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2 / 4)
唐见渊沉默了,原来平民这么爱管闲事,那确实得重视起来,改变他们的想法。
他想了个简单粗暴的主意,让天鹰喊来一帮男女暗卫,把自己的计划交待下去。
次日午时左右,在东市西南面的永宁坊,搬来一家富商,街坊们冷眼看着,这户人家姓李,当家人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长得如花似月,家主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亲妹妹,两人虽然是姑侄,看着却和姐妹差不多。一家人欢欢喜喜搬来,这两个姑娘却不怎么高兴。
大家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不过这家人十分热情,一来就给邻居们送了不少东西,很快和大家热络起来。大家也知道这户主是个慷慨的,一来二去,都挺喜欢这家人。
人的本性是打听周围人的私密事,永宁坊的人也不例外,几次三番打探这姑侄俩发生了什么事,家主和夫人三缄其口。
越是打听不到,就越是想知道,街坊们急得和什么似的。
又过了几天,永宁坊来了两个年轻人,看长相应该是亲兄弟,都长得一表人才,谈吐不凡,他们到处打听两个姑娘,说是姓李,从江南来的。
大家明白了,他们是来找刚搬来的那两个李家姑娘,于是给指了路。
然后街坊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个年轻人被李家家仆打了出来,两个姑娘哭喊着追出来又被拉回去,李家乱成一团。
李家家主在门口放了话:“要么大郎娶了九妹,要么二郎娶窈窈!想两个都娶,我李家干不出这乱人伦的事!”
街坊们这才明白,原来是这对亲兄弟想娶亲姑侄,李家富商爱惜名誉,不肯同时同意两门亲事,被兄弟俩纠缠不过,这才从江南躲到了帝都来,没想到还是被两人找上了门。
李家两个姑娘哭得天昏地暗,昏死过去,外面两兄弟也急得不行,又是求情,又是买重礼要送进去,李家家主油盐不进。
有好事的街坊把兄弟俩收留在家,打探起来。
那大郎叹了口气说:“我们兄弟俩姓陈,父母行商,也有些家底,说起来和李家是门当户对。”
邻居大娘点头附和:“还郎才女貌。这么好的姻缘,可惜咯!”
陈大郎说:“我和九娘相识在先,不过家中还不知道我们的事,二郎就结识了窈娘。我们彼此知道对方家世,本以为见到双方父母,必定会同意婚事的,就没有及时与家人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家父家母问起我们两个,要娶的是谁家姑娘,我们这才发现两个姑娘竟是姑侄!家父家母怕外人议论,让我们再考虑考虑,只能择一门亲事。可我和二郎事先都不知道九娘和窈娘是姑侄,也并非奔着混乱纲常去的,这么久的情意,哪能说断就断,所以我们都不想放弃,一个放弃了,让另一个心里怎么想?”
“说得也是。”邻居大娘忙附和,“都说亲兄弟之间,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两个都没有,要么两个都有,一个有一个没有,没有的那个心里该难受了!”
陈大郎点头:“我们和李家说明情况,李家就是不松口,还举家搬到了帝都来……哎……”陈大郎深深叹一口气,垂下头不再说话。
陈二郎忙说:“大哥,要不我和窈娘断了吧!看你瘦成什么样!”
“不!你不要让我内疚一辈子!”
兄弟俩互相推辞一番,看见邻居大娘坐着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忙留下点礼品,起身告辞。
邻居大娘笑着劝解:“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李二郎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们慢慢和他说,这事总能成的!”
兄弟俩连连道谢,出门找客馆住下了。
邻居大娘虽然这么说,不过还是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两兄弟年纪轻轻的,不好好过日子,尽想着干乱人伦的事!
很快事情就在街坊里传开了,大家觉得李富商做得没毛病,姑侄两个嫁了过去,那以后是妯娌呢还是姑侄,陈家两兄弟又该怎么称呼,这不是乱了辈分!
李家两个姑娘开始茶饭不思,很快就卧病在床。
李富商急了,一边到处找大夫给妹妹、女儿看病,一边继续乐善好施,他自己也急得快速苍老下去。
终于有邻居不忍心,劝他:“要不就答应了陈家兄弟的提亲吧?还有什么能比两个姑娘的性命重要!听说那陈家兄弟最近也不太好,再这样下去,四个年轻人的命啊!”
李富商跌足长叹:“可我要是成全了这两桩婚事,我李家的脸面往哪里搁!他们兄弟俩、姑侄俩以后怎么抬头做人!”
街坊们都受过李富商恩惠,看待李家人便格外宽容,纷纷劝道:“什么脸面不脸面的!我们都知道你李家是永宁坊最有脸面的人物,不偷不抢的!姑娘们那么年轻,要是断送了性命才可惜了呢!” ↑返回顶部↑
他想了个简单粗暴的主意,让天鹰喊来一帮男女暗卫,把自己的计划交待下去。
次日午时左右,在东市西南面的永宁坊,搬来一家富商,街坊们冷眼看着,这户人家姓李,当家人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长得如花似月,家主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亲妹妹,两人虽然是姑侄,看着却和姐妹差不多。一家人欢欢喜喜搬来,这两个姑娘却不怎么高兴。
大家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不过这家人十分热情,一来就给邻居们送了不少东西,很快和大家热络起来。大家也知道这户主是个慷慨的,一来二去,都挺喜欢这家人。
人的本性是打听周围人的私密事,永宁坊的人也不例外,几次三番打探这姑侄俩发生了什么事,家主和夫人三缄其口。
越是打听不到,就越是想知道,街坊们急得和什么似的。
又过了几天,永宁坊来了两个年轻人,看长相应该是亲兄弟,都长得一表人才,谈吐不凡,他们到处打听两个姑娘,说是姓李,从江南来的。
大家明白了,他们是来找刚搬来的那两个李家姑娘,于是给指了路。
然后街坊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个年轻人被李家家仆打了出来,两个姑娘哭喊着追出来又被拉回去,李家乱成一团。
李家家主在门口放了话:“要么大郎娶了九妹,要么二郎娶窈窈!想两个都娶,我李家干不出这乱人伦的事!”
街坊们这才明白,原来是这对亲兄弟想娶亲姑侄,李家富商爱惜名誉,不肯同时同意两门亲事,被兄弟俩纠缠不过,这才从江南躲到了帝都来,没想到还是被两人找上了门。
李家两个姑娘哭得天昏地暗,昏死过去,外面两兄弟也急得不行,又是求情,又是买重礼要送进去,李家家主油盐不进。
有好事的街坊把兄弟俩收留在家,打探起来。
那大郎叹了口气说:“我们兄弟俩姓陈,父母行商,也有些家底,说起来和李家是门当户对。”
邻居大娘点头附和:“还郎才女貌。这么好的姻缘,可惜咯!”
陈大郎说:“我和九娘相识在先,不过家中还不知道我们的事,二郎就结识了窈娘。我们彼此知道对方家世,本以为见到双方父母,必定会同意婚事的,就没有及时与家人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家父家母问起我们两个,要娶的是谁家姑娘,我们这才发现两个姑娘竟是姑侄!家父家母怕外人议论,让我们再考虑考虑,只能择一门亲事。可我和二郎事先都不知道九娘和窈娘是姑侄,也并非奔着混乱纲常去的,这么久的情意,哪能说断就断,所以我们都不想放弃,一个放弃了,让另一个心里怎么想?”
“说得也是。”邻居大娘忙附和,“都说亲兄弟之间,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两个都没有,要么两个都有,一个有一个没有,没有的那个心里该难受了!”
陈大郎点头:“我们和李家说明情况,李家就是不松口,还举家搬到了帝都来……哎……”陈大郎深深叹一口气,垂下头不再说话。
陈二郎忙说:“大哥,要不我和窈娘断了吧!看你瘦成什么样!”
“不!你不要让我内疚一辈子!”
兄弟俩互相推辞一番,看见邻居大娘坐着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忙留下点礼品,起身告辞。
邻居大娘笑着劝解:“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李二郎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们慢慢和他说,这事总能成的!”
兄弟俩连连道谢,出门找客馆住下了。
邻居大娘虽然这么说,不过还是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两兄弟年纪轻轻的,不好好过日子,尽想着干乱人伦的事!
很快事情就在街坊里传开了,大家觉得李富商做得没毛病,姑侄两个嫁了过去,那以后是妯娌呢还是姑侄,陈家两兄弟又该怎么称呼,这不是乱了辈分!
李家两个姑娘开始茶饭不思,很快就卧病在床。
李富商急了,一边到处找大夫给妹妹、女儿看病,一边继续乐善好施,他自己也急得快速苍老下去。
终于有邻居不忍心,劝他:“要不就答应了陈家兄弟的提亲吧?还有什么能比两个姑娘的性命重要!听说那陈家兄弟最近也不太好,再这样下去,四个年轻人的命啊!”
李富商跌足长叹:“可我要是成全了这两桩婚事,我李家的脸面往哪里搁!他们兄弟俩、姑侄俩以后怎么抬头做人!”
街坊们都受过李富商恩惠,看待李家人便格外宽容,纷纷劝道:“什么脸面不脸面的!我们都知道你李家是永宁坊最有脸面的人物,不偷不抢的!姑娘们那么年轻,要是断送了性命才可惜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