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四十四章
  顾南当初怕这信落到旁人手上, 为求谨慎并未在信上留下两个人的名字,她当时就觉得罗生时常看她抄书,一定认得出她的字。
  信的第一句话便是‘吾夫可安好?’
  罗生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个夫字,只觉得心里又暖又涩。
  顾南将自己与已经在京城安顿下来一事跟他说了, 而后又询问了他的处境, 并安抚他一定会想办法把他救出去, 让他稍安勿躁。
  顾南一届凡夫俗子,她想要将罗生从宫中救出去谈何容易?但是罗生见她字字句句却是知道这人是真的在努力想办法, 也相信她是真的做得到。只是他却不愿意让顾南冒这个险,他这些日子也在寻求脱身之法, 眼下他想活着出宫自然是难事, 女皇不可能放他走,但若是假死脱身,却未必没有机会。
  罗生听师傅说过这假死药, 虽然药方残缺不全他也不曾真的炼制过, 但仍可尝试一二, 虽然此办法也有风险, 但却能够免除顾南受到牵连。
  短短的一封信罗生看了许久,最后他写了一封回信,信上表明自己一切安好, 让顾南不要担心,罗生心知自己若是什么都不说让顾南干等她怕是等不下去的,于是稍微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表示他准备找个时机试试,让顾南先不要轻举妄动。
  罗生将信交给凌肃的时候向她道谢,他以为凌肃会胁恩求报,趁机再次问他女皇的病情, 不料她却只是笑道:“当初是我将你们分开的,如今替你们传个信也是应当,你不必如此。”
  罗生心知凌肃能长期以来跟在女皇身边并一直备受宠信定然是个心思不一般的人物,于是见她这么说也没再多接话。
  顾南收到罗生的信之后松了一口气,只是虽然见到了罗生的安慰之言,她没亲眼见到罗生总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而且她还不知罗生到底要如何脱身,心中担忧他以身犯险,心中总是有些惴惴。只是罗生信上写了让她勿要再有动作,以免惹祸上身,她便也不好再轻举妄动,而且传信一事也不好总劳烦凌肃,若是被发现了就更是大难临头,所以她便也不再回复,只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凌天觉得自己即使继承了爵位没有实权也配不上七皇子,所以应当努力才是,只是这努力的方向……她虽说生在武将世家,但是她武艺方面天赋远不如凌肃,而且又不爱用功,所以武艺不精。至于文的……她就更不行了,虽然她喜好簇拥风雅,但是真让她自己写诗作赋她却是来不了的。
  凌天左思右想,最后觉得人生大事方面还是要问问姐姐的看法才好。
  凌肃对妹妹的上进是求之不得的,所以无论从文从武她都会支持,不过她母亲以前就是个武夫,如今她也是走的武官之路,家中的人脉多是武官人脉,若是凌天想要做文官家里怕是出不上什么力。而且凌天性格单纯,没有弯弯绕绕的想法,她这性子其实并不适合当文官。
  凌肃犹豫片刻,最后还是让她先尝试从武艺方面入手,并鼓励她参与武官选拔。
  凌天见姐姐支持,也就开始尝试着去做。
  府上几个武师父得了凌肃的命令,每天将凌天从早到晚操练的哭天喊地。
  顾南与罗生通信后心中有了底,见凌天忙于习武便也没有在跟方文斌找上门去。
  这段时间来找她画画的人络绎不绝,她倒也变得越发忙碌起来,只是偶尔空闲时刻她还是忍不住去想罗生。她如今也算是小有收获了,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应当用不了一两年她就能在京师买下一套房子,具体在哪儿落脚还要再看,到时候也不一定会留在京城,不过多赚些钱总是没错的。她现在对于生活在哪儿其实并不太在意,只要有罗生作陪即可,所以这件事她还是打算看罗生的意思。
  凌天安生了没几天就听闻因着这两日落雪,相府长女已经发下请柬,邀请名人雅士举办赏梅雅集,七皇子也受邀前往。
  凌天顿时就来了兴致,拉着方文斌和顾南一同商议到时候怎么给七皇子留下好印象。
  凌天跟七皇子其实也算是认识,而且两人见面也有数次了,只是凌天一见到七皇子就紧张,好多次都想跟他聊天又不知该说什么,于是这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自己的心意却始终没能表达出来。
  三个人密谋了一晚上,等到次日早晨便各自换好衣服一同驱车前往相府的一处别院。
  顾南和方文斌虽然没有请柬但是由凌天一路带着进入内里倒也无人上去盘问为难。
  此处别院依山而建,院内有一整片蔓延的梅林,此时红梅含苞白雪压枝头,倒当真可算是一景。
  此时来的人已经不少,有数人正站在梅林一边赏梅一边对诗,另外的人则三三两两的聚在暖阁内,暖阁内设数个案牍,有人提笔作画,也有人留下诗词墨宝,倒着实是一派文雅风流之相。
  凌天先带两人去见过相府长女,而后三人便一同进了暖阁。
  顾南有些畏寒,一路走来身上觉得颇冷,进入暖阁感受到周围的暖意,方才觉得好了些。而这时她隐约闻到屋内淡淡香气,她四下环顾,这才发现这屋内桌子上放了数瓶剪插好的梅枝,顿时了然这香气是从哪儿来的了。
  屋内置了数个炭盆,这又香又暖的滋味倒当真是让人觉得舒服。顾南心中暗暗记下,心道等罗生回来了她也这么办,让罗生感受一番这又香又暖的滋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