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1 / 2)
胤祺一愣,眼睛微微睁圆, 不解地看着康熙。
康熙道:“让朕猜猜……反正不是你。”
胤祺笑起来, “那肯定不是了。”
“你这语气, 好像还挺骄傲。”
胤祺心说能不被牵连, 安安稳稳当个亲王,确实还是挺值得骄傲的。
康熙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就没见过这么不知上进的小孩。
以他对这些儿子们的了解, 太子薨逝后, 他们一定蠢蠢欲动。老大不用说了,太子还在,他都敢跳腾, 老三文武兼备, 一定也想争一争,还有老四……
原本历史上, 皇贵妃早逝,老四母家没人照应,他要争夺皇位恐怕有点难。而且这孩子身体也不行,能活过老二吗?
他回想了下《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引用的一段雍正的圣训“可信者人,而不可信者亦人,万不可信人之必不负于己也。不如此,不可以言用人之能。”
这话不像是胤禔、胤祉能说出来的。要不是自己提醒,胤禔早被明党和满洲勋贵忽悠的找不到北了,胤祉更不善于此道,他连他手下的奴才都管束不好,根本看不懂别人的脸色。
这么一排除,年纪较长的五个阿哥都不是,胤祐更不可能,自己不会选一个腿脚残疾的皇子当储君,老八倒是个不错的孩子,就是母家出身太低,不过满洲勋贵就喜欢这样的,比较好控制,他们如今选老大不选养母还在的老四,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老八那孩子有点浮躁,尤其注重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人是不会喜欢用密折这种方式处理政务的。
老九、老十,那就更不可能了。
“你二哥是哪一年薨逝的?”康熙想从时间上来推。
胤祺:“这个我真不知道,话本上写的不一样。”他是真没注意二哥哪年走的,更不想随便编一个年份。
他见汗阿玛还在那里琢磨,就拉拉他衣袖,“汗阿玛,咱们看奏折吧,我帮您选完折子,就要回去睡觉了。”
康熙想了想,点头,他观察观察,早晚能猜出来。
于是父子俩就开始看折子,这活儿胤祺已经越做越熟练了,他无心了解政务,但看这些官员的条陈奏本,也多少知道了一点。
陕西、宁夏两地今年遇到灾情,朝廷陆续发了不少赈灾银两。但还是有许多地方缺粮缺水。
有官员建议把这些迁去黑龙江和吉林,那边地广人稀,光靠盛京内务府的官员带着披甲人开垦粮田,速度太慢了。
也有人建议可以让灾民为朝廷服役去修铁路或者铺水泥路,朝廷管饭,这样百姓不用饿肚子,朝廷这些工程也有人干活了。
胤祺就把这两份条陈给康熙看,“但我觉得修铁路还是另找服役之人比较好,一条铁路修大半年,容易耽误他们耕种。修水泥路或者给当地铺设自来水管道这些短期工程更适合他们。”
康熙瞥他一眼,“原来你这小脑瓜还是能琢磨正事的。”
胤祺:“……”
康熙把胤祺手中的奏折拿过来,用朱笔批复,胤祺本来好奇探头看,想到自己该避讳,又缩回脑袋,“唔,我没看清。”
康熙笑了声,一边写一边给他念。
胤祺认真听着,汗阿玛想的更周到,又学到了。
因为胤礽的事情,康熙这几日心情不佳,处理政务的效率也低,积攒了厚厚一摞折子。临近亥时,胤祺还没看完。
宁寿宫派人来问了两次,太后还以为胤祺犯错,被康熙留下训话呢。
康熙见胤祺打哈欠了,才摆摆手让他回去。 ↑返回顶部↑
康熙道:“让朕猜猜……反正不是你。”
胤祺笑起来, “那肯定不是了。”
“你这语气, 好像还挺骄傲。”
胤祺心说能不被牵连, 安安稳稳当个亲王,确实还是挺值得骄傲的。
康熙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就没见过这么不知上进的小孩。
以他对这些儿子们的了解, 太子薨逝后, 他们一定蠢蠢欲动。老大不用说了,太子还在,他都敢跳腾, 老三文武兼备, 一定也想争一争,还有老四……
原本历史上, 皇贵妃早逝,老四母家没人照应,他要争夺皇位恐怕有点难。而且这孩子身体也不行,能活过老二吗?
他回想了下《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引用的一段雍正的圣训“可信者人,而不可信者亦人,万不可信人之必不负于己也。不如此,不可以言用人之能。”
这话不像是胤禔、胤祉能说出来的。要不是自己提醒,胤禔早被明党和满洲勋贵忽悠的找不到北了,胤祉更不善于此道,他连他手下的奴才都管束不好,根本看不懂别人的脸色。
这么一排除,年纪较长的五个阿哥都不是,胤祐更不可能,自己不会选一个腿脚残疾的皇子当储君,老八倒是个不错的孩子,就是母家出身太低,不过满洲勋贵就喜欢这样的,比较好控制,他们如今选老大不选养母还在的老四,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老八那孩子有点浮躁,尤其注重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人是不会喜欢用密折这种方式处理政务的。
老九、老十,那就更不可能了。
“你二哥是哪一年薨逝的?”康熙想从时间上来推。
胤祺:“这个我真不知道,话本上写的不一样。”他是真没注意二哥哪年走的,更不想随便编一个年份。
他见汗阿玛还在那里琢磨,就拉拉他衣袖,“汗阿玛,咱们看奏折吧,我帮您选完折子,就要回去睡觉了。”
康熙想了想,点头,他观察观察,早晚能猜出来。
于是父子俩就开始看折子,这活儿胤祺已经越做越熟练了,他无心了解政务,但看这些官员的条陈奏本,也多少知道了一点。
陕西、宁夏两地今年遇到灾情,朝廷陆续发了不少赈灾银两。但还是有许多地方缺粮缺水。
有官员建议把这些迁去黑龙江和吉林,那边地广人稀,光靠盛京内务府的官员带着披甲人开垦粮田,速度太慢了。
也有人建议可以让灾民为朝廷服役去修铁路或者铺水泥路,朝廷管饭,这样百姓不用饿肚子,朝廷这些工程也有人干活了。
胤祺就把这两份条陈给康熙看,“但我觉得修铁路还是另找服役之人比较好,一条铁路修大半年,容易耽误他们耕种。修水泥路或者给当地铺设自来水管道这些短期工程更适合他们。”
康熙瞥他一眼,“原来你这小脑瓜还是能琢磨正事的。”
胤祺:“……”
康熙把胤祺手中的奏折拿过来,用朱笔批复,胤祺本来好奇探头看,想到自己该避讳,又缩回脑袋,“唔,我没看清。”
康熙笑了声,一边写一边给他念。
胤祺认真听着,汗阿玛想的更周到,又学到了。
因为胤礽的事情,康熙这几日心情不佳,处理政务的效率也低,积攒了厚厚一摞折子。临近亥时,胤祺还没看完。
宁寿宫派人来问了两次,太后还以为胤祺犯错,被康熙留下训话呢。
康熙见胤祺打哈欠了,才摆摆手让他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