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躺着抱怨,不如站起来做事(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2015年,崔志万登上了安徽台《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以一篇名为“不抱怨,靠自己”的演讲感动了亿万人,在演讲中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世界就是一面镜子,照映着我们的内心。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崔万志虽然先天残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竟成为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之一,那么身体健全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把时间都花在抱怨上呢?
  与其总是抱怨生活不公、工作不顺,不如在遇到问题时,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们都应该“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我们肯用抱怨的时间去反省自己,早晚能取得自己的成功。
  原一平被称为日本保险业的“推销之神”,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在日本,很多人不知道全日本20家寿险公司总经理的名字,但却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原一平。
  在20世纪30年代,原一平刚刚踏足保险业,那时的他一穷二白,推销能力也很差。有一次,他去一家寺庙推销保险,向一位老僧大讲投保的各种好处,夸夸其谈了一个多小时。但没想到的是,当他说完后,老僧对他说道:“年轻人,虽然你说了很多,但我还是没什么兴趣。”这句话对原一平简直是当头一棒,让他一下子沮丧起来。
  老僧看了看他接着说道:“你要把保险推销给他人,首先要先将他人吸引住。否则,你在这一行的前途堪忧啊。所以,你还是先改变一下自己吧。”
  老僧的话让原一平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僧人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自己一直这样下去,想要在保险业闯出一番天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并且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针对自己的“批评会”,每个月举办一次。
  每次批评会他都会请来5个同事或客户,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帮他指出身上的各种问题。虽然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依然坚持这样做。其实,每一次“批评会”他都不好受,毕竟没有谁愿意听别人数落自己的不是。可是,他还是咬牙坚持着,并将朋友们指出的各种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反思自身、积极改正。
  就这样,他身上的缺点越来越少,人也开始成熟起来,在推销保险时总能给人一种亲切温和之感。最后,他终究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在1939年时,放眼整个日本,再也没人能超过他的销售业绩。并且自1948年开始,连续15年,他的销售业绩都是全日本第一。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业绩很差的原一平没有选择改变自己,而是选择了抱怨,结果会怎样?恐怕他不但卖不出去保险,连自己的人生也会因为过分消极而陷入昏暗中。
  当我们遇到阻碍或者困境时,你可以去咒骂它,但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去战胜它。
  当你想要抱怨生活对我们不公时,想想那些睡在桥洞和天桥上的流浪汉,他们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当你抱怨父母没能耐,无法让你当上什么“二代”时,想想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甚至连父母的爱都没有享受过。当你抱怨爱人如此平凡、毫不美丽时,想想她对你的付出,她是为了帮你照料父母和孩子,所以才没有时间打扮自己。当你抱怨自己的工作多么累人时,想想那些辛勤的农民,农忙时,他们甚至每天要劳作12个小时。
  如果我们总是这样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最后陷入痛苦的只会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一切。我们的生活确实没那么富足,但能让我们吃饱穿暖。我们的父母确实平凡,但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的爱人确实不够美丽,但和我们相伴相知。我们的工作确实累人,但让我们活得更充实。
  与其在这里毫无意义地抱怨,不如努力去改变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变了,变得平和,变得积极,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瑰丽。
  抱怨的心理根源
  人们经常抱怨,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同情,从而得到各种好处。例如原本只是一些小病,但有些人却会故意夸大其词,目的就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享受那种被关爱的感觉。又例如在应聘时,有些应聘者会抱怨说以前的公司有多么不好,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以求得到更好的职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行为就和祥林嫂差不多,总是冲着别人唠叨自己不幸的遭遇,除了招来别人的厌恶外,得不到任何好处,更别说解决问题了。所以最后,她被赶出了鲁家,在穷苦中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还有一些人的抱怨是为了抬高自己。例如:抱怨某人不讲卫生、没有礼貌等,其言外之意是为了与自己形成对比,证明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
  事实上,就算你贬低别人,也不一定显出自己的优秀。因为你的优秀要靠你自己去证明,和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别人好不好是别人的事,你优秀不优秀最终要看的是你自己。也许我们真的没有那些缺点,但在其他方面呢,你肯定还是有不如他人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原本有些很积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总爱抱怨,所以它们被破坏了。当我们的头脑被抱怨的念头充斥时,我们就会将眼下的工作放慢,一味地去为自己抱不平,企图获得别人的支持。如果最后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就会抱怨苍天不公,世事不平。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不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受到影响,就连我们的心情和态度也会被改变。
  有时候,只是一件小事,或者一句无足轻重的话,甚至只是因为一个坏天气,都会引发我们的烦恼,让我们深陷在痛苦的境地难以自拔。
  可是,无论你如何抱怨,事情还是无法得到解决,哪怕是小事。无论你如何抱怨,别人说出的话也不可能收回。无论你如何抱怨,坏天气也不会变好。可见,抱怨是最没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抱怨的毛病。
  首先,我们要懂得“将心比心”。
  从2010年5月1日开始,北京开始正式实施《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这不禁引起大批烟民的抱怨。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与之相比,吸“二手烟”的危害甚至更大。也就是说,当你在公共场所吸烟时,不但危害了你自己的健康,就连你周边人群的健康也同样受到了危害。所以,如果你了解了这点,那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其次,在对待不顺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同一件事,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想法可能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前有位老人,整天愁眉苦脸的。他有两个儿子,老大是卖雨伞的,老二是卖鞋的。每当下雨天时,老人就担心二儿子的鞋卖不出去。每当晴天时,老人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所以,一年下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人总是忧心忡忡的。
  后来,老人向一位哲人求教,自己应该怎么样才能高兴一点儿。哲人告诉他:“你何不换个角度呢?如果是晴天,你就想想二儿子,他的鞋一定卖得不错。如果是雨天,你再想想大儿子,他的伞肯定卖得好。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老人回到家里照着哲人的话做,果然每天都很高兴。
  如果我们遇事能换个角度,结果自然大不一样。如果你听到对方说你的坏话,自然会很生气。此时不妨换个角度,将那些坏话当作对你提出的意见,检讨自己。这样一来,不是更有利于你弥补身上的不足吗?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放弃固执,根据周边的环境做出改变。
  从前,有个人要骑着驴去镇上赶集。途中经过一段陡峭的悬崖,为了防止驴子掉下去,这个人使劲儿把驴往身体里侧推。但他越是这样,驴就越是往外挣。两者谁都不甘示弱,一个使劲儿往里拉,一个使劲儿往外扯。可人的力气哪儿比得上驴的,所以,最后不出所料,这头驴一使劲儿,直接掉到了悬崖底下。痛失财产的主人十分悔恨,如果自己能适当改变一下,放松手里的绳子,那头驴也许反而不会掉下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