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粉丝中最不可思议的人_153(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烟大,我先走一步。”她右手成掌,在鼻端扇了扇,笑道。随即转身离开了这个位置,往录制现场的正门走去。
  秦雯在后面嗤笑了一声,自言自语了一句:“有意思的人。”
  ……
  彼时,彩排的现场,谢韵之正在照着流程走过场。走过场并不困难,这个节目的重头在于学员的现场表演和导师的点评。一遍流程走过去很顺畅,随即导演就找到了四位导师,私下开起了小会。
  “四位老师,我长话短说,咱们这个节目也是需要一点戏剧冲突的。各位各自对演技的理念有什么看法?看看能不能营造出一些理念上的对抗。”总导演王永师半点不含糊,上来就开门见山,因为都是圈内人,在这一行混了那么久了,什么不懂,说话也没必要弯弯绕。何况导师之间的理念冲突,本就是很正常的事,这也能促进观众去思考和理解演技为何。
  四位导师成扇形围着导演,谢韵之在最左侧,她右手边站着宋冬青,宋冬青与刘亦峰紧挨着,最右侧则是章行健。这个站位,也是刘亦峰和宋冬青刻意为之,这两位老演员也都知道章行健不是什么好货,欺负过谢韵之,在这样的场合下共事,谢韵之压力不小,故尽量能把他和谢韵之隔开便隔开。
  “宋老师,您最年长,您先说。”导演提出问题后,章行健第一个发话,客客气气请宋冬青说。
  宋冬青瞥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演技,本身是塑造角色的方法,因而不论你的演技是通过技巧还是通过直觉灵感,总之只要是能将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传达到观众的心里,那就是好演技。”
  王导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刘亦峰问道:
  “刘老师怎么看?”
  “宋老师说得很对,我没有意见。”刘亦峰的回答很简略。
  王导又看向章行健,章行健笑了笑,道:“既然两位老师意见一致,那我就提一点不同的意见吧。我觉得戏剧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必然高于生活。艺术化的处理是必要的,因而演技要体现的不仅仅是能把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比如你去演一个平凡市井中的小人物,你把这个人物原原本本表现出来,让观众觉得这好像就是他邻居家的大爷大妈,这是不够的。人物表演更要体现出艺术的表达,所以哪怕表演超出人物本身的行为范畴,显得夸张,只要是在艺术上有所突破,都是值得肯定的。”
  他这话说得好像就是他自己,章行健的表演本身就属于那种用力过猛的类型,人物演出来会显得夸张,但他情感拿捏非常到位,各种情绪的收缩和爆发节奏都极好,所以虽然人物演出来有些疯疯癫癫的,但却很是深入人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他的这种表演方式,刚好契合罗铮罗大导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导演风格,两者相辅相成,算是圈内出名的黄金搭档。
  能有不同意见是最好的,王导向章行健投去赞赏感激的目光,随即最后看向谢韵之,询问她的意见。
  谢韵之思索片刻,回答道:
  “我觉得演技是要配合作品整体风格进行调整的。当然就像宋老师和刘老师说的那样,首先要能把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但同时,演员还要考虑导演的风格、整部剧的美术道具和音乐渲染,综合之下判断自己表演的度在哪里。我觉得有这种整体性的思考是最重要的,个人风格强烈的演员确实值得赞赏,但我觉得拍一部好片子是大家集体劳动的成果,应该所有人往一处使劲儿,这样才能带来整体效果最佳的作品。”
  谢韵之的这个观点并不违背宋冬青和刘亦峰的观点,是在他们观点之上的补充,但显然是在和章行健唱反调。王导心中暗暗思忖,谢韵之和章行健起冲突,应该是可以预料的事。但宋冬青这个老狐狸分明不想卷进来,一直在和稀泥,刘亦峰可能会暗暗偏向谢韵之,与章行健形成某种不鲜明的对立立场。这样就够了,戏剧效果达成了。到时候节目录制完毕剪辑的时候,只要尽量突出谢与章之间的冲突,便能提高收视率。
  “好,多谢各位,下午录制时,请大家坚持自己的立场,有话直说,我们需要的是碰撞。”王导下了命令。
  彩排又走了一遍,时间已经过了12点,所有节目组成员暂时结束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一起涌向休息室、化妆室和食堂。员工们去吃食堂了,被邀请来的明星自有专人送餐上来到休息室,而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或初出茅庐的素人们,化妆室则就是他们午间休息的所在。
  谢韵之分到了一间化妆室,樊澄在后台接到了她,她们先并肩去了休息室,不多时蓝依依也赶了过来,紧随其后的是电视台食堂的送餐人员。
  “饿死了饿死了。”蓝依依嘟哝着,刚坐下来就迫不及待拆开刚送来的塑料降解餐盒,拆开筷子开始准备吃饭。
  樊澄拿起筷子帮谢韵之分菜,四菜一汤一人份,谢韵之没有提特别的要求,而食堂给的分量极为丰盛,她实在吃不下,必须樊澄和蓝依依帮着她吃。
  “怎么样?姓章的有为难你吗?”樊澄手上分着菜,嘴里问道。
  “没有,这才刚开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没那么容易对我撕破脸皮。”谢韵之轻声道,声线慵懒。她看上去有些犯困的模样,不是因为睡得少,而是因为昨天睡太多了。
  樊澄掂量了一下饭盒,觉得重量差不多,便把分好的饭盒递给了谢韵之,她自己也摘下口罩开始吃饭。谢韵之拿起筷子开始小口小口的吃,吃了没几口,发现樊澄耳畔的发丝散落了下来,便随手帮她别到了耳后,顺便用食指指背在她面颊上蹭了蹭,以示亲昵。
  “对了韵之,你知道秦雯吗?”樊澄看着她问。
  “晴雯?什么晴雯?”谢韵之一时间被问到了,还以为樊澄是在说红楼人物晴雯。樊澄虽然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普通话一级甲等,但毕竟是在上海长大,个别字会前后鼻音不分,尤其是爱把后鼻音发成前鼻音,作为首都人的谢韵之对这点十分敏感。不过这是樊澄的潜意识条件反射造成的,并非是她本人不知道这个字的正确读音。
  “我刚在后台等你,有个叫秦雯的女人来找我搭话。她说她不是第一期比赛的学员,还说她是首都人艺的话剧演员,她认识你。”
  “啊!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人。”谢韵之记忆深处逐渐浮现出一张稍显模糊的面孔,“好像是个挺高冷的女人,对人爱搭不理的。我前两年一直在和人艺合作一部话剧,大概每个月都会巡演一次,她是后来加入的,演了一个配角,我和她没有搭过戏,但对她还算是有些印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