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708【结庐而居】(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哪天死了,是可以立祠拜祭的,接受朝廷封敕得祀香火。
  只看眼前这些官员的态度,就知道宋公子有多受尊敬。贵州布政使主动上前,规规矩矩作揖行礼,哪有半点文官对土司的鄙视?
  又有几位昔日同窗过来相见,他们始终没考上举人,各自找到营生过正常日子,且大部分在贵阳书院当老师,主要传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黔中王门,已发展成心学主要流派之一,遵循王阳明的早期学术观点,特别强调“证心”和“笃行”,也就是“知行合一”。他们也懒得跟外省的心学交流,甚至懒得去考科举,自发在贵州到处创办书院,以书院为基地迅速占领话语权。
  反而是王渊的物理学,在贵州一直影响力不大。就算有,也主攻数学和天文,力学、机械、化学等分类,几乎没人愿意去碰。
  “宗鲁兄,你不是在外为官吗?”王渊有些惊讶。
  陈文学解释道:“心学传播天下,难免良莠不齐。我已辞官回乡,专注传播心学正宗,现为贵阳书院的山长。”
  王渊说道:“原来如此。”
  这些都是心学狂信徒,而且是从龙场追随王阳明的第一批弟子。他们并不认可五花八门的心学流派,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甚至有些鄙视王渊另起门墙。
  在街上耽搁好半天,王渊终于来到大哥家中,那是王猛在贵阳城置办的宅第。
  王姜氏站在门后一直等待,听到外面的喧哗声,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往外走。待得近了,她声音颤抖道:“渊哥儿。”
  聊聊三个字,听得王渊眼眶湿润,连忙上前扶住:“阿妈。”
  王渊虽是穿越者,但直接穿在娘胎里,被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仕途多年,母亲已头发斑白,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岁月流逝,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渊亦被击中内心柔软。
  王猛说道:“阿妈,先进去再说。”
  王姜氏被王渊搀扶着去堂屋,刚刚坐定,又从卧室拿出一堆布鞋。有给儿子的,有给儿子的,还有给孙辈的,也不知这些鞋已做好了多少年。
  贵州,实在太远,进京一趟不容易。
  第二天,王渊让妻儿都换上新鞋,穿着前往穿青寨给父亲扫墓。
  又是一番物是人非,方寨主已经病故,儿子方正继承寨主之位。刘木匠中风躺在床上,不过他的次子,已经考上举人,跟长子刘耀祖一样有出息。
  袁家父子皆不在,袁刚也病死了,袁志是宋氏家将,袁达在边镇当总兵。
  就连王渊的同龄人,也有很多搬去山下,毕竟山里土地贫瘠。
  入眼所见,多为生面孔,王渊反而成了贵客。
  请人将以前的旧房子重修,王渊就在山里住下来,也算是结庐而居为父亲守丧。孩子们只逗留一月,便纷纷返回京城,只有宋灵儿和黄峨留下来。
  又在山上起一书院,王渊每天抽几个小时,亲自教穿青寨的孩童读书,闲暇时候则继续完善经济学理论。
  宋灵儿倒是挺自在,仿佛回到少女时代,见天拉着黄峨去打猎,可惜没找到以前喂养那只熊猫。
  听说当朝太师在山中结庐讲学,贵阳富户纷纷把子弟送来读书,许多贫寒士子也自发前来求学。不到两月,穿青寨便热闹起来,仅王渊新收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宋公子也经常进山,讨教一些物理学知识,还请王渊教他如何做实验。
  黄峨被宋灵儿折腾得够呛,实在不想再去打猎了,竟被宋公子聘去宋氏族学做物理老师。于是乎,黄峨也焕发青春,不用想着相夫教子,每天授课、读书、写诗,还在宋氏族学建成了一个实验室。
  对于宋灵儿来说,这样的日子最自在,犹如动物被放归山林。
  对于黄峨来说,这样的日子也很舒服,她仿佛成了归隐田园的女隐士。
  就是苦了京中几位妾室,三年都见不到丈夫,除非她们专门跑来贵州一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