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1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里,谢尚顿了顿,忽然叹了口气:“也就是会稽还能办舞乐,我路上经过吴兴、吴国,官署仓廪都被焚烧一空,民间富庶之家亦遭抢掠。还记得去年从建康入东郡,二吴繁华富丽,畛畷无数,远胜于会稽,仅仅一年之间,二吴破败涂地,会稽歌舞升平,世事真是难料。”
  他这么一说,众人的情绪也不由跟着消沉下去。
  谢奕道:“府君毕竟曾掌国之西蕃,又出身琅邪王氏,出镇会稽本就降格,早一年代行扬州刺史事接管三吴军事,如今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了。”
  谢尚心说那可未必,东线一败再败,虽然领兵的是庾冰和虞潭,但下任命的可是王舒自己,这个用人不当的责任是逃不掉的。不过他向来七巧玲珑,不愿给人难堪,为叔父家诸弟分说道:“当时苏峻未反,庾公岂会同意拱手让出扬州。况且南人素来难治,若非如此,临海、新安两县叛乱,王府君也不用特意把王允之调回来平乱。”
  不过他也看出众人情绪不高,幼弟们听这些内情又有点懵懂,这是必须有对朝局的了解把握与政坛见识才能理解的东西,仅靠天性聪明无用。因此他没有细说,把话题拉回信笺本身:“王晏之出事,我也不便再找王允之,后来是托刘主簿找了孔家的人,走海路去的徐州,回程又要另外安排,绝没有这般快法,而且看褚季野的用词,不像是先收到我的信才提笔回复。”
  谢真石以手轻支下颌,秀目凝睇:“会不会是你和王允之提过,他让去徐州的信使打听过褚家,没告诉你。”
  “王允之哪会那么体贴。”
  谢尚的语气有些酸溜溜的。他们姐弟分别和王家兄妹交往,有姐姐对比的谢尚时常觉得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把王允之当朋友。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王允之的性格使然,并非故意如此,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他就是那个经常被伤害的人。
  忽听坐在对面的谢安忍俊不禁般开口,语速仍是慢悠悠的:“真石姊姊会这般想,应当不是无缘无故?”
  “啊,因为山、就是王琳琅办事,常常喜欢出人意外,又很擅长为人着想。有时候我自己都还没想到,她已经先帮我办好了。王允之是她的兄长,所以我本以为王允之也是这个性格。”
  阿姊,能不说这个了吗?
  再说下去他真的要嫉妒了。
  等等……
  “我的确和王允之说过此事,王允之一见面就问了他妹妹,但只是问了那一句而已,他连理由都没说……”
  谢万本来只是随便听着,但谢安一开口,他立刻顺着谢安的话将整件事在脑子里串了一遍,谢尚话音未落,他就扬声道:“仁祖兄长为了这件事人都在御亭了,还需要理由吗?”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谢尚握紧手心,隐藏住心里的震动,勉强维持如常笑容道:“阿万所言甚是有理。事情多半就是如此了,下次见面要向她当面道谢才好。”
  谢真石横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她以为弟弟是让她不要忘记道谢。
  谢尚想起离开御亭之际对方那一句期待于建康再会的话来,动了动嘴唇,到底沉默下来。
  晚宴结束,谢尚与姐姐谢真石一起告辞返回自家,谢裒家几人也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房间。
  谢万和哥哥谢安住得近,进门前拉住哥哥谢安的袖口,向他表达不满:“阿兄,你知道坐在从兄对面更好,为什么不告诉我?”
  谢安微微讶异,但他向来喜欢弟弟的直率,因此莞尔微笑:“好,以后提前告诉你。”
  作者有话说:
  [1]:谢安、谢万同年出生,感情好得异乎寻常,另外谢安、谢万和谢尚、谢真石一样,表字都以石结尾。所以这里推断嫡母所出之子皆以石为表字,两人同母双生,谢万相对体弱。不过史籍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两人孪生,更大可能是生母不同,只当做这篇文里的设定就好。
  第17章 青青陵柏(一)
  咸和三年秋,东线战事基本稳定。
  王琅咨询姜尚,认为没必要把精锐白白折损在苏峻的硬旅上,两败俱伤,最好还是能将这些擅长骑战的悍勇之士俘虏下来,收归己用。于是力劝监察浙东军事的王舒将前锋控制在曲阿、延陵,修筑壁垒抗拒敌人,等待时机。
  苏峻麾下多是北人,对深入南方也有些忌惮,向东焚烧抢掠一阵已属满意,被王琅策划的两场奇袭回击之后退回西边,与东军沿太湖相互对峙,不再交战,而将主力放到西面,攻击以荆州陶侃、江州温峤为主组成的联盟军。
  荆州、江州两地的士卒都是南人,擅长舟船水战,不善步战。与苏峻麾下的士兵多次交锋,没有寸功,军心不免动摇,从建康逃到西军的士人们也纷纷描述苏峻军的强盛,认为他“狡黠而有胆识,士卒骁勇,所向无敌。倘若上天能讨伐有罪之人,那么他终将灭亡。如果只从人事方面来说,则不易翦除。”直到陶侃麾下有名的勇将毛宝率领一支偏师烧毁苏峻囤积在句容、湖孰的军备积蓄,西面联军才没有像讨董联盟一样自行瓦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