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2 / 4)
春喜说:“那福儿怎么办?”
二娘说:“带着一起出门, 他也该去看看他三姨了。”她又对春喜说:“你把我上次的求子符拿来, 我正好这次一起送去。”她前段时间就给阿石去道观里求求子符了,正准备给阿石送去, 没想阿石已经怀上了, 二娘又惊又喜,当然求子符还是要送得, 希望阿石能一举得男。
王夫人接了王珞下的帖子, 便带着二娘去郑家赴宴,因为崔氏也在, 所以王珞很给面子的给王夫人也下了帖子,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不成器的外孙女,让人先去广安坊接王琼,让她跟她们一起走。王琼穿着新作的衣服,登上国公府的马车,当车辆缓缓驶在广安坊里面时, 又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众人都对孟家指指点点。
王琼已经很习惯了,但每次看到这些人大惊小怪的样子就厌烦,她忍不住想王珞当年是不是也是如此?她又怎么适应这一切的?王琼觉得王珞这人从小行事就矫情,出门就要洗澡,夏天更是天天洗澡,她来孟家也不知道是怎么适应的?
王夫人让二娘和春喜坐一辆马车, 她跟王琼坐一起,她对王琼谆谆教导道:“你这次去郑家不可以再口无遮拦了,郑指挥使如今又兼职羽林大将军,正好管姑爷,你交好王珞,日后也能让姑爷更进一步。”
王琼默默的应了,她也知道孟郎这会在蛰伏期,需要郑玄的扶持,可让她去求王珞,她也做不到,前世她就从来没求过王珞。
王夫人轻叹一声:“你总不能一辈子都住在广安坊吧?等姑爷升职后,你就可以搬离那个地方了。”孙女总说广安坊不好,可是她也不想想她嫁的就是一个寒门武夫,能有这么一栋院子已经很好了,哪能强求更多?
王琼恹恹道:“阿婆,你说他们寒门怎么这么多事?”孟继宗几乎天天都会带朋友回家喝酒,他倒是不会喝醉,但是他那些朋友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非要连舌头都撸不直说话,才愿意走。等他们走了之后,家里一地狼藉,仆妇们收拾的怨声载道,王琼也觉得难受。
她最近怀孕、那农妇也怀孕,孟继宗虽天天都回家,但他情愿睡在下人的倒座房,也不愿来陪自己,让王琼更糟心不已,她就不信他当年是那么对王珞的。王珞生的那个太子,一看就病恹恹的,看着就阴测测的吓人,也不知道王珞是怎么养出来的?她儿子不好吗?各个聪慧健康,不止比那个太子好多少倍!
王夫人叹气道:“谁说这些事只有寒门有?你外翁当年也喜欢呼朋唤友,总要鬼混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只是家里大一点,外院的事就吵不到内院了。”而且家里下人也多,收拾起来也不费劲,就是多花些钱而已,她关切的问王琼:“你的钱还够用?”
王琼的嫁妆不少,即使她将生母的嫁妆变卖了大半,但因王珞发现的早,她损失的大半嫁妆都追回来了,后来王朗又出私房,将王琼变卖的那些嫁妆大部分都赎回来了,王夫人也舍不得外孙女受苦,又补贴了几间铺子,才让王琼出嫁后继续过富裕的生活。
“我还有钱。”王琼说,她嫁给孟继宗后,为了显示自己贤惠,曾主动要将嫁妆交给孟继宗打理,孟继宗没收,但还是问自己借了一笔钱,还写了借条。今年年初,孟继宗将这笔钱连本带利还给了自己,现在家里大半开销都是孟继宗出,王琼偶尔也就给自己做几身衣服、打几套头面而已。思及即将到来的蝗灾,王琼心中微动,“阿婆,你身上还有钱吗?我现在有个好生意。”
王夫人问:“什么好生意?”
王琼压低声音问:“我听说并州附近可能会有蝗灾。”前世蝗灾就是从匈奴那边传来,然后传遍了整个太原郡,据说当时太原郡饿殍遍地,灾民大量往京城涌来,京城好像还有一场内乱,不过良国公府有府兵,家里过的还算太平。
倒是王家过得不太平,还是孟郎带兵来救了大家,所以后来祖母再反对,父亲坚持,祖父也忍着气把王珞发嫁了,好歹没让她担上私奔的名声。不然当初立后,那么多世家想送女儿入后宫,哪里轮的上王珞一个只生了病秧子的世家女为后?
也就是孟郎心里只有王珞,才对别的女人不屑一顾。王琼神色微黯,她没有王珞那么得宠,她也只能努力多生了,她要是能生上五个儿子,就算将来孟继宗对她继续冷淡,她也不怕自己地位不稳,她对孟继宗的人品还是有信心的,他或许不像疼爱王珞那般疼爱自己,但绝对不会丢下妻儿不管的。
王夫人吓了一跳:“你从那里听来的消息?”
王琼说:“您别管我从哪里听来的,我就是听说了,你赶紧趁着现在粮食低多囤点,等价高的时候直接卖了。”
王夫人眉头皱了皱,她倒是没有王珞那种道德底线,但是粮食向来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崔家也算是大族,但肯定比不上郑家、萧家、裴家这种顶级大世家,遇到灾年,往往都是这些家族私庇人口的好年景。崔家能有多少钱?多少粮?怎么敢蹚这种浑水?
王夫人知道外孙女自成亲后,就心心念念想着赚钱,她语重心长的对王琼说:“阿宝,这种事我们就别掺和了,我们家业太小,也赚不到多少钱,反而容易被人当替罪羊顶罪。”
王琼不服气的说:“我们偷偷摸摸的赚钱,为什么不行?”王珞几年前那次丝绵不就大赚了一笔?等日后她还利用黑石(煤炭)把突厥都掏空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结果那些文官还大肆宣扬王皇后慈善仁爱,乃天下至善之人。
王夫人知道不跟孙女说清这其中的道理,孙女可能会做傻事,她轻叹一声:“你说我们家能有多少钱?又能囤多少粮食?且光囤了粮食就有用吗?还要有人守护,万一真乱起来,家里哪还有什么心思护着粮食?护着人还来不及,所以我们不蹚这浑水了。”
王夫人自知自家手段,让她安安分分赚钱可以,要让她冒险赚大钱,她是不敢的。王夫人暗自腹诽,怎么阿宝和阿石一样,都胆子大得出奇?王珞之前赚丝绵的时,只跟良国公说,王夫人并不知道,直到前段时间王珞又找良国公合作,说是要开书铺,良国公手上没钱来问王夫人要,王夫人才知道这丫头之前胆子有多大。
借了钱庄的钱去卖丝绵,王夫人听着就头晕,万一要是亏了,这丫头想怎么办?倾家荡产还吗?所以听说开书铺,王夫人下意识的就想否决,偏偏良国公对这外孙女莫名信任,应是从她手里扣了五万贯,又自己添了十万贯,偷偷的送到了外孙女城外的庄子上。
祖孙两人还煞有其事的写了一份契约,说好了要分多少股给老头子,什么五年之内不分红,五年之后按照比例分红之类的。王夫人真觉得老头子是鬼迷心窍了,卖书能卖多少钱?可是老头子被那丫头迷了心窍,她想着王珞带来的资源,也就睁眼闭眼了。
王夫人来镇国公府时,沈夫人带着世子夫人杨氏也一起来了,王珞既然请了姐妹、外祖母,也不会忘了娘家人,不然大家说起来也难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跟前世那种自己房门一关,邻居家姓什么都不知道的社会不一样,很多事还是要讲究点的。
沈夫人跟王夫人自然是亲热的,杨氏也拉着崔氏的手说的不停:“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阿崔现在容光焕发,要在外面我都不敢认你了。”
崔氏被杨氏夸得难得脸红了,不过她的确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天天跟着女儿进补,女儿不见胖,她反而胖了些,不过她这个年纪,即使稍稍有些胖也好看,反而更显少妇韵味。沈夫人看了儿媳好一会,要不是儿媳带着儿子住在国公府邸,这别院也在内院,她非怀疑媳妇后面有人不可,这样子滋润的也太好了。
崔氏对杨氏说:“都是阿石,总说自己喝不完那些补汤,非要跟我一起喝,结果她没胖反而我胖了。”崔氏对王珞也是操心,话说谁家孕妇跟她这么折腾,即使怀孕了,也不见她安分,还天天跳舞,上回看她仰躺在地上,两只手撑住整个人在地上一动不动,崔氏吓得脸色都变了,说来还是女婿淡定,把女儿抱了起来。
崔氏现在是真觉得找个老男人好,看姑爷对女儿多好?当然老男人要姑爷那种没成亲过的,要是成亲了就不行了,王朗这种老男人崔氏越看越厌烦。她也暗暗庆幸,女儿怀孕的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着照顾女儿的借口留在郑家。 ↑返回顶部↑
二娘说:“带着一起出门, 他也该去看看他三姨了。”她又对春喜说:“你把我上次的求子符拿来, 我正好这次一起送去。”她前段时间就给阿石去道观里求求子符了,正准备给阿石送去, 没想阿石已经怀上了, 二娘又惊又喜,当然求子符还是要送得, 希望阿石能一举得男。
王夫人接了王珞下的帖子, 便带着二娘去郑家赴宴,因为崔氏也在, 所以王珞很给面子的给王夫人也下了帖子,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不成器的外孙女,让人先去广安坊接王琼,让她跟她们一起走。王琼穿着新作的衣服,登上国公府的马车,当车辆缓缓驶在广安坊里面时, 又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众人都对孟家指指点点。
王琼已经很习惯了,但每次看到这些人大惊小怪的样子就厌烦,她忍不住想王珞当年是不是也是如此?她又怎么适应这一切的?王琼觉得王珞这人从小行事就矫情,出门就要洗澡,夏天更是天天洗澡,她来孟家也不知道是怎么适应的?
王夫人让二娘和春喜坐一辆马车, 她跟王琼坐一起,她对王琼谆谆教导道:“你这次去郑家不可以再口无遮拦了,郑指挥使如今又兼职羽林大将军,正好管姑爷,你交好王珞,日后也能让姑爷更进一步。”
王琼默默的应了,她也知道孟郎这会在蛰伏期,需要郑玄的扶持,可让她去求王珞,她也做不到,前世她就从来没求过王珞。
王夫人轻叹一声:“你总不能一辈子都住在广安坊吧?等姑爷升职后,你就可以搬离那个地方了。”孙女总说广安坊不好,可是她也不想想她嫁的就是一个寒门武夫,能有这么一栋院子已经很好了,哪能强求更多?
王琼恹恹道:“阿婆,你说他们寒门怎么这么多事?”孟继宗几乎天天都会带朋友回家喝酒,他倒是不会喝醉,但是他那些朋友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非要连舌头都撸不直说话,才愿意走。等他们走了之后,家里一地狼藉,仆妇们收拾的怨声载道,王琼也觉得难受。
她最近怀孕、那农妇也怀孕,孟继宗虽天天都回家,但他情愿睡在下人的倒座房,也不愿来陪自己,让王琼更糟心不已,她就不信他当年是那么对王珞的。王珞生的那个太子,一看就病恹恹的,看着就阴测测的吓人,也不知道王珞是怎么养出来的?她儿子不好吗?各个聪慧健康,不止比那个太子好多少倍!
王夫人叹气道:“谁说这些事只有寒门有?你外翁当年也喜欢呼朋唤友,总要鬼混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只是家里大一点,外院的事就吵不到内院了。”而且家里下人也多,收拾起来也不费劲,就是多花些钱而已,她关切的问王琼:“你的钱还够用?”
王琼的嫁妆不少,即使她将生母的嫁妆变卖了大半,但因王珞发现的早,她损失的大半嫁妆都追回来了,后来王朗又出私房,将王琼变卖的那些嫁妆大部分都赎回来了,王夫人也舍不得外孙女受苦,又补贴了几间铺子,才让王琼出嫁后继续过富裕的生活。
“我还有钱。”王琼说,她嫁给孟继宗后,为了显示自己贤惠,曾主动要将嫁妆交给孟继宗打理,孟继宗没收,但还是问自己借了一笔钱,还写了借条。今年年初,孟继宗将这笔钱连本带利还给了自己,现在家里大半开销都是孟继宗出,王琼偶尔也就给自己做几身衣服、打几套头面而已。思及即将到来的蝗灾,王琼心中微动,“阿婆,你身上还有钱吗?我现在有个好生意。”
王夫人问:“什么好生意?”
王琼压低声音问:“我听说并州附近可能会有蝗灾。”前世蝗灾就是从匈奴那边传来,然后传遍了整个太原郡,据说当时太原郡饿殍遍地,灾民大量往京城涌来,京城好像还有一场内乱,不过良国公府有府兵,家里过的还算太平。
倒是王家过得不太平,还是孟郎带兵来救了大家,所以后来祖母再反对,父亲坚持,祖父也忍着气把王珞发嫁了,好歹没让她担上私奔的名声。不然当初立后,那么多世家想送女儿入后宫,哪里轮的上王珞一个只生了病秧子的世家女为后?
也就是孟郎心里只有王珞,才对别的女人不屑一顾。王琼神色微黯,她没有王珞那么得宠,她也只能努力多生了,她要是能生上五个儿子,就算将来孟继宗对她继续冷淡,她也不怕自己地位不稳,她对孟继宗的人品还是有信心的,他或许不像疼爱王珞那般疼爱自己,但绝对不会丢下妻儿不管的。
王夫人吓了一跳:“你从那里听来的消息?”
王琼说:“您别管我从哪里听来的,我就是听说了,你赶紧趁着现在粮食低多囤点,等价高的时候直接卖了。”
王夫人眉头皱了皱,她倒是没有王珞那种道德底线,但是粮食向来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崔家也算是大族,但肯定比不上郑家、萧家、裴家这种顶级大世家,遇到灾年,往往都是这些家族私庇人口的好年景。崔家能有多少钱?多少粮?怎么敢蹚这种浑水?
王夫人知道外孙女自成亲后,就心心念念想着赚钱,她语重心长的对王琼说:“阿宝,这种事我们就别掺和了,我们家业太小,也赚不到多少钱,反而容易被人当替罪羊顶罪。”
王琼不服气的说:“我们偷偷摸摸的赚钱,为什么不行?”王珞几年前那次丝绵不就大赚了一笔?等日后她还利用黑石(煤炭)把突厥都掏空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结果那些文官还大肆宣扬王皇后慈善仁爱,乃天下至善之人。
王夫人知道不跟孙女说清这其中的道理,孙女可能会做傻事,她轻叹一声:“你说我们家能有多少钱?又能囤多少粮食?且光囤了粮食就有用吗?还要有人守护,万一真乱起来,家里哪还有什么心思护着粮食?护着人还来不及,所以我们不蹚这浑水了。”
王夫人自知自家手段,让她安安分分赚钱可以,要让她冒险赚大钱,她是不敢的。王夫人暗自腹诽,怎么阿宝和阿石一样,都胆子大得出奇?王珞之前赚丝绵的时,只跟良国公说,王夫人并不知道,直到前段时间王珞又找良国公合作,说是要开书铺,良国公手上没钱来问王夫人要,王夫人才知道这丫头之前胆子有多大。
借了钱庄的钱去卖丝绵,王夫人听着就头晕,万一要是亏了,这丫头想怎么办?倾家荡产还吗?所以听说开书铺,王夫人下意识的就想否决,偏偏良国公对这外孙女莫名信任,应是从她手里扣了五万贯,又自己添了十万贯,偷偷的送到了外孙女城外的庄子上。
祖孙两人还煞有其事的写了一份契约,说好了要分多少股给老头子,什么五年之内不分红,五年之后按照比例分红之类的。王夫人真觉得老头子是鬼迷心窍了,卖书能卖多少钱?可是老头子被那丫头迷了心窍,她想着王珞带来的资源,也就睁眼闭眼了。
王夫人来镇国公府时,沈夫人带着世子夫人杨氏也一起来了,王珞既然请了姐妹、外祖母,也不会忘了娘家人,不然大家说起来也难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跟前世那种自己房门一关,邻居家姓什么都不知道的社会不一样,很多事还是要讲究点的。
沈夫人跟王夫人自然是亲热的,杨氏也拉着崔氏的手说的不停:“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阿崔现在容光焕发,要在外面我都不敢认你了。”
崔氏被杨氏夸得难得脸红了,不过她的确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天天跟着女儿进补,女儿不见胖,她反而胖了些,不过她这个年纪,即使稍稍有些胖也好看,反而更显少妇韵味。沈夫人看了儿媳好一会,要不是儿媳带着儿子住在国公府邸,这别院也在内院,她非怀疑媳妇后面有人不可,这样子滋润的也太好了。
崔氏对杨氏说:“都是阿石,总说自己喝不完那些补汤,非要跟我一起喝,结果她没胖反而我胖了。”崔氏对王珞也是操心,话说谁家孕妇跟她这么折腾,即使怀孕了,也不见她安分,还天天跳舞,上回看她仰躺在地上,两只手撑住整个人在地上一动不动,崔氏吓得脸色都变了,说来还是女婿淡定,把女儿抱了起来。
崔氏现在是真觉得找个老男人好,看姑爷对女儿多好?当然老男人要姑爷那种没成亲过的,要是成亲了就不行了,王朗这种老男人崔氏越看越厌烦。她也暗暗庆幸,女儿怀孕的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着照顾女儿的借口留在郑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