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节(3 / 4)
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相对的说,墨家则是比较重视科学和技术,而且同时墨家还对古代的逻辑学方面的发展有所建树。但是墨家的这许多建树,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各种技术的深入研究。它们乃是为了贯彻墨家的政治主张——“尚贤”、“上同”,“节用”、“节丧”,“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五组、十大主张(“十事”)来服务的。而且墨家并没有像儒家和道家那样得到持续的发展,秦汉以后几乎成为“绝学”,在社会上也较少具有什么影响力。当然这并不排除它的某些思想、它的某些论辩方法被儒、道两家所吸收。
总之,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上述思想长期地影响着其后的华国社会,中华文明对社会**、秩序等问题的关心,超过了对自然现象的理论探求。
两汉时期,从社会经济形态、国家型制到官僚体系,甚至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政策,都无不成为其后持续大约二千年历朝历代封建帝国所效法的模式和样板。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是如此。科学技术的许多门类,大多是在两汉时期,定下其后影响悠久的模式并且出现了实际上是为后世树立了样板的各种著作。
汉武帝时期编制的《太初历》,通过西汉末年刘歆编制的《三统历》,在《汉书·律历志》中记录流传下来。《汉书·律历志》以及其中所录载的《三统历》便成为其后历代《律历志》以及历代各种历法的模式和样板。阴阳合历的模式,其中包括了气、朔、闰、交食、五星、晷漏等完备的具有华国特色的体系。这种历法的基本模式、框架一直被遵循下来,甚至在西方近代历法已经传入的明清时代(《大统历》、《时宪历》),也没改变。数学方面则出现了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要目的、以《九章算术》为模式范本的体系。医药学方面,形成了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经典的医学理论,和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传统药物学体系。地理学方面形成了以《汉书·地理志》代表的疆域地理志的体系,成为后来历代正史中的《地理志》所遵循的模式。此外在地图绘制、建筑,还有制瓷和造纸,这些造福全人类的发明,也都在汉代形成其基本模式的。
对华国后世产生久远影响的各个学科的体系大都在汉代形成,这与汉代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虽然还不能说其间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大一统作为时代的潮流,时代的趋势,也不能不对各个学科体系的形成施以时代的社会影响。人们开始总结先秦以来各个学科所积淀下来的知识和经验,继往开来,形成了诸多学科自身发展的体系。正如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所说:“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一至今日者多矣。”
秦汉以来,由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设置了天文、农、医、建筑、水利、冶铁以及各种手工业的管理机构和各级官员。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完全被控制在这些机构和官员的手中,形成了官办、官营的局面。
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官员的设置,对新技术的快速推广起到良好的作用,它可以使农耕、钢铁、土木建筑、漆器制造等技术迅速在全国各个地方推广开来。由于财力、物力、人力都“雄厚”,这时可以兴办比较大的项目和工程。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议论道:“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华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汉初的数学家张苍、耿寿昌,著名科学家张衡以及对造纸术进行过重大改进的蔡伦,都曾是这样的官吏。其他如天文仪器的制造、水利工程的修建、东西两京的都市建设、宫廷和皇家园林兴建、两汉长城的整备、隋唐时期南北大运河的开通等也都无不仰仗官办官营的优势。
但是官办官营的缺点也是十分显然的。其最明显的缺点便是不计成本,形成对材料、资源、人力的浪费,甚至虚报产量,或是盲目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再有官办官营往往是产生贪官污吏的温床。西汉中晚期,在冶铁官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少的弊病:“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敝,割草不痛。”而且还会出现“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卖之”的情况。
第965章 科技部(中)
“吴帅,今天怎么能麻烦你陪我一起上任,让刘主任陪我过去就好!”
赶往科技部的路上,王宁对身边的老人说道。
老人精神矍铄,身材高大挺拔,头发打扮的一丝不苟,如果不知道的人,肯定不会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而且还是一位执掌华**区的最高负责人之一,吴副帅。
在华国这个体制高于一切的国家,最高领导的权利至高无上,拥有最大的权利,执掌军队与国家。当然,这个权利是最高领袖的,但是,最高领袖不可能参与到各个部门的建立之中。
尤其是军队,军队是一个很严肃的部门,即便是最高领袖也不会随便参与,他除了掌握整个军队之外,领袖不会参与日常管理。
在平常,军队自然由其他负责人管理。
除了最高领袖这位领导之外,军队还设有一正三副的元帅职位,四位元帅则是整个军队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而吴副帅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军队的负责人之一,不管是军队中,还是在华国整个体制中,吴副帅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
吴副帅这么高的职位,主动要求陪着他一起上任,王宁还是有点紧张的。
能不紧张吗,自己不过就是去新部门报道,随便跟原部长进行一下交接事宜,按照惯例,他这种副部级别的领导,一般是正部领导陪同上任,比如说总部中的刘主任,他应该陪同王宁上任,结果临出发之前,刘主任换成了吴副帅,即便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这种情况相当于出三个一,对方直接用王炸压死一样。虽然不算大炮打蚊子,确实还是有点浪费。
“怎么能说麻烦呢,你可是要执掌咱们的科技事宜,是咱们国家科技崛起的希望,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吴副帅笑呵呵的说道,没有一点身居高位的威严。
吴副帅确实不可能会在王宁面前保持威严,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王宁此次去可不是走马上任那么简单,成为科技部的实际负责人之后,王宁的身份有了根本上的不同。
走出这一步,王宁就从科研工作者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实际上的级别,在整个体制中就有了地位。
确实,王宁原先享受着很高的待遇,可能连一些国家领导人都比不上他。但是,他所拥有的权利跟很多大佬相比是没法比较的,撑死了,原先的王宁也不过是普通科学家,即便他的成就再多,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技术人员,根本没有太大的权利。
为什么他让人害怕,让人担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王宁,而是在王宁身边慢慢聚集的一群大佬,以及在身后支持他的人,那些才是让很多人担心的根本。
至于王宁,抱歉,不过就是一个技术人员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走出这一步之后,他就正式拥有了级别,在整个体制之中有了一席之地。这才是对王宁最大的改变,好比普通人突然从白身变成高官一样,王宁的身份顿时截然不同。
当然,王宁级别的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惊人,从白身到高官确实是很大的蜕变,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吴副帅来说,级别的变化还真的不算什么。
以吴副帅的级别,整个体制中超过他的屈指可数,算一算估计也只有坐在主席台第一排的几个人的排名在他前面,如果算上某些潜在影响力的话,他的影响力绝对是前十的存在,不管在哪个体系中,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佬。
在这种大佬面前,副部级只能算是刚刚进入他的眼睛,可以被他认识,还达不到被他重视的程度。他之所以愿意陪着王宁上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王宁掌握的部门很重要。 ↑返回顶部↑
总之,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上述思想长期地影响着其后的华国社会,中华文明对社会**、秩序等问题的关心,超过了对自然现象的理论探求。
两汉时期,从社会经济形态、国家型制到官僚体系,甚至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政策,都无不成为其后持续大约二千年历朝历代封建帝国所效法的模式和样板。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是如此。科学技术的许多门类,大多是在两汉时期,定下其后影响悠久的模式并且出现了实际上是为后世树立了样板的各种著作。
汉武帝时期编制的《太初历》,通过西汉末年刘歆编制的《三统历》,在《汉书·律历志》中记录流传下来。《汉书·律历志》以及其中所录载的《三统历》便成为其后历代《律历志》以及历代各种历法的模式和样板。阴阳合历的模式,其中包括了气、朔、闰、交食、五星、晷漏等完备的具有华国特色的体系。这种历法的基本模式、框架一直被遵循下来,甚至在西方近代历法已经传入的明清时代(《大统历》、《时宪历》),也没改变。数学方面则出现了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要目的、以《九章算术》为模式范本的体系。医药学方面,形成了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经典的医学理论,和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传统药物学体系。地理学方面形成了以《汉书·地理志》代表的疆域地理志的体系,成为后来历代正史中的《地理志》所遵循的模式。此外在地图绘制、建筑,还有制瓷和造纸,这些造福全人类的发明,也都在汉代形成其基本模式的。
对华国后世产生久远影响的各个学科的体系大都在汉代形成,这与汉代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虽然还不能说其间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大一统作为时代的潮流,时代的趋势,也不能不对各个学科体系的形成施以时代的社会影响。人们开始总结先秦以来各个学科所积淀下来的知识和经验,继往开来,形成了诸多学科自身发展的体系。正如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所说:“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一至今日者多矣。”
秦汉以来,由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设置了天文、农、医、建筑、水利、冶铁以及各种手工业的管理机构和各级官员。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完全被控制在这些机构和官员的手中,形成了官办、官营的局面。
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官员的设置,对新技术的快速推广起到良好的作用,它可以使农耕、钢铁、土木建筑、漆器制造等技术迅速在全国各个地方推广开来。由于财力、物力、人力都“雄厚”,这时可以兴办比较大的项目和工程。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议论道:“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华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汉初的数学家张苍、耿寿昌,著名科学家张衡以及对造纸术进行过重大改进的蔡伦,都曾是这样的官吏。其他如天文仪器的制造、水利工程的修建、东西两京的都市建设、宫廷和皇家园林兴建、两汉长城的整备、隋唐时期南北大运河的开通等也都无不仰仗官办官营的优势。
但是官办官营的缺点也是十分显然的。其最明显的缺点便是不计成本,形成对材料、资源、人力的浪费,甚至虚报产量,或是盲目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再有官办官营往往是产生贪官污吏的温床。西汉中晚期,在冶铁官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少的弊病:“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敝,割草不痛。”而且还会出现“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卖之”的情况。
第965章 科技部(中)
“吴帅,今天怎么能麻烦你陪我一起上任,让刘主任陪我过去就好!”
赶往科技部的路上,王宁对身边的老人说道。
老人精神矍铄,身材高大挺拔,头发打扮的一丝不苟,如果不知道的人,肯定不会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而且还是一位执掌华**区的最高负责人之一,吴副帅。
在华国这个体制高于一切的国家,最高领导的权利至高无上,拥有最大的权利,执掌军队与国家。当然,这个权利是最高领袖的,但是,最高领袖不可能参与到各个部门的建立之中。
尤其是军队,军队是一个很严肃的部门,即便是最高领袖也不会随便参与,他除了掌握整个军队之外,领袖不会参与日常管理。
在平常,军队自然由其他负责人管理。
除了最高领袖这位领导之外,军队还设有一正三副的元帅职位,四位元帅则是整个军队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而吴副帅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军队的负责人之一,不管是军队中,还是在华国整个体制中,吴副帅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
吴副帅这么高的职位,主动要求陪着他一起上任,王宁还是有点紧张的。
能不紧张吗,自己不过就是去新部门报道,随便跟原部长进行一下交接事宜,按照惯例,他这种副部级别的领导,一般是正部领导陪同上任,比如说总部中的刘主任,他应该陪同王宁上任,结果临出发之前,刘主任换成了吴副帅,即便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这种情况相当于出三个一,对方直接用王炸压死一样。虽然不算大炮打蚊子,确实还是有点浪费。
“怎么能说麻烦呢,你可是要执掌咱们的科技事宜,是咱们国家科技崛起的希望,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吴副帅笑呵呵的说道,没有一点身居高位的威严。
吴副帅确实不可能会在王宁面前保持威严,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王宁此次去可不是走马上任那么简单,成为科技部的实际负责人之后,王宁的身份有了根本上的不同。
走出这一步,王宁就从科研工作者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实际上的级别,在整个体制中就有了地位。
确实,王宁原先享受着很高的待遇,可能连一些国家领导人都比不上他。但是,他所拥有的权利跟很多大佬相比是没法比较的,撑死了,原先的王宁也不过是普通科学家,即便他的成就再多,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技术人员,根本没有太大的权利。
为什么他让人害怕,让人担心,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王宁,而是在王宁身边慢慢聚集的一群大佬,以及在身后支持他的人,那些才是让很多人担心的根本。
至于王宁,抱歉,不过就是一个技术人员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走出这一步之后,他就正式拥有了级别,在整个体制之中有了一席之地。这才是对王宁最大的改变,好比普通人突然从白身变成高官一样,王宁的身份顿时截然不同。
当然,王宁级别的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惊人,从白身到高官确实是很大的蜕变,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吴副帅来说,级别的变化还真的不算什么。
以吴副帅的级别,整个体制中超过他的屈指可数,算一算估计也只有坐在主席台第一排的几个人的排名在他前面,如果算上某些潜在影响力的话,他的影响力绝对是前十的存在,不管在哪个体系中,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佬。
在这种大佬面前,副部级只能算是刚刚进入他的眼睛,可以被他认识,还达不到被他重视的程度。他之所以愿意陪着王宁上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王宁掌握的部门很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