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3 / 3)
县城东门外是座山,没有多高,山势平稳。道队将棺材抬到山坡上,忽见抬棺的绳子断了,当即挖个坟穴,埋下棺材。应了阴阳风水中那句话“有地非人不下,有人非时不下”。这句话怎么说?有了风水宝地,没合适的人埋不得。有了合适的人,没有合适的时辰也埋不得。合该皮匠有这个时运,他祖坟的形势真是厉害,不是明眼人看不出来。会看的人过来一看,准得吓一跳。县城东边的山,形同一个座椅,正对县城东门。县城犹如一张摆开的供桌,老百姓在家生火做饭,等于是给他祖上这个坟头上供。一年到头,没有一天没供奉。在风水上来说,正好凑成了一个形势,这叫“日享千桌供,夜受万盏灯”。
书要简言,打从皮匠迁了祖坟,他算走了大运,干什么都发财,不单走财运,他还官运亨通,真得说是平步青云。到后来,他儿子也当了官,大请大受,飞黄腾达。可是俗话说得好——“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他这份贪心也往下传,他儿子比他还贪,钱越多越贪,心也越黑,转目忘恩,欺上瞒下,残害良善。爷儿俩担心祖坟风水让人破了,定下一计,要斩草除根。命手下人请来算卦的,去老家祠堂看风水,半路打了一闷棍,绑在一块大石头上,扔进了黄河。
算卦的出去之前一再叮嘱妻儿:“皮匠这次找我,只怕凶多吉少。不是我给别人指点龙脉,不至于有这杀身之祸,我自作自受,并无怨言。你们赶紧躲到乡下去,埋了官印及古书,我的后人不准再吃看风水这碗饭,也不必给我报仇,不出三五年,仇家必有天报。”
不出他所言,三年过后,县城东边的城墙,年久塌毁,乱石堵上了城门。那个地方很穷,官面儿上拿不出银子再造城门,好在东边全是山,没什么人往来,其余三座城门够用了,东门堵死了也不理会。怎知城门这一堵死,挡住了供奉,皮匠家势一落千丈,人坐在屋里觉得喘不过气,他和他儿子的官运也到头了,问了个欺君犯上的罪名,满门抄斩,祖坟都给平了。
至于算卦的后人,一直住在乡下,家里边再穷,也没给人找过龙脉——白家老祖先有这么个传说。传到白半拉那辈儿,官印和古书仍埋在老家,始终不敢用。白半拉有个结拜兄弟,人称“瞎老义”,师从打神鞭,他师爷金算盘,师祖张三太爷,全是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论起倒斗的勾当,没有他不会的。不过瞎老义眼神儿不行,大白天出门,他也能撞上墙,吃不了这碗饭。
瞎老义听白半拉提及祖上的遭遇,他说:“你先祖传下的这叫《陵谱》,又叫寻龙诀,可不是江湖上给人看阴阳风水的手本,此乃发丘摸金之秘诀,我师祖张三太爷传下的也不如你这个全,那才十六字应十六卦,这可是六十四卦应六十四字。印叫发丘印,乃先天至宝,岂可使之埋没俗尘?阴间取宝的勾当一个人不成,非有三五个好汉方才做得,多也无用。你上我这儿入伙,凭你我二人的胆识和本领,出入阴阳,如履平地!”
白半拉那会儿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任凭瞎老义死说活劝,他也没动心。不是不想发财,也不是没有那个胆子,为什么呢?那要往前说了,当初他十来岁,还是个小半拉子,无亲无故,逃荒到辽河边上,替东家放牛为生。当地管半大小子叫小半拉子,意思是干半拉活、吃半拉饭。他这个东家,虽说不是大地主,但也有几垧地、两头牛和几匹骡马,找个小半拉子,让他白天放牛,夜里给牲口喂草料,管他一天两顿饭,上半晌吃干,下半晌喝稀。东家住一个场院,土坯屋子土坯墙。西首紧挨一座镇河殿,殿中供的是龙王爷,久无香火,挂满了尘土蛛网,外边檐脊塌了一半。殿宇虽然破败,可是传说这里头有仙家。
东家是外来户,不信那套,又要占便宜,扩大场院之时,他借镇河殿后墙接出两间土坯房。殿墙是砖墙,土坯房是土墙,三面土墙接一面砖墙。反正不住人,当成个柴房,他也不怕塌了。柴房前做了个鸡窝,养一窝鸡,天天下蛋。东家一天光捡鸡蛋,也有二十来个。柴房角落有口大瓮,鸡蛋放在里边。怕有野狸来吃,瓮上放了盖子,又拿石头压上。可煞作怪,转天去看,瓮中的鸡蛋全不见了,只留下几片空蛋壳。
自打有了柴房,东家放在瓮中的鸡蛋,没一个留得住。那瓮又大又深,狸猫掉进去,它也爬不出来,又用一块大石头压上,什么东西能把鸡蛋拿出来?
开荒种地的人家,不干活儿不吃干,不过节不开荤,接二连三丢鸡蛋,那可不叫小事儿。东家坐不住了,天黑之后,他一个人蹲在柴房外头,等到三更半夜,听到里边有响动。堆柴草的土坯房,顶上搭的茅草棚,盖得没那么严实。东家扒在门上看,但见月色漫天,霜华遍地,一条大蛇正打屋顶上下来,见首不见尾,用头顶开瓮上的石头,一个接一个将鸡蛋吞下,绕在梁上摔打几下,吐出蛋壳,又从屋顶出去,转眼不见了踪迹。
东家全看明白了,吓得他身上根根寒毛倒竖,头上直冒虚汗。转过天来,他带人去镇河殿捉蛇,别人都劝他,那么大的蛇打不得。他根本不听,担心以后住不安稳,带上几个胆大的,拿了土铳进去,怎知从里到外找遍了,也没看见有蛇,仅在殿顶正脊下,找到个大洞。听附近的老乡所言,此殿辽代已有,规模宏大,当年香火极盛。很多上岁数的人都在这儿见过“蛇仙”,有时盘在柱子上,有时蜷在殿顶,碗口般粗,黑鳞金背,给龙王爷护殿有功,不曾为害。还有一个卖油炸丸子的老头说,他当年挑担子过路,看见一条长蛇在殿顶盘了三圈,将头探到东边的水坑中喝水。檐脊下的洞,兴许是个蛇洞,供护殿的长蛇往来。
过去的人,很少有不迷信的。东家是外来开荒的住户,听当地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儿,跟真的似的,免不了发怵,再让手下干活儿的去打蛇,可没人敢去了。他灵机一动,想了个法子,上外边找来个旋活儿的,拿木头旋了二十来个鸡蛋,皆与真的一般大小,涂上白粉,放在柴房的瓮中,上边仍用石头压好。
当天半夜,东家又趴在门外往里边看,长蛇从屋顶下来,吞下瓮中的木头鸡蛋,绕在梁上使了半天的劲。可是吃下一肚子摔不破打不碎的鸡蛋,能耐再大也吐不出蛋壳,急得到处乱撞。东家看得心惊肉跳,躲进里屋,不敢再看了。天亮之后再去柴房,并未见到死蛇,不知死在什么地方了。
转天一早,小半拉子去到河边放牛,见到长蛇死在了树下,绕树绕了好几道,肚子在树皮上蹭破了,二十几个木头鸡蛋掉了一地,到处有血迹。他于心不忍,挖开土将蛇埋了。却说这一天,闷热闷热的,到了晌午,牛都不吃草了,趴在河边凉快。他倚在牛背上坐地,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个老头,看岁数可不小了。他见这老头不是生人,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老头走到他跟前,也不说话,拿出条鱼给他吃。
小半拉子说:“我又不认得你,为何平白无故请我吃鱼?”
老头说:“你不用问,赶紧吃了!你吃下这条鱼,往后你可不是一般人了!”
3
小半拉子听得一头雾水:“不是一般人?我是二般人?”
老头说:“你吃了这条鱼,身上才有气力,等天黑了,你到镇河殿檐脊上去,三天饿不死你,三天过了你再下来。下来这条路,走到头是个金銮殿,金銮殿中上是君、下是臣,左是文、右是武,那里边该有你一个。可是有座塔,挡住了金銮殿,吃下这条鱼,你才过得去……”
小半拉子听不明白老头的话,正好肚子饿了,接过鱼来吃了几口。他这鱼吃了一半还没吃完,东家过来踹了他一脚,骂他不好好放牛,在河边打上盹儿了。他一惊而起,手中没鱼,面前也没有那个老头,原来做了个梦,可也不觉得饿了。赶上牛往回走,路过镇河殿,突然想起来,那个老头怎么长得跟供奉在殿中的龙王爷一样?他纳了一个闷儿,半夜起来,给牲口喂了料,登上大殿檐脊,往四下一望,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只是那天闷得出奇。
正要下去,但听远处一阵巨响,犹如十万军声,辽河发了大水。一转眼,洪峰已经到了,东家的屋舍、牲口,连同一家大小,全被洪水吞没,仅有镇河殿没让大水冲倒,迷信的老百姓以为龙王爷报仇来了。小半拉子躲在殿顶上,躲过了一劫。洪水三天才退,他这三天没吃没喝,也不知怎么挺过去的。
等到大水退了,他下来找吃的,走了很多天,可没见到什么金銮殿。后来听人们说起:“江湖上有个崔老道,算命算得很准。”他一个念头转上来,跑去找崔老道算了一命。
提起崔老道,先揭他一个底,天津卫城厢东头,有座很大的庙宇,俗称娘娘宫,供奉天后圣母老娘娘。庙大,供的神仙也多。正殿供天后圣母,前殿供韦陀,偏殿供四大金刚,还有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一年到头,香火不断。
善男信女烧香还愿,那是各求各的。求子嗣的找子孙娘娘,犯眼疾的求眼光娘娘。烧完香撂几个钱,有的多,有的少,不在乎多少,可没有空手来的,这叫香火钱,又叫灯油钱。在过去,庙中有住持老道,专收这个香火钱。烧香的人越多,他挣的钱越多。他还把没烧完的半截残香收起来,卖给做香的,搓成整香,再摆到庙门前卖,净是没本儿的买卖。自古说“烧香不落神”,进庙之人有求而来,要显得心诚,必须挨个磕头,转圈上香,老娘娘驾前的童子也得敬到了。
那时候在娘娘宫当个庙祝,到处有进项,真得说是吃香的喝辣的,给个县太爷都不换。娘娘宫前殿、正殿,外带两边的配殿,香火一个比一个旺,后殿却没人去。两个原因,一来位置偏僻,二来后殿供的是位“王三奶奶”。你要说胡三奶奶、胡三太爷,不用问都知道是狐仙,城中还有胡三太爷庙,胡三奶奶是三太爷庙里的,与王三奶奶无关。至于后殿的王三奶奶是干什么的,还真没人说得上来。单看王三奶奶的泥胎塑像,既没有凤冠霞帔蟒袍玉带,也没有老娘娘雍容华贵的相貌,怎么看怎么是个乡下老妈子,太寒碜了。赶上初一十五开庙会,前边人山人海,挤倒了半边庙门,后殿也进不来几个烧香的。
不知打何时起,官府立了一个规矩,安排火居道去后殿轮值。火居道是不住庙的道人,有家有口,平时不用穿道袍。一个火居道当值一年,轮到谁谁去。在这一年之中,后殿有什么大事小情,有多少进项,全是这个当值老道的,那也没人愿意去,只不过上有王法,不去要挨板子。 ↑返回顶部↑
书要简言,打从皮匠迁了祖坟,他算走了大运,干什么都发财,不单走财运,他还官运亨通,真得说是平步青云。到后来,他儿子也当了官,大请大受,飞黄腾达。可是俗话说得好——“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他这份贪心也往下传,他儿子比他还贪,钱越多越贪,心也越黑,转目忘恩,欺上瞒下,残害良善。爷儿俩担心祖坟风水让人破了,定下一计,要斩草除根。命手下人请来算卦的,去老家祠堂看风水,半路打了一闷棍,绑在一块大石头上,扔进了黄河。
算卦的出去之前一再叮嘱妻儿:“皮匠这次找我,只怕凶多吉少。不是我给别人指点龙脉,不至于有这杀身之祸,我自作自受,并无怨言。你们赶紧躲到乡下去,埋了官印及古书,我的后人不准再吃看风水这碗饭,也不必给我报仇,不出三五年,仇家必有天报。”
不出他所言,三年过后,县城东边的城墙,年久塌毁,乱石堵上了城门。那个地方很穷,官面儿上拿不出银子再造城门,好在东边全是山,没什么人往来,其余三座城门够用了,东门堵死了也不理会。怎知城门这一堵死,挡住了供奉,皮匠家势一落千丈,人坐在屋里觉得喘不过气,他和他儿子的官运也到头了,问了个欺君犯上的罪名,满门抄斩,祖坟都给平了。
至于算卦的后人,一直住在乡下,家里边再穷,也没给人找过龙脉——白家老祖先有这么个传说。传到白半拉那辈儿,官印和古书仍埋在老家,始终不敢用。白半拉有个结拜兄弟,人称“瞎老义”,师从打神鞭,他师爷金算盘,师祖张三太爷,全是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论起倒斗的勾当,没有他不会的。不过瞎老义眼神儿不行,大白天出门,他也能撞上墙,吃不了这碗饭。
瞎老义听白半拉提及祖上的遭遇,他说:“你先祖传下的这叫《陵谱》,又叫寻龙诀,可不是江湖上给人看阴阳风水的手本,此乃发丘摸金之秘诀,我师祖张三太爷传下的也不如你这个全,那才十六字应十六卦,这可是六十四卦应六十四字。印叫发丘印,乃先天至宝,岂可使之埋没俗尘?阴间取宝的勾当一个人不成,非有三五个好汉方才做得,多也无用。你上我这儿入伙,凭你我二人的胆识和本领,出入阴阳,如履平地!”
白半拉那会儿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任凭瞎老义死说活劝,他也没动心。不是不想发财,也不是没有那个胆子,为什么呢?那要往前说了,当初他十来岁,还是个小半拉子,无亲无故,逃荒到辽河边上,替东家放牛为生。当地管半大小子叫小半拉子,意思是干半拉活、吃半拉饭。他这个东家,虽说不是大地主,但也有几垧地、两头牛和几匹骡马,找个小半拉子,让他白天放牛,夜里给牲口喂草料,管他一天两顿饭,上半晌吃干,下半晌喝稀。东家住一个场院,土坯屋子土坯墙。西首紧挨一座镇河殿,殿中供的是龙王爷,久无香火,挂满了尘土蛛网,外边檐脊塌了一半。殿宇虽然破败,可是传说这里头有仙家。
东家是外来户,不信那套,又要占便宜,扩大场院之时,他借镇河殿后墙接出两间土坯房。殿墙是砖墙,土坯房是土墙,三面土墙接一面砖墙。反正不住人,当成个柴房,他也不怕塌了。柴房前做了个鸡窝,养一窝鸡,天天下蛋。东家一天光捡鸡蛋,也有二十来个。柴房角落有口大瓮,鸡蛋放在里边。怕有野狸来吃,瓮上放了盖子,又拿石头压上。可煞作怪,转天去看,瓮中的鸡蛋全不见了,只留下几片空蛋壳。
自打有了柴房,东家放在瓮中的鸡蛋,没一个留得住。那瓮又大又深,狸猫掉进去,它也爬不出来,又用一块大石头压上,什么东西能把鸡蛋拿出来?
开荒种地的人家,不干活儿不吃干,不过节不开荤,接二连三丢鸡蛋,那可不叫小事儿。东家坐不住了,天黑之后,他一个人蹲在柴房外头,等到三更半夜,听到里边有响动。堆柴草的土坯房,顶上搭的茅草棚,盖得没那么严实。东家扒在门上看,但见月色漫天,霜华遍地,一条大蛇正打屋顶上下来,见首不见尾,用头顶开瓮上的石头,一个接一个将鸡蛋吞下,绕在梁上摔打几下,吐出蛋壳,又从屋顶出去,转眼不见了踪迹。
东家全看明白了,吓得他身上根根寒毛倒竖,头上直冒虚汗。转过天来,他带人去镇河殿捉蛇,别人都劝他,那么大的蛇打不得。他根本不听,担心以后住不安稳,带上几个胆大的,拿了土铳进去,怎知从里到外找遍了,也没看见有蛇,仅在殿顶正脊下,找到个大洞。听附近的老乡所言,此殿辽代已有,规模宏大,当年香火极盛。很多上岁数的人都在这儿见过“蛇仙”,有时盘在柱子上,有时蜷在殿顶,碗口般粗,黑鳞金背,给龙王爷护殿有功,不曾为害。还有一个卖油炸丸子的老头说,他当年挑担子过路,看见一条长蛇在殿顶盘了三圈,将头探到东边的水坑中喝水。檐脊下的洞,兴许是个蛇洞,供护殿的长蛇往来。
过去的人,很少有不迷信的。东家是外来开荒的住户,听当地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儿,跟真的似的,免不了发怵,再让手下干活儿的去打蛇,可没人敢去了。他灵机一动,想了个法子,上外边找来个旋活儿的,拿木头旋了二十来个鸡蛋,皆与真的一般大小,涂上白粉,放在柴房的瓮中,上边仍用石头压好。
当天半夜,东家又趴在门外往里边看,长蛇从屋顶下来,吞下瓮中的木头鸡蛋,绕在梁上使了半天的劲。可是吃下一肚子摔不破打不碎的鸡蛋,能耐再大也吐不出蛋壳,急得到处乱撞。东家看得心惊肉跳,躲进里屋,不敢再看了。天亮之后再去柴房,并未见到死蛇,不知死在什么地方了。
转天一早,小半拉子去到河边放牛,见到长蛇死在了树下,绕树绕了好几道,肚子在树皮上蹭破了,二十几个木头鸡蛋掉了一地,到处有血迹。他于心不忍,挖开土将蛇埋了。却说这一天,闷热闷热的,到了晌午,牛都不吃草了,趴在河边凉快。他倚在牛背上坐地,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个老头,看岁数可不小了。他见这老头不是生人,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老头走到他跟前,也不说话,拿出条鱼给他吃。
小半拉子说:“我又不认得你,为何平白无故请我吃鱼?”
老头说:“你不用问,赶紧吃了!你吃下这条鱼,往后你可不是一般人了!”
3
小半拉子听得一头雾水:“不是一般人?我是二般人?”
老头说:“你吃了这条鱼,身上才有气力,等天黑了,你到镇河殿檐脊上去,三天饿不死你,三天过了你再下来。下来这条路,走到头是个金銮殿,金銮殿中上是君、下是臣,左是文、右是武,那里边该有你一个。可是有座塔,挡住了金銮殿,吃下这条鱼,你才过得去……”
小半拉子听不明白老头的话,正好肚子饿了,接过鱼来吃了几口。他这鱼吃了一半还没吃完,东家过来踹了他一脚,骂他不好好放牛,在河边打上盹儿了。他一惊而起,手中没鱼,面前也没有那个老头,原来做了个梦,可也不觉得饿了。赶上牛往回走,路过镇河殿,突然想起来,那个老头怎么长得跟供奉在殿中的龙王爷一样?他纳了一个闷儿,半夜起来,给牲口喂了料,登上大殿檐脊,往四下一望,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只是那天闷得出奇。
正要下去,但听远处一阵巨响,犹如十万军声,辽河发了大水。一转眼,洪峰已经到了,东家的屋舍、牲口,连同一家大小,全被洪水吞没,仅有镇河殿没让大水冲倒,迷信的老百姓以为龙王爷报仇来了。小半拉子躲在殿顶上,躲过了一劫。洪水三天才退,他这三天没吃没喝,也不知怎么挺过去的。
等到大水退了,他下来找吃的,走了很多天,可没见到什么金銮殿。后来听人们说起:“江湖上有个崔老道,算命算得很准。”他一个念头转上来,跑去找崔老道算了一命。
提起崔老道,先揭他一个底,天津卫城厢东头,有座很大的庙宇,俗称娘娘宫,供奉天后圣母老娘娘。庙大,供的神仙也多。正殿供天后圣母,前殿供韦陀,偏殿供四大金刚,还有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一年到头,香火不断。
善男信女烧香还愿,那是各求各的。求子嗣的找子孙娘娘,犯眼疾的求眼光娘娘。烧完香撂几个钱,有的多,有的少,不在乎多少,可没有空手来的,这叫香火钱,又叫灯油钱。在过去,庙中有住持老道,专收这个香火钱。烧香的人越多,他挣的钱越多。他还把没烧完的半截残香收起来,卖给做香的,搓成整香,再摆到庙门前卖,净是没本儿的买卖。自古说“烧香不落神”,进庙之人有求而来,要显得心诚,必须挨个磕头,转圈上香,老娘娘驾前的童子也得敬到了。
那时候在娘娘宫当个庙祝,到处有进项,真得说是吃香的喝辣的,给个县太爷都不换。娘娘宫前殿、正殿,外带两边的配殿,香火一个比一个旺,后殿却没人去。两个原因,一来位置偏僻,二来后殿供的是位“王三奶奶”。你要说胡三奶奶、胡三太爷,不用问都知道是狐仙,城中还有胡三太爷庙,胡三奶奶是三太爷庙里的,与王三奶奶无关。至于后殿的王三奶奶是干什么的,还真没人说得上来。单看王三奶奶的泥胎塑像,既没有凤冠霞帔蟒袍玉带,也没有老娘娘雍容华贵的相貌,怎么看怎么是个乡下老妈子,太寒碜了。赶上初一十五开庙会,前边人山人海,挤倒了半边庙门,后殿也进不来几个烧香的。
不知打何时起,官府立了一个规矩,安排火居道去后殿轮值。火居道是不住庙的道人,有家有口,平时不用穿道袍。一个火居道当值一年,轮到谁谁去。在这一年之中,后殿有什么大事小情,有多少进项,全是这个当值老道的,那也没人愿意去,只不过上有王法,不去要挨板子。 ↑返回顶部↑