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婚丧嫁娶中的面子问题(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03
  婚丧嫁娶中的面子问题
  ◎ 爱情,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在爱情的世界里,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时候,旁人能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只是两个人的身高、长相、学历、经济等外在条件是否匹配,并不能看到两个人内心的交流和感受,更看不到他们给彼此的爱意和温暖。般配与否,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十五年前,赵军在湖北老家和妻子孙婷结了婚,当时,赵军24岁,孙婷23岁。婚后,赵军萌生了外出打拼的想法,妻子很支持。两个人带着几千元钱,离开老家,去了广州。一开始,他们只能四处打工,整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五年过去了,他们手里有了积蓄,一起在水产市场租了个摊位卖海鲜。又过了几年,他们从最初的一个摊位,慢慢发展到六个摊位,生活越过越好。如今,他们有房有车,还有一双儿女,可谓衣食无忧。
  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赵军的梦想,可梦想成真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妻子贤惠能干,下得了厨房,却上不了厅堂。岁月无情,她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可赵军却得到了老天的眷顾,看起来比妻子年轻得多。
  一次,赵军带妻子一起去参加朋友的饭局,一个不知情的朋友说:“伯母来啦?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其他人哄笑起来,有人连忙解释。那个朋友得知是自己误会,连连道歉,赵军满脸通红。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意带妻子一块儿出去了,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因为妻子长得比自己老,赵军整日郁郁寡欢。朋友聚会,大家都带着老婆,看着别人一对对都挺般配,他心里就特别羡慕。
  后来,赵军提出离婚,妻子起初不答应,可见赵军心意已决,妻子便不再坚持,带走了两个孩子,把三个摊位转让出去,离开了广州。
  不久,赵军再婚,娶了一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女孩,每次带着年轻貌美的妻子出去,他都觉得非常有面子。然而,好景不长,妻子虽然年轻漂亮,但脾气也很骄横。赵军一个人在摊位上忙碌,她从不帮忙,家务也从来不做,婚后两年,她没给赵军做过一次饭。因为生活上的琐事,她经常发脾气,让赵军很是头疼。终于有一天,妻子在和他大吵一架之后扔下了离婚两个字。现在,赵军偶尔会想起孙婷,怀念她的温柔体贴,可他知道,孙婷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伊索说过:“很多人都想得到更多东西,可是,他们最终连自己拥有的东西都弄丢了。”这句话可谓“得不偿失”的最佳注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模式并不是只有一种,一双鞋子是否合脚,别人根本无法体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清楚。好伴侣的标准不是和别人比较得来的,关键在于对方爱不爱你,适合不适合你。
  因在《垂帘听政》中成功出演咸丰皇帝,梁家辉一举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得封“影帝”的他,开始了演艺生涯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梁家辉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江嘉年。梁家辉和太太是一见钟情,当时,梁家辉的经济状况很糟糕,不过江嘉年没有介意。交往半年,两个人就结婚了。
  梁家辉说:“举行婚礼时,我所有的存款只有8000元港币,就租了一个饭店的房间,招待双方几个好朋友,也不敢告诉家长,自己伪造了结婚证书,交换了戒指。大概结婚大半年后,经济状况开始改善,那个时候就跟家长坦白,说我们已经结了婚,去办了正式的手续。”
  江嘉年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后来因为一场病,吃了一些含有激素的药物,导致身材严重走样。不过在梁家辉眼里,妻子永远是自己的好太太。
  有狗仔拍到梁家辉和老婆逛街的照片,江嘉年已没有往日的风韵,有的人嘲笑她是“大妈”。当记者提及此事时,梁家辉回答得很干脆:“我觉得我太太是越来越美了。”
  如今,男方依然魅力十足,女方却被香港媒体形容为“体态臃肿,面容憔悴”。梁家辉尽力维护太太的形象:“如果长得那么漂亮的话,她就是女明星了。生活中我们就是平常人,过得很随性,没必要刻意装扮。”
  梁家辉饱含深情地说:“岁月流逝,男人也许能在时光的磨砺中越来越有味道,而女人的容貌却在操持家务的油烟味中变老了。我太太年轻时是个漂亮的女孩,现在她在我心目中越来越美了,有时我会在她睡着的时候偷偷看两眼,心里有种温存的东西在流淌。这是给我梁家辉家庭的女人啊,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两个小天使,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对于家庭,我未必是一百分,但一定会尽力而为。”“婚姻充满琐碎事,需要智慧去经营,到这个年纪,名与利已不算什么,我更愿把精力放在家庭上,不让它有一点儿闪失。”
  别人的认可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彼此相爱、相知、相守。知足才能常乐,如果不知足,就算你的另一半再能干、再漂亮、再有才华,你都觉得不顺心。幸福不是为了被人看见、被人羡慕的,只要两个人都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就是幸福的,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 “剩男剩女”的为难之处
  过去,很多年轻人以单身为荣,称自己是“单身贵族”,如今,单身贵族的地位越来越低,慢慢变成了“剩男剩女”“齐天大剩”,甚至是“单身狗”。被催婚,被迫相亲,是许多大龄未婚青年头疼的事。到了结婚年龄,就必须得结婚,否则就没脸见人吗?
  小乔今年29岁,大学毕业多年,一直在外地工作,以前交过一个男朋友,但两个人因为性格问题分手了。小乔有个姐姐,还有个弟弟,两个人都已经结婚了。如今,家里人都把她当成了“老大难”,亲友聚会、过年回家,乔乔不想成为话题都不行。她的父母不缺钱,在老家生活得很好,被很多人羡慕,姐姐和弟弟的婚姻都很美满,所以小乔至今没嫁出去的事,是父母最大的心病。每次亲戚聚会、过节过年,小乔都会成为全家,甚至是全村人议论的中心,因为在农村,像她这个年纪还没嫁出去,简直和怪胎一样。跟她年龄差不多的没上过大学的女孩,基本上全都结婚生子了。
  小乔每次过年回家,都有一大堆男女老少围着。前些年,妈妈还会带她一起上街,可现在很少有那样的时候了。一上街,就能听见类似的议论:“这姑娘是谁谁家的吧,还是一个人呢?哎呀,真可怜……”
  每次回家,她的压力都很大。往年过年,她最多挨到初五,就会像逃跑一样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去年大年初二,妈妈当着姐姐弟弟一大家子的面,对小乔说:“一会儿我们去大伯家拜年,你就别去了,我告诉他们,说你工作太忙,没回来,这样对谁都好,免得大家议论。”小乔急了:“妈,你这是什么意思啊?真觉得我嫁不出去,给你们丢人了?要是这样,我现在就走,以后也不回来给你们添堵!”就这样,小乔一气之下走了,一年多没有回家。除了父母偶尔打电话来之外,她从不和家里人联系。
  虽然父母唠叨起来挺让人心烦的,不过他们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双方多沟通,互相理解,应该不难做到。
  至于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根本不用理会。在那些人眼里,少数就意味着“不合规矩”,他们在“大多数”的身后随波逐流惯了,看到队伍里有人站“歪”了,就想提醒人家“保持队形”。这些人习惯于从众,原因有两个:一是渴望归属感;二是希望通过从众的选择来减轻压力或推卸责任。有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找到归属感的愿望都很强烈。如果一个人的观点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产生矛盾或分歧时,人们出于不被群体排斥的考虑,即便群体中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正确,也会选择放弃自己的观点屈从于大多数人。
  从众的人认为,枪打出头鸟,所以他们不愿意背离群体的主流,免得被群体排挤。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的,都是胆怯、知识匮乏、缺乏安全感和虚荣心强的人。所以,你无须把胆小鬼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你盲从了这些人,将来有一天后悔了,谁会站出来帮你善后?没有。任何人都不可能为你的未来埋单。
  别因为父母催得急,就迫于压力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爱情不应该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摆脱催婚压力、结束单身生活。如果恋爱、结婚、生子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只能令你疲惫不堪,迷失自我。结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成年指的是人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能够独立,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怎样待人处世,怎样善待自己和他人;对自己厌恶的人和事,知道怎样合理地拒绝;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通过努力去争取。
  不管别人怎么催促,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标准,感情急不来,婚姻更急不来。没有人规定年龄到了就必须要结婚,别让年龄成为自己的压力。
  ◎ 从婚礼看中国人的“排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