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 / 4)
等她再次进去时,原正坐在外间说笑着的珊娘和袁长卿已经不在了。一问小丫鬟,小丫鬟笑着指了指里间。李妈妈扒着帘缝往卧室里看了一眼,便只见那一家三口正并头躺在床上,只这一会儿的功夫,竟全都已经睡着了。
*·*·*
话说袁府闹出这出人命官司时,已经离除夕没几天了。此时朝中多数衙门都已经放了春假,也就只有京畿府衙还有人值守。接到探花郎的报案后,京畿府尹甚是重视,便带队亲临了现场。偏他到了,那袁长卿却跑了,现任忠毅公袁礼更是当场指责逼杀人命的嫌犯就是那报案的探花郎袁长卿。府尹大人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当时在场的袁氏族人中就有人站出来反驳着袁礼的话,说他们看到滞留在现场的人并不是袁大,而是袁礼的亲生子袁二郎……
能做京畿府尹的,自不可能是什么无能之辈,府尹大人极是精通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圆滑之术,听着两方的供词时,老爷先还一阵惶惶,暗自后悔这一回该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然后他忽然就听到那袁氏族人又咬出袁大袁二都已身重剧毒之隐情……
立时,府尹大人心头一阵狂喜,忙拍着桌子大义凛然地背了好一通大周律法,只说那重病之人按律法不得收监,当即判了袁大袁二各自取保在家候审,等年后开了衙再来审理此案——当然,等到那时,他总有办法把这案子推到部里去的。到时候,该为难头疼的就不是他这个小小府尹了。
虽说府尹大人推得一手好太极,竟是暂时将此事搁置了起来,却架不住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如今新年将至,除了各家主妇们忙着,那闲着的大老爷们却是大把大把的。加上各部衙又放了春假,酒楼茶肆间一时竟是人满为患。于是,忽然间,仿佛一夜春雨百花开,坊间不少说书先生竟都同时说起了一个新段子——却是假古谕今,借着前朝的外衣,假说某个朝代的探花郎如何欺长凌幼,为了传承一个爵位,竟陷害亲叔毒杀堂弟等等等等……
要说京城为官,耳目聪慧是第一要诀,虽然袁府不曾对外宣扬“家丑”,可想要人知道的事情总会有人往外说的,因此很快大家便都知道了,这是在隐射着忠毅公府和袁探花的事,然后,渐渐的,袁府的人命案便这么为众人所知了。
听着外面的传言,袁长卿不禁一阵失笑。这制造舆论原是他最常惯用的手法,不想竟叫别人学了去,且还叫对方抢了个先手。见也同样听到那种传言的珊娘满脸不高兴,袁长卿笑道:“不是谁先开口谁就会赢的。人心复杂着呢。”
于是,紧跟着,便又有说书先生就着同一个故事,编出了一个不同的蓝本。只是这一回,那故事里竟没有明着指出任何一个罪犯。有的,只是那个倒霉催的、被人下了毒,然后又被人设计和死人放在一起的探花郎……
恰如后世的人爱看悬疑剧一样,茶客酒客中也不乏那爱做包青天的。渐渐的,那前一个无法挑战智力的版本竟再没人提起了,常被人挂在嘴边议论的,则是这后一则更为曲折离奇的故事。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着案情,拍着胸脯打赌道:“那探花郎就是罪魁祸首!所有一切不过是他故布疑云罢了。”理由是:“他若不是心虚,就该呆在那府里等官府来人,然后趁势替自己辩白,偏他不敢见官,竟先行逃走了,可见是心虚的!”而那持相反意见的则反唇相讥道:“这哪能叫作逃走?!他在那府里都给下了毒了,这时候自是保命第一。不然等官府来人,不定他早成一具尸体了。且他若真想逃走,被小厮换出来的时候就该直接走人的,哪会傻到等大夫替他解了毒后再离开?可见那探花郎原是问心无愧的,不过是后来突然想到那府里的凶险,这才先一步离开的。要叫我说,那府里的大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定是他看自己儿子没出息,怕自家爵位叫那探花侄子抢了去,这才设下这么一套陷阱,偏叫探花郎的小厮误打误撞,竟绑了那二公子做了替死鬼。活该!”
这个新年,各酒楼茶肆和说书先生们,竟是凭着这么个故事,一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那袁府四老爷一家,更是被各种流言逼得都不敢出门作客,甚至连府里的年酒都这么被耽误了。
而对于袁长卿夫妇来说,便如李妈妈背后跟桂叔议论的那样,这两人“简直心大到没边”了。便是此时一个身上余毒未清,一个又疑似有了身孕不便出门,二人照旧在家里呼朋唤友,竟是搞得那每一场年酒都跟另一场绝不相同——事实上,以袁长卿的清冷,他乐得借着外面的流言跟珊娘两人关门闭户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珊娘却替他感觉委屈,坚持不肯“龟缩起来过日子”。
何况,她嫁过来的头一个新年是在那府里过的,那年酒自是不需要她来筹备。等二人终于搬出来的第二年,她踌躇满志地计划各种年酒时,却因为她怀了袁霙而叫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第三年,那时候袁霙才两三个月大,头一次亲手带孩子的她一阵手忙脚乱,因此也没能顾得上她那已经在肚子里默默筹划了好几年的年酒。直到今年,她早早就排好了计划,想着在大公主等人面前显摆一下她那布置居室的爱好,却不想她竟又怀上了……上一次她是体谅着袁长卿头一次当爹,慎重过了头,才默默忍受了他的霸道,由着他把她“看管”了起来。这一次,她却是再不肯惯着他了,只坚持要办这年酒。而其实若珊娘真倔起来的时候,往往都是只有袁长卿作退让的,因此虽然他很是担忧,可到底还是依了她。
照着计划,珊娘今年要请四场年酒。因着请客对象不同,她将家里的布置全都做了一番调整,叫恰好连着赶了她两场年酒的大公主和林如稚都是一阵惊讶。大公主笑道:“若不是你家房子布局未变,我还当你搬了新家呢!想不到你竟还有这一手。”林如稚笑道:“您也不看看她父亲是谁。”说得珊娘一阵得意洋洋。前世时她就喜好这个,只是平常居家过日子总不能叫她玩得尽兴,如今趁着年节,倒正好叫她过了一把瘾。
大公主又将珊娘拉到一边,问着她道:“袁大真是取保候审的?”
这倒确实是真的。见大公主皱着眉头,珊娘便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今因为年节的关系,这件事也只能这样了。一切等年后各部开了衙再说吧。”
珊娘并不知道,外面的那些流言,论起来不过是湖面上的一点小小风波而已,真正大的风浪,其实一直潜藏在水底深处。
过完了年,各部门开了衙后,袁府的案件也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大事件。也亏得炎风的那番布局,加上当时在场的许多袁氏族人和女眷们都亲耳亲眼看到听到了袁四老爷一家的表现,因此,很快就叫袁长卿洗清了嫌疑。
而袁长卿的嫌疑洗清了,袁昶兴的嫌疑却是再没办法洗清了……
虽然袁长卿因余毒未清一直在家里养着病,可他却并没有真正清闲下来,他一直在悄悄追查着袁府后面的黑手。于是,毫无意外地,他发现了整件事背后,那自四皇子府里伸出来的黑手。
后世有个说法,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若那袁二真的按照四皇子的幕僚所设定的计划,一步步遵照执行,不定袁长卿这一次真就在劫难逃了。偏袁二自认为自己也很是聪明,看到六安时,便临时改变了计划。且自那年吃了袁长卿的一踢后,别人不知究竟,袁二自己却是知道的,他在闺房里再难展雄风了,因此,他简直是恨袁长卿入骨,又哪里肯按照原计划叫袁长卿一个人默默死去。于是袁二略减了一点毒-药的量,为的就是能在袁长卿奄奄一息之际当面羞辱于他。而叫袁昶兴再没想到的是,这两点变化,不仅救了袁长卿一命,也竟叫袁大毫发无损地从这件事里逃脱了出去。至于袁二自己,却因此背上了洗不脱的嫌疑……
之前太子就承诺过袁长卿,绝对要替他做主的。如今真相大白后,太子自是不肯叫他手下的爱将白吃这一场亏的,便暗暗指示着下面的人,纷纷上奏章弹劾着袁四老爷。而就在袁四老爷被御史们弹得满头包时,那跟着袁昶兴的一个下人突然反水,把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做了手脚的事给捅了出去。这一下,不管那丫鬟的死是不是袁昶兴所为,至少他下毒一事是再难逃脱了。只是,当京畿府的衙役们来拿袁昶兴时,和袁长卿一样在家里养着病的袁二却忽然踪影全无。
于是,御史们再次群情激愤起来,那弹劾的奏章摞起来能把袁四老爷给埋了。内阁的阁老们更是联名向那号称病情好转的老皇帝上了奏章,要求削去袁礼的爵位,令他闭门自省,等待三部核查。这种情况下,便是老皇帝有心维护,也再难找到服众的借口,不得不违心地在圣旨上用了印。
所谓屋漏逢夜雨,四老爷没了前程,儿子又下落不明,正满心愁烦时,袁氏族老们忽然找上门来。
却原来,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加毒-药的事传开后,这事立时引起袁氏族老们的震怒,加上袁礼也因此事丢掉了袁家死了无数人才得到的爵位,族老们更是愤怒不已,众人一致决定,要将袁昶兴从族中除名,至于四老爷,再不许参与族中之事。
这些事,身体正在恢复中的袁长卿都只是默默旁观着,却是再不曾伸一伸手指——便如太子所说,将来他是要有大用的,因此行为举止上不能给人任何借口。既然有太子替他做了主,他便乐得缩在人后,做个被叔父祖母欺凌的“小可怜儿”。
而事实上,袁长卿也确实不怎么关心那府里的是是非非,在他眼里,那府里已经等于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死人了。如今他更关心的,是珊娘。
珊娘如今则很是肯定地认定,虽然怀孕的日期和前世不同,可她觉得,这一胎不定就是前世她那个脾气拧到令她胃疼的女儿。因为自她感觉到这一胎的存在后,这孩子就一直在跟她闹着别扭。每天的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狂吐上一气。然后便是照着三餐继续吐。偶尔高兴了,喝口水还加吐一场……就这样,在吐着吐着终于习惯了的日子里,忽然有一天,这孩子决定跟她和解,竟是再不折腾她了。
三月明媚的春光里,怀孕已有四个月的珊娘定定站在床前的脚榻上,低头默默看着微微隆起的腹部。
袁长卿晨练结束后,一进卧室,便看到她这么傻站着,不由一脸紧张地过去问着她:“怎么了?可是又折腾你了?” ↑返回顶部↑
*·*·*
话说袁府闹出这出人命官司时,已经离除夕没几天了。此时朝中多数衙门都已经放了春假,也就只有京畿府衙还有人值守。接到探花郎的报案后,京畿府尹甚是重视,便带队亲临了现场。偏他到了,那袁长卿却跑了,现任忠毅公袁礼更是当场指责逼杀人命的嫌犯就是那报案的探花郎袁长卿。府尹大人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当时在场的袁氏族人中就有人站出来反驳着袁礼的话,说他们看到滞留在现场的人并不是袁大,而是袁礼的亲生子袁二郎……
能做京畿府尹的,自不可能是什么无能之辈,府尹大人极是精通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圆滑之术,听着两方的供词时,老爷先还一阵惶惶,暗自后悔这一回该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然后他忽然就听到那袁氏族人又咬出袁大袁二都已身重剧毒之隐情……
立时,府尹大人心头一阵狂喜,忙拍着桌子大义凛然地背了好一通大周律法,只说那重病之人按律法不得收监,当即判了袁大袁二各自取保在家候审,等年后开了衙再来审理此案——当然,等到那时,他总有办法把这案子推到部里去的。到时候,该为难头疼的就不是他这个小小府尹了。
虽说府尹大人推得一手好太极,竟是暂时将此事搁置了起来,却架不住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如今新年将至,除了各家主妇们忙着,那闲着的大老爷们却是大把大把的。加上各部衙又放了春假,酒楼茶肆间一时竟是人满为患。于是,忽然间,仿佛一夜春雨百花开,坊间不少说书先生竟都同时说起了一个新段子——却是假古谕今,借着前朝的外衣,假说某个朝代的探花郎如何欺长凌幼,为了传承一个爵位,竟陷害亲叔毒杀堂弟等等等等……
要说京城为官,耳目聪慧是第一要诀,虽然袁府不曾对外宣扬“家丑”,可想要人知道的事情总会有人往外说的,因此很快大家便都知道了,这是在隐射着忠毅公府和袁探花的事,然后,渐渐的,袁府的人命案便这么为众人所知了。
听着外面的传言,袁长卿不禁一阵失笑。这制造舆论原是他最常惯用的手法,不想竟叫别人学了去,且还叫对方抢了个先手。见也同样听到那种传言的珊娘满脸不高兴,袁长卿笑道:“不是谁先开口谁就会赢的。人心复杂着呢。”
于是,紧跟着,便又有说书先生就着同一个故事,编出了一个不同的蓝本。只是这一回,那故事里竟没有明着指出任何一个罪犯。有的,只是那个倒霉催的、被人下了毒,然后又被人设计和死人放在一起的探花郎……
恰如后世的人爱看悬疑剧一样,茶客酒客中也不乏那爱做包青天的。渐渐的,那前一个无法挑战智力的版本竟再没人提起了,常被人挂在嘴边议论的,则是这后一则更为曲折离奇的故事。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着案情,拍着胸脯打赌道:“那探花郎就是罪魁祸首!所有一切不过是他故布疑云罢了。”理由是:“他若不是心虚,就该呆在那府里等官府来人,然后趁势替自己辩白,偏他不敢见官,竟先行逃走了,可见是心虚的!”而那持相反意见的则反唇相讥道:“这哪能叫作逃走?!他在那府里都给下了毒了,这时候自是保命第一。不然等官府来人,不定他早成一具尸体了。且他若真想逃走,被小厮换出来的时候就该直接走人的,哪会傻到等大夫替他解了毒后再离开?可见那探花郎原是问心无愧的,不过是后来突然想到那府里的凶险,这才先一步离开的。要叫我说,那府里的大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定是他看自己儿子没出息,怕自家爵位叫那探花侄子抢了去,这才设下这么一套陷阱,偏叫探花郎的小厮误打误撞,竟绑了那二公子做了替死鬼。活该!”
这个新年,各酒楼茶肆和说书先生们,竟是凭着这么个故事,一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那袁府四老爷一家,更是被各种流言逼得都不敢出门作客,甚至连府里的年酒都这么被耽误了。
而对于袁长卿夫妇来说,便如李妈妈背后跟桂叔议论的那样,这两人“简直心大到没边”了。便是此时一个身上余毒未清,一个又疑似有了身孕不便出门,二人照旧在家里呼朋唤友,竟是搞得那每一场年酒都跟另一场绝不相同——事实上,以袁长卿的清冷,他乐得借着外面的流言跟珊娘两人关门闭户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珊娘却替他感觉委屈,坚持不肯“龟缩起来过日子”。
何况,她嫁过来的头一个新年是在那府里过的,那年酒自是不需要她来筹备。等二人终于搬出来的第二年,她踌躇满志地计划各种年酒时,却因为她怀了袁霙而叫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第三年,那时候袁霙才两三个月大,头一次亲手带孩子的她一阵手忙脚乱,因此也没能顾得上她那已经在肚子里默默筹划了好几年的年酒。直到今年,她早早就排好了计划,想着在大公主等人面前显摆一下她那布置居室的爱好,却不想她竟又怀上了……上一次她是体谅着袁长卿头一次当爹,慎重过了头,才默默忍受了他的霸道,由着他把她“看管”了起来。这一次,她却是再不肯惯着他了,只坚持要办这年酒。而其实若珊娘真倔起来的时候,往往都是只有袁长卿作退让的,因此虽然他很是担忧,可到底还是依了她。
照着计划,珊娘今年要请四场年酒。因着请客对象不同,她将家里的布置全都做了一番调整,叫恰好连着赶了她两场年酒的大公主和林如稚都是一阵惊讶。大公主笑道:“若不是你家房子布局未变,我还当你搬了新家呢!想不到你竟还有这一手。”林如稚笑道:“您也不看看她父亲是谁。”说得珊娘一阵得意洋洋。前世时她就喜好这个,只是平常居家过日子总不能叫她玩得尽兴,如今趁着年节,倒正好叫她过了一把瘾。
大公主又将珊娘拉到一边,问着她道:“袁大真是取保候审的?”
这倒确实是真的。见大公主皱着眉头,珊娘便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今因为年节的关系,这件事也只能这样了。一切等年后各部开了衙再说吧。”
珊娘并不知道,外面的那些流言,论起来不过是湖面上的一点小小风波而已,真正大的风浪,其实一直潜藏在水底深处。
过完了年,各部门开了衙后,袁府的案件也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大事件。也亏得炎风的那番布局,加上当时在场的许多袁氏族人和女眷们都亲耳亲眼看到听到了袁四老爷一家的表现,因此,很快就叫袁长卿洗清了嫌疑。
而袁长卿的嫌疑洗清了,袁昶兴的嫌疑却是再没办法洗清了……
虽然袁长卿因余毒未清一直在家里养着病,可他却并没有真正清闲下来,他一直在悄悄追查着袁府后面的黑手。于是,毫无意外地,他发现了整件事背后,那自四皇子府里伸出来的黑手。
后世有个说法,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若那袁二真的按照四皇子的幕僚所设定的计划,一步步遵照执行,不定袁长卿这一次真就在劫难逃了。偏袁二自认为自己也很是聪明,看到六安时,便临时改变了计划。且自那年吃了袁长卿的一踢后,别人不知究竟,袁二自己却是知道的,他在闺房里再难展雄风了,因此,他简直是恨袁长卿入骨,又哪里肯按照原计划叫袁长卿一个人默默死去。于是袁二略减了一点毒-药的量,为的就是能在袁长卿奄奄一息之际当面羞辱于他。而叫袁昶兴再没想到的是,这两点变化,不仅救了袁长卿一命,也竟叫袁大毫发无损地从这件事里逃脱了出去。至于袁二自己,却因此背上了洗不脱的嫌疑……
之前太子就承诺过袁长卿,绝对要替他做主的。如今真相大白后,太子自是不肯叫他手下的爱将白吃这一场亏的,便暗暗指示着下面的人,纷纷上奏章弹劾着袁四老爷。而就在袁四老爷被御史们弹得满头包时,那跟着袁昶兴的一个下人突然反水,把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做了手脚的事给捅了出去。这一下,不管那丫鬟的死是不是袁昶兴所为,至少他下毒一事是再难逃脱了。只是,当京畿府的衙役们来拿袁昶兴时,和袁长卿一样在家里养着病的袁二却忽然踪影全无。
于是,御史们再次群情激愤起来,那弹劾的奏章摞起来能把袁四老爷给埋了。内阁的阁老们更是联名向那号称病情好转的老皇帝上了奏章,要求削去袁礼的爵位,令他闭门自省,等待三部核查。这种情况下,便是老皇帝有心维护,也再难找到服众的借口,不得不违心地在圣旨上用了印。
所谓屋漏逢夜雨,四老爷没了前程,儿子又下落不明,正满心愁烦时,袁氏族老们忽然找上门来。
却原来,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加毒-药的事传开后,这事立时引起袁氏族老们的震怒,加上袁礼也因此事丢掉了袁家死了无数人才得到的爵位,族老们更是愤怒不已,众人一致决定,要将袁昶兴从族中除名,至于四老爷,再不许参与族中之事。
这些事,身体正在恢复中的袁长卿都只是默默旁观着,却是再不曾伸一伸手指——便如太子所说,将来他是要有大用的,因此行为举止上不能给人任何借口。既然有太子替他做了主,他便乐得缩在人后,做个被叔父祖母欺凌的“小可怜儿”。
而事实上,袁长卿也确实不怎么关心那府里的是是非非,在他眼里,那府里已经等于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死人了。如今他更关心的,是珊娘。
珊娘如今则很是肯定地认定,虽然怀孕的日期和前世不同,可她觉得,这一胎不定就是前世她那个脾气拧到令她胃疼的女儿。因为自她感觉到这一胎的存在后,这孩子就一直在跟她闹着别扭。每天的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狂吐上一气。然后便是照着三餐继续吐。偶尔高兴了,喝口水还加吐一场……就这样,在吐着吐着终于习惯了的日子里,忽然有一天,这孩子决定跟她和解,竟是再不折腾她了。
三月明媚的春光里,怀孕已有四个月的珊娘定定站在床前的脚榻上,低头默默看着微微隆起的腹部。
袁长卿晨练结束后,一进卧室,便看到她这么傻站着,不由一脸紧张地过去问着她:“怎么了?可是又折腾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