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别不好意思求助(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半年后,老板终于开恩了,这位下岗女工终于如愿以偿地在这家公司做了销售员。再后来,由于业绩斐然,她被提升为销售部的总经理。
  谈及当时的情景,老板说出了实话:“不是你的勇气感动了我,而是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都把我骚扰怕了,我觉得不把你打发了就没有好日子过。但你这种不把自己推销出去决不罢休的执着劲儿,正是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职业精神。”
  人都是有感情的,有的人最初不想帮你的忙,是因为你们之间没有感情,谁都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他们不帮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你不能因为碰了个钉子就放弃了,只要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总要尽力试一试。如果你能用诚意打动对方,你的事就有希望了。
  小马是一家空调公司的销售员。当时,各个公司的空调产品竞争异常激烈,促销战和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销售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小马准备向一位敬老院的负责人推销产品,这家敬老院的规模很大,如果谈成了这笔生意,就可以一次卖出200多台空调。
  他进了办公室,向负责人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进行推销,可对方对他非常反感,把他轰了出去。小马觉得莫名其妙,经过一番调查,他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客户比较务实,不愿意听天花乱坠的话,而且他已经有了初步意向,想订购另一种品牌的空调。
  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总结后,小马想出了一套新的推销方案。可是,他屡次上门,都被对方拒之门外,小马觉得很难堪,可他并没有恼怒,也没有放弃。他对敬老院的各个房间进行了观察,发现这里大部分房间的面积都不大,如果选用自己销售的空调,会比另一种品牌省电,于是,他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详细材料,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交给负责人。
  不久,小马接到了对方的电话,那位负责人约小马过去详谈。小马登门以后,认真回答了对方的问题,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他就拿出纸和笔记录下来,并告诉对方,自己回去调查清楚以后会给出回复。小马一丝不苟的态度令对方非常满意。最终,小马成功地拿下了这批订单。
  很多时候,你托人办事,对方推着不办,并不是不想给你办,而是有一些实际的困难,或心中有所疑。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改变对你的看法,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想办的事就有希望了。
  不要光想着面子,还要看到比这更重要的东西,有求于人的时候,脸皮不妨稍微厚一点儿。对方脸色难看,挖苦几句,这都不算什么,只要不伤及自尊,能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就应该尽力一试。
  ◎ 不懂就问,这没什么丢人的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人有个通病,就是时常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却很少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因此,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含义,并努力去做,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是不懂的问题,就应该问个明白,即便是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也没什么丢脸的。然而,有的人总是自视甚高,觉得向人请教会降低自己的身价,抱着这种态度是不会有好处的,有个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一家研究所里来了个博士,他仗着自己的学历是全所最高的,就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平时和同事很少交流。一天雨后,博士去单位后头的小池塘钓鱼,正好遇见了正所长和副所长,两人也在那里钓鱼。博士冲他们点了点头,没说话。在博士看来,虽然他们身为正、副所长,但学历只不过是本科,跟他们没什么好交流的。
  过了一会儿,正所长站起身来,松了松筋骨,随后,让博士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正所长径直走进水里,不但没有掉进去,反而从水面上轻松地走到了对岸。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会传说中的轻功“水上漂”?博士心里好奇,可又不好意思去问,就在这时,副所长也从水上“漂”到了对岸。正、副所长都到对岸去上厕所去了,只留下博士一人。博士内急,也想去对岸方便,可绕过池塘得花不少时间,怎么办?“既然他们都能过去,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博士把心一横,“我也试试看。”
  他学着正、副所长的样子踏进池塘,只听“扑通”一声,他掉进了水里。两位所长急忙跑来救人,好不容易才把他拉上岸,这下子,博士终于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你们两个都能从水上漂过去呢?”
  听他这么一问,两个所长哈哈大笑,副所长说道:“哎呀,我们哪里是漂过去的呀?告诉你吧,池塘中间有个小木桥,只不过刚下完大雨,被雨水淹没了,你看不到而已。我们熟悉木桥的位置,所以就走过去啦,你想过河就问问我们嘛,何至于弄成现在这样!”
  博士自以为学历比别人高,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向人请教,怕有失身份,于是闷不吭声地去学人家施展轻功“水上漂”,结果掉进了池塘,惹出了笑话。
  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不只要问,还要问个明白。不过既然是有求于人,就应当拿出谦逊的态度来,不能傲慢无礼,或者心里不服气,嘴上和人抬杠。
  《艾子杂说》中讲了一个营丘之士的故事:
  艾子游历各国,甚至还去过龙宫和地府,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营丘的读书人。这个营丘人学识浅薄,不愿意虚心请教,还总找机会跟人抬杠。
  营丘人问艾子:“大车下面和骆驼的脖子上为什么总挂着铃铛?”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在夜里行进时,为了防止和对面来的人或车迎头相撞,所以就挂上铃铛,作为提醒。”
  营丘人又问:“塔上面挂铃,难道也为了叫人准备让路吗?”
  艾子笑着说:“鸟雀喜在高处筑巢,鸟粪很脏,塔上挂铃,风一吹,铃响起来,鸟雀就给吓散了。”
  营丘人还问:“鹰的尾巴上也挂着铃。哪有鸟雀到鹰的尾巴上去筑巢的?”
  艾子大笑:“你呀,你呀!鹰的尾巴挂着铃,不是防止鸟雀筑巢的。鹰出去捉鸟雀时,脚上绑着的绳子会在树枝上缠住,它一扑翅膀,铃就会响,人们就可以通过声音找到它了。”
  营丘人继续追问:“我见过送丧的人手里晃着铃铛,嘴里唱着歌,那也是因为怕缠在树枝上吗?”
  艾子不悦,讥讽道:“死者生前好给人出难题、跟人抬杠,送丧的人摇铃铛,是为了让他高兴一下。”
  想要求知,可千万别学这个营丘人的做法。艾子解答了营丘人的问题,可营丘人并未表示感谢,反而一再抬杠,暴露了自己的浅薄不说,还把艾子惹生气了。艾子见他存心抬杠,不想与他继续纠缠下去,只好出言讥讽。营丘人受到讥讽,是自取其辱。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当互相尊重,更何况是你想从人家那里学知识呢?人家教给你知识和本领,帮你进步,应该感谢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