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二)(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了对了——”他似乎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在闲聊中这是好的预兆——起码他对我们的对话还没有丧失兴趣。
  他说:“伊君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太宰先生是说在坍塌的房屋下抢救出来的稿纸吗?”
  “只写了一半吧?”他说,“回来之后有继续写吗?”
  “还没有。”碰上了这些事,思路已经被打断了。我也意识到还有不少能继续完善的东西,“也许会重新修改一下内容再投稿了。”
  “其余的文章没有投稿试试吗?杂志社那边怎么回复?”他像是笃定我已经投稿了。
  “还没有收到全部的回信。”我如实道来:“已经明确拒绝的有《风鸟花月》、《月刊文艺》、《新潮文艺》,基本都是老牌文艺杂志,会被拒绝也不意外。”
  “《新潮》收稿要相对宽松吧?不过,也可能是最近排的太满了。”
  我继续说:“再就是《新月》,虽然没有明确拒绝的,可是从回复来看希望也不大。最后我寄托希望的基本都是中学生为主力的轻文学杂志了,毕竟凭我现在的水准,在严肃文学前只是班门弄斧。”
  “把目标定位通俗小说奖不也挺好吗?”
  他指着吧台旁不起眼的架子。
  上放着好几本磨旧了的读物,两三本通俗小说,和几本中流杂志,这类杂志多半是什么内容都提一点儿的,杂学杂谈或者是随笔趣事,是离大众生活更接近的东西,一般会有一两篇连载文章,作者也能吃的上饭。
  “通俗小说奖么......”虽然太宰先生这么说,其实也很困难。更别提正统严肃文学奖的门槛太高,瞄准通俗小说的作者逐年递增的情况下越发是僧多粥少。
  最后,我以总结的口吻说道:“我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青空blue》和《少年风物》上了。还有一本《月刊奇妙物语》。”
  “贩卖机那本整体并没有什么生涩难懂的措辞,比起通俗,反倒是有点轻文学的味道,我认为投在怪诞故事相关的杂志也不错。只是这么一来,世人就会对伊君的印象定格了。”他说:“出道杂志相当重要,容易让世人的印象就此定格,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路线,《月刊奇妙物语》就不是个好的选择了,我认为《blue》是最优解。”
  “嗯,《blue》在高中生中销量也很好。”
  “这只是其中之一啦。”他说,“《blue》可是和《新潮文艺》是隶属同一家出版社的,作为《新潮》底下专门面对年轻部门的杂志,如果能刊登在上面,以后想以《新潮》为目标也会更合适。这么一来在世人看来,伊君就是‘出身正统’的作家了。太往轻文学靠近,出头虽然容易,可是转型起来也困难。”
  他继续分析起来读者心理:“虽然高中生中也有不少偏爱文学的少年少女,但是谈论起文艺杂志来,在以初高中生为市场的杂志里最为推崇的依然是《blue》,这也是托了它出身名门的福啊。那个年纪的孩子自我意识极强,哪怕是看不同的书,也能成为他们将其余人划为三六九等的尺码,看《blue》的孩子会瞧不起看其他书的孩子——这种情况也是会发生的。”
  “不过,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分明是他自己开的头,漫无目的的说了一通之后,他又将水阀重新关上了。
  他突然从杂志的话题切入到了青少年心理,我自然被吊起了好奇心。
  “太宰的先生高中的时候喜欢读什么?”
  “我吗?什么都读。”他说,“那时候最喜欢青年漫画和儿童漫画。”
  我饶有兴致的问道:“少年漫不行吗?”
  他说:“少年漫的代入感太强了。”
  “代入主人公?”
  “当然不是。”他说,“在十几岁的年纪,比起代入热血故事中一往无前浑身是胆的主人公,那个年纪里自我意识过剩又多愁善感的少年其实更容易代入反派。”
  “唔。”他又说,“当然,我不是在说我自己,我是说那个年纪的、我见过的不少人都是这样,导致我看少年漫画时全无趣味,光是看了开头就对结尾一清二楚了,坏人的手段、目的、最后又是如何被主人公打败,看到一就能猜到十,对连载根本不会有期待。所以我完全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每周期待着新的连载,甚至第一时间跑到书店购买周刊。”
  我津津有味的听着他说自己的事情。
  “那现在呢?”
  “现在也很难说喜欢上。”他说,“但是多少能理解一点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