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将至1-2(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研究?放松身心?孟然不免不悦起来:“白教授,这件事不是儿戏。”
  她知道大部分聪明人总是极为自信的,尤其像白烨这样的顶尖心理学家,大概觉得自己能轻易看穿凶手的行为,不把他收到的“杀人预告”当回事。
  但现实并不像推理小说里写的那样,依靠主角的聪明才智灵光乍现,就能轻松抓到凶手。现实中,破案需要的是枯燥冗长的排查走访,需要的是精细频繁的现场勘看,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
  “孟警官觉得我在说大话?”
  (
  女孩还没开口,他轻轻勾起唇角:“孟警官要是不介意,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凶手的年龄应该在20至40岁之间,男性。财政及家庭状况不佳,对社会抱有极强的仇恨心。性格暴躁易怒,可能患有一定的心理疾病。”
  “从凶手留下的‘作案签名’看,凶手受到电影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大,判断其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许是基督徒。”
  “凶手为游荡型连环杀手,犯罪冷却期不长,选取目标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假若三起案件的尸体发现地点都是第一案发现场,那凶手的心理支撑点应该在以天海市电视台为中心,半径五百公里内的范围。”
  ……男人温润的声音徐徐回荡着,一开始孟然还有些不以为然,渐渐地,越听,她的目光便越发锐利。
  而坐在她旁边的齐天已经呆住了,嘴巴不由自主张大,在听到白烨说:
  “虽然是随机作案,不过我认为,第一起案件是突破口。”
  ——齐天立刻脱口而出:“为什么?!”
  “我看过第一起案件的新闻报道,假若媒体报道无误的话,被害人的尸体是在驾驶席上找到的。”
  “也就是说,凶案发生在车厢内,所以,要么凶手一开始就在被害人的车内,要么就是中途上车。不管是哪一点,都很蹊跷。”
  ……没错,就是这样。默默地,孟然在心里点了点头。
  (
  这也是一开始李东森的尸体被发现后,警方第一时间判断是熟人作案的最重要原因。不是熟人,李东森不会让对方上自己的车,即便是中途拦车,可深夜无人的马路上,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停下来。
  随后两起案件的发生已经将熟人作案的可能性降到了极低,警方也调阅过李东森的车离开公司后,一路上能被摄像头拍到的全部视频——
  他的车上,一开始是没有人的。
  情不自禁地,女孩将身体往前倾了倾:
  “这些信息,都是你根据新闻报道推测出来的?”
  “是的,”白烨放下茶杯,“我对这桩案子很感兴趣,还特意问过一些传媒界的朋友。”
  无论如何,仅凭新闻报道就能做出如此详尽的“犯罪侧写”,足以说明这个男人的敏锐。他的“侧写”与警方得出的结论几乎没有区别,只除了在凶手的年龄判断上不够精确——但他看不到内部资料,眼下的推论已足够完美。
  “那,你觉得,李东森为什么会让凶手上他的车?”
  (
  “第一个可能,他们认识。”
  见女孩挑了挑眉,白烨只是微微一笑:“第二个可能,凶手的身份,会让大部分人对他降低警惕心。”
  “……什么身份?”
  “清洁工?外卖送餐员?警察?军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