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每天叮叮铃铃的给插好的钢管打分,把不合格的钢管标红。
  季海明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季小冬提议每天给大家发一块钱工钱,不然“乡里乡亲抹不开面”。
  因为季小冬那些“苛刻”的要求,一点儿小小不严的毛病都要求返工,她亲爹听了都想揍她。
  这一块钱给的,一点儿都不亏。
  晚上回来,季小冬咬着笔头趴被窝里“写书”,准备再搞个“兼济牌坊村”的大事儿。
  第54章
  刚开始几天, 每天大家排队领号的时间越来越早。夏天天亮的早,有的恨不得半夜三四点就到季小冬家大门口排队。
  起得太早排队,号是领到了,结果白天干活没精神, 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季小冬只好让季海明出面当恶人, 硬性规定时间, 每天七点开始正式排队。季海明六点五十搬个板凳坐到大门口, 早来的这些人, 一律不给号, 从七点来的那个人开始发!
  第一天这么搞的时候季海明差点挨揍, 所幸七点之后来的人都一个个撸袖子挺季海明。
  到了七月末八月初, 大棚的建设越发步入正轨, 工期也接近了尾声。
  八月二日, 是季小冬的中考成绩放榜的日子。
  季小冬告诉季海明,自己要去学校看榜。
  八十年代, 中考高考成绩还没有后世的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成绩出来后, 由考试院根据准考证号把成绩发到各市、各县, 中考时的成绩一般会分发到各学校。高考时,有时一个学校考不来几个人,为了脸面上好看,通常直接由县里直接发布——用毛笔在红纸上誊抄,张贴在县教育局大门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从此鱼跃龙门,成为天子骄子。
  不得不说,国家包分配,考上大学即是国家干部的八十年代, 多少有些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影子。
  如果以此类比一下,中考大概和考秀才的府试相当。
  季海明俗人一个,同时对季小冬有盲目的信心,听了要去看榜的消息,问:“你是不是能当秀才老爷?”
  季小冬翻翻白眼,这都哪儿跟哪儿。
  “是不是能考第一名?”
  按季海明的想法,如果季小冬能考第一名,不论家里如今多忙,哪怕停工一天,都得陪季小冬去学校看榜!
  考秀才考个第一名也不得了,搁古代都得有人来家报喜。现在没报喜的了,自己一定得去感受下孩子“中举”的喜悦和荣光。
  “不知道。”季小冬看着季海明跃跃欲试十分想跟着去的样子,跟他说:“人家都是学了两三年的,我才上了一年初中,能考上就不错了。”
  也是。季海明听了季小冬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自己看自家孩子好,说不定人家都不赖呢。
  家里这么忙,万一耽误一天工夫,去了一看没考上……
  “你把我送乡上车站就行,我自己坐车去。”
  季小冬虽然跟季海明说不一定能考上,她自己心里却有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