唐娘子跟了他,还会留恋旧人。于是王妃自作主张抓了校尉,未消几次拷打校尉承认了,之后便有了王府遣散婢妾的事。
莲灯听得晃神,“大王怎么相信了呢,换做我,我是不会信的。”
辰河说:“有时候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如果没有投入感情,便不会觉得被伤害。”
她叹了口气,“那么郡主就随母亲流落在外吗?为什么会死呢?出了意外么?”
辰河缄默下来,两手合什压在鼻梁上,觉得十分不好开口。顿了很久才道:“是我母亲……唐娘子独自带着安宁生活了八年,对于无依无靠的母女,不知她们是怎样活下来的。四年前她们辗转到了敦煌,王妃得知后派人剿杀,安宁同她母亲一起……死了。”
莲灯心头栗栗打起颤来,明明是别人的事,她竟然有种感同身受的错觉。她捂着嘴抽泣,不屈道:“王妃太过分了,她们母女死前该有多恨!”
辰河苦涩地笑了笑,“她们会恨,但恨的是我阿耶。唐娘子母女的死讯传到碎叶城,大王知道是王妃所为,拿了她派遣的人,结果他们声称是受大王之命,送她们母女上路时也是这样对她们说的。”他用力握紧拳头,握得手指发白,“我知道儿不能怨怪父母,可我母亲是这样残忍的人,我一度无法面对她。”
莲灯问:“大王怎么说?这事就没有任何交代吗?”
辰河垂眼道:“唐娘子的冤屈没有洗刷,到最后依旧背着骂名,即便处死也不会有人来主持公道。大王纵然生气,木已成舟不能将王妃如何,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因此李氏这样的人不单可恨,简直够得上可杀。她打算好了,待结果了定王之后,李氏绝不能放过。恶毒的人有什么道理活得那么滋润?她举手之劳,算是为可怜的唐娘子母女报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