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_113(1 / 2)
“知罪?”李朗声中带笑,他低头凝视着谢皇后,嘴角微扬。
如换作民间,这便是与他结发的元配,当年大婚之日,他寄寓于谢氏的庇荫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怀着这般心态,对此飞扬跋扈的女子诸般礼让,忍气吞声。
不堪回首——他原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
直到今日,这女子仍得以一身皇后朝服,头戴装饰九龙四凤的圆匡之冠,国母之威,凛然之状,似不容冒犯。
李朗冷笑,只觉碍眼至极,却仍是弯腰,将谢皇后扶起,道:“兰儿自主馈中宫,朕的后宫可谓井井有条,祥和安宁,皇后何罪之有?”
他将谢皇后搀入座,只觉这女人的手臂冷硬如石,然则刚升起的一点同情,又为那身后服所晃眼,而至荡然无存,手一松,便由着谢皇后直直地戳在椅上。
李朗背对谢皇后而立,斟酌片刻,回头再看,谢皇后却又匍匐于地,后冠自摘,置于一旁,他微微蹙眉,心下不快,这向来愚蠢狂妄的女人,怎么似脱胎换骨,竟懂进退?
略一沉吟,李朗开门见山问道:“你既将皇后玉印交由他人,又不愿同太子相见,是已料到今日的下场?”
谢皇后神色无变,宛若未闻,反道:“臣妾本以为今生都无缘再见陛下一面,陛下非但亲临,还携太子一道,臣妾是不是可以心存侥幸,陛下尚念着最后半分夫妻之情?”
她终是抬了头望向李朗,木然的表情里漏出一点凄楚。
这不可一世之人的枯槁形容,李朗心中并非全无所动,到底少年夫妻,怎可能毫无热闹恩爱的过往?
他朝谢皇后一叹,道:“你坐着说话吧——你也知我今日来,就是……”
李朗再次皱眉,他居然不大忍心将残酷的决断当着谢皇后之面讲出。
谢皇后不为所动,点头道:“是,臣妾自知罪孽深重,无论是一尺白绫还是一杯鸩酒,臣妾皆跪谢陛下大恩,绝无怨言。只是……只是,臣妾上路前,有些近日才大彻大悟的事,要一一说与陛下,方可安心。”
她倏尔膝行扑前,头磕在李朗的双足上,颤声道:“臣妾清楚,陛下要除臣妾外家,必不能留臣妾在世,即便为了太子,臣妾也是非死不可——但,但,正是为了太子!臣妾,臣妾不能眼睁睁见陛下将太子置于险境啊!”
话音落处,谢皇后已是哽咽失声,弓起的背剧烈颤抖,片刻后,她身子一歪,就横倒在李朗面前,气喘不已。
李朗今日本是要亲眼见谢皇后命归西天,到底在最后动了一念之仁,把太子带来与生母见最后一面,却不想正是这点仁慈,令谢家这女儿也下了最后的决心。
吩咐把谢皇后救醒,扶入寝殿的床榻,待她喝了点温水,慢慢缓过来,李朗再次将闲人驱散,立于床头,冷静地打量着谢皇后。
谢皇后挣扎而起,艰难地下了榻来,依然给李朗跪着。
李朗并未阻止,淡淡地道:“太子的前程你无需担心,只要他不犯大错,朕无意易储。”
“陛下大德,臣妾来生再报。”谢皇后话里带泪,眼中干涸,她看着李朗道,“臣妾要向陛下所说的,是与谢濂、谢家和后宫中人有关的事。陛下宵旰忧勤,劳于国事,不能分心于后宫,臣妾名为主馈,实则……”
她长叹一声,也不再等李朗逐一追问,将这些年来,后宫中的种种异象,以她所能的方式,道尽她所知所了。
李朗越听越是心惊,面色渐沉,他压抑着诸多情绪,没有打断谢皇后的述说,只在中途将她拉起,令她安坐于榻上。
尽管早知谢濂为首的士族势力庞大惊人,然若非经谢皇后之口,李朗那惯于集中在朝堂、兵马之上的目光,确实不会往后投向他自己的后宫。
据谢皇后说,后宫主事,并不是她这顶着谢家女的皇后,真正操持之人,实为那表面上不问世事的太后。
谢家自打助东楚宗室划江开国,牢踞江左,疆域推到淮河边界之后,地处江南的淮南盐场便一直其族主理,无论煮盐营运,乃至征税,皆是代官家一手独揽,数年下来,不说富可敌国,却真是家财万贯、金玉满堂。
李朗近年已在慢慢削弱谢家的势力,自也包括借国威敛财的手段,就他所知,谢濂囤下的这些钱财,除去打通朝堂关节,打点京师上下外,还在偷偷豢养死士。
当日正是因为忧心赵让为谢家暗害,他才不顾一切连夜赶出城外,亲迎这南越归降的僭王。
恍若昨日。
谢皇后并未留意李朗神色的异样,继续道,谢濂为保住李氏唯一的血脉出自谢家,不惜动用重金,暗交予谢皇后,令她贿赂太后,瞒天过海,在整个后宫收买耳目,布下天罗地网。 ↑返回顶部↑
如换作民间,这便是与他结发的元配,当年大婚之日,他寄寓于谢氏的庇荫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怀着这般心态,对此飞扬跋扈的女子诸般礼让,忍气吞声。
不堪回首——他原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
直到今日,这女子仍得以一身皇后朝服,头戴装饰九龙四凤的圆匡之冠,国母之威,凛然之状,似不容冒犯。
李朗冷笑,只觉碍眼至极,却仍是弯腰,将谢皇后扶起,道:“兰儿自主馈中宫,朕的后宫可谓井井有条,祥和安宁,皇后何罪之有?”
他将谢皇后搀入座,只觉这女人的手臂冷硬如石,然则刚升起的一点同情,又为那身后服所晃眼,而至荡然无存,手一松,便由着谢皇后直直地戳在椅上。
李朗背对谢皇后而立,斟酌片刻,回头再看,谢皇后却又匍匐于地,后冠自摘,置于一旁,他微微蹙眉,心下不快,这向来愚蠢狂妄的女人,怎么似脱胎换骨,竟懂进退?
略一沉吟,李朗开门见山问道:“你既将皇后玉印交由他人,又不愿同太子相见,是已料到今日的下场?”
谢皇后神色无变,宛若未闻,反道:“臣妾本以为今生都无缘再见陛下一面,陛下非但亲临,还携太子一道,臣妾是不是可以心存侥幸,陛下尚念着最后半分夫妻之情?”
她终是抬了头望向李朗,木然的表情里漏出一点凄楚。
这不可一世之人的枯槁形容,李朗心中并非全无所动,到底少年夫妻,怎可能毫无热闹恩爱的过往?
他朝谢皇后一叹,道:“你坐着说话吧——你也知我今日来,就是……”
李朗再次皱眉,他居然不大忍心将残酷的决断当着谢皇后之面讲出。
谢皇后不为所动,点头道:“是,臣妾自知罪孽深重,无论是一尺白绫还是一杯鸩酒,臣妾皆跪谢陛下大恩,绝无怨言。只是……只是,臣妾上路前,有些近日才大彻大悟的事,要一一说与陛下,方可安心。”
她倏尔膝行扑前,头磕在李朗的双足上,颤声道:“臣妾清楚,陛下要除臣妾外家,必不能留臣妾在世,即便为了太子,臣妾也是非死不可——但,但,正是为了太子!臣妾,臣妾不能眼睁睁见陛下将太子置于险境啊!”
话音落处,谢皇后已是哽咽失声,弓起的背剧烈颤抖,片刻后,她身子一歪,就横倒在李朗面前,气喘不已。
李朗今日本是要亲眼见谢皇后命归西天,到底在最后动了一念之仁,把太子带来与生母见最后一面,却不想正是这点仁慈,令谢家这女儿也下了最后的决心。
吩咐把谢皇后救醒,扶入寝殿的床榻,待她喝了点温水,慢慢缓过来,李朗再次将闲人驱散,立于床头,冷静地打量着谢皇后。
谢皇后挣扎而起,艰难地下了榻来,依然给李朗跪着。
李朗并未阻止,淡淡地道:“太子的前程你无需担心,只要他不犯大错,朕无意易储。”
“陛下大德,臣妾来生再报。”谢皇后话里带泪,眼中干涸,她看着李朗道,“臣妾要向陛下所说的,是与谢濂、谢家和后宫中人有关的事。陛下宵旰忧勤,劳于国事,不能分心于后宫,臣妾名为主馈,实则……”
她长叹一声,也不再等李朗逐一追问,将这些年来,后宫中的种种异象,以她所能的方式,道尽她所知所了。
李朗越听越是心惊,面色渐沉,他压抑着诸多情绪,没有打断谢皇后的述说,只在中途将她拉起,令她安坐于榻上。
尽管早知谢濂为首的士族势力庞大惊人,然若非经谢皇后之口,李朗那惯于集中在朝堂、兵马之上的目光,确实不会往后投向他自己的后宫。
据谢皇后说,后宫主事,并不是她这顶着谢家女的皇后,真正操持之人,实为那表面上不问世事的太后。
谢家自打助东楚宗室划江开国,牢踞江左,疆域推到淮河边界之后,地处江南的淮南盐场便一直其族主理,无论煮盐营运,乃至征税,皆是代官家一手独揽,数年下来,不说富可敌国,却真是家财万贯、金玉满堂。
李朗近年已在慢慢削弱谢家的势力,自也包括借国威敛财的手段,就他所知,谢濂囤下的这些钱财,除去打通朝堂关节,打点京师上下外,还在偷偷豢养死士。
当日正是因为忧心赵让为谢家暗害,他才不顾一切连夜赶出城外,亲迎这南越归降的僭王。
恍若昨日。
谢皇后并未留意李朗神色的异样,继续道,谢濂为保住李氏唯一的血脉出自谢家,不惜动用重金,暗交予谢皇后,令她贿赂太后,瞒天过海,在整个后宫收买耳目,布下天罗地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